實用的有趣的猜成語作文3篇

學識都 人氣:2.84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趣的猜成語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有趣的猜成語作文3篇

有趣的猜成語作文 篇1

哈哈哈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從教室裏傳出來,我們正在舉行有趣的活動猜成語呢。

你瞧,楊雲博大步走上前去。請開始你的表演!顧老師說。他張開雙臂,叉開大腿,不停地用力揮舞肩膀。這是啥呀?楊雲博又張開嘴巴,無聲地一張一合,雙腳來回蹦跳,朝着門口飛去,他的頭搖來晃去,左顧右盼。這是什麼成語?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是我智商不行還是他演技不行?衛俞希猜是鯤鵬展翅,不,是鵬程萬里,鵬程萬里!楊雲博搖搖頭。我們沉浸在無限思考和想象中,但怎麼都不知道。他又演了一遍,我們開始亂猜。朱函逸說:一鳴驚人!只見楊雲博高興地點了點頭。他居然對了?我張着大嘴,嘖嘖不已。

最精彩的表演是朱函逸演的成語。只見朱函逸一邊笑一邊走上臺。他看着我們,笑了一下,突然,他身子顫抖地一提,整個人像觸了電似的,轉起圈圈。這個字是什麼呢?是暈嗎?還是轉呢?朱函逸用雙手捂住腦袋,伸出舌頭,兩眼翻白。他在演死嗎?只聽撲通一聲,朱函逸軟綿綿地倒在地上。倒地而亡!顧老師也參與到了遊戲中。不是,沒這麼嚴重!朱函逸說。

那就是暈頭暈腦嘍!不是!但很接近了哦。那到底是什麼呢?大家似乎像被點化了一般,恍然大悟地喊道:暈頭轉向!朱函逸點頭表示對了。原來是這個成語啊!

後來,我們又玩了幾個遊戲,教室裏笑聲不斷。通過這個遊戲,我明白了拔苗助長南轅北轍等成語,猜成語真好玩!

有趣的猜成語作文 篇2

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個成語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都含着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老師爲了讓我們活學活用成語,週六的作文課,老師組織我們搞一個猜成語的活動。

活動開始了,劉洋上臺由於緊張而忘了怎麼表演了,這時,劉洋絞盡腦汁地想,但還是沒想出來,可是,高子源高高的把手舉起來,說了一句:老師,這是呆若木雞!老師問劉洋:劉洋,他說的對嗎?劉洋卻說:老師,我還沒有想出來呢!這一句話,逗得我們鬨堂大笑。更有趣的`還在後面呢!

張洪久上臺了,他把兩隻手放在頭上,然後又像兔子一樣蹦了起來,左一下,右一下,接着將左手拿出來,在脖子上咔嚓一下,張洪久左晃右晃,不知道要幹什麼,是要練醉拳嗎?接下來,他又哭了起來,他這是怎麼了?幹嘛要哭呢?哦,原來是假哭,我左思右想,我還是想不出他要幹什麼。最後,他說出了答案:這是兔死狐悲!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被逗得捧腹大笑。宋博文上臺了,他還帶來了道具,擺在前面講臺的桌子上,這又是要幹什麼呢?他讓我們猜猜,還提醒我們這是十單元第一課的一個詞語,但是,我們怎麼也想不出來。他擺時鐘幹什麼,他擺書幹什麼,他擺鉛筆盒要幹什麼?這時,他興高采烈地說出了這個成語,這就是省吃儉用!他那樣子,怎能說成省吃儉用呢?他好像倒是有花不完的錢!車

這節課過得可真快呀!這節課既鍛鍊了我們的表演能力,又讓我們積累了成語,而且還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

有趣的猜成語作文 篇3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大包東西,告訴我們,有一種瓶子能把氣球吹起來。我們不信,於是老師開始做起實驗來。

顧老師從包中拿出白醋、瓶子、小蘇打粉、色素、氣球、小紙片,先將白醋提起,向杯中倒了200ml的白醋。嘩啦嘩啦白醋倒完了,爲了讓我們看得更清楚,老師開始滴色素。色素很黏,使勁拼命捏才擠出了一滴。色素撲通一聲扎入水中,一見到水,立刻分離解體,像棉絮一般落到水底,在水底徘徊。第二滴色素進入瓶中,它也一樣,開始分解。不過它下落得明顯沒有那麼快。

四滴色素滴完後,顧老師蓋上瓶蓋,死死捏住瓶子,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瘋狂地搖晃瓶子,直到水與色素溶爲一體。水在瓶子裏昏頭轉向,不過已經變成藍水了,十分好看。

接着,老師把紙片做成漏斗形狀,把一蓋子小蘇打全部倒進了氣球,一邊做一邊提醒我們:不要將小蘇打倒入瓶中!接着,他掐住氣球脖子,說:我馬上就能讓它鼓起來。什麼?騙人!這瓶子怎麼可以把氣球吹起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顧老師將氣球裏的小蘇打倒入瓶中,瓶子裏頓時鼓起了泡泡,而且越來越多。氣球突然醒了過來,越漲越大,像一個大皮球一樣。我們看着氣球,紛紛向後退去,生怕它膨的一聲炸了。

這時,氣球卻不鼓了,氣泡開始往後縮,但氣球沒縮。看看下面的藍色液體,真像我們喝的汽水泡泡一個一個向上冒,一到水面就炸了開來。我們紛紛向老師這是爲什麼,老師說,這是因爲白醋和小蘇打產生了化學反應,產生了二氧化碳,這才讓氣球鼓了起來。老師還說,我們呼出的就是這種氣體,而綠色植物是吸收這種氣體做養分的。

今天,我們不僅知道了一種科學原理,還知道生活中到處都有學問,只要用心觀察,就能學到許多知識。

TAGS:有趣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