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的變遷-基於網絡經濟衝擊的思考

學識都 人氣:1.1W
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的變遷-基於網絡經濟衝擊的思考
一、的提出

  以商務爲主體的迅猛,大大拓展了經濟活動的時空界限,並使傳統物質型經濟逐步轉向知識和信息爲主體的虛擬經濟(即在信息網絡構築的虛擬空間中運行的經濟活動)。當前,這一聚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爲一體的網絡經濟正改變着原有經濟結構,以美國爲例,1995-1998年互聯網經濟增長了174.8%特別是1998年,美國互聯網經濟比過去所有的估計都高,達到3014億美元,超過能源、郵電的傳統產業,網絡經濟已成爲整個經濟的主導產業。從看,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是跟互聯網的商務分不開的,換言之,網絡經濟是建立在顧客和這些微觀主體基礎上的,顧客藉助於互聯網實現網上購物、網上結算、網上信息交換;而企業通過網絡從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到售後服務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的集成。

  以企業爲例,具體說來在以下三個方面發生了變革。(1)網絡經濟改變了傳統企業供產銷層層聯接的方式,壓縮了中間層次,企業成爲一種供產銷直接見面的開放式網絡組織。這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從總體上看,是由衆多獨立創新的業務小組構成,並且是彼此有緊密縱橫聯繫的網狀體系,整個組織沒有固定結構,而是基於協作型、多學科業務小組的模塊化集合,各業務小組在其中是以“客戶”和“服務器”的聯網方式運作(相對於組織內任何小組而言,每個業務小組既是客戶,又是服務器)。(2)爲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實時需求,企業生產也從大批量生產轉向個性化的小批量生產,也就是說,企業的業務小組根據業務環境的變化和客戶增長的需求,進行快速反應,及時確定生產計劃,並根據所需的原料通過機信息系統與供應商聯繫,提高了原料供應的及時性和可靠性,其次採用彈性製造系統(FMS)、準時製造系統(JIT),及時爲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實現“零等待”。(3)企業的生產方式也改變過去那種注重低消耗,高收益的生產,而追求一種創新有競爭優勢的生產,業務小組接受來自客戶的請求和指示,並向其它服務器提出要求,以較高的附加價值服務於客戶,這一過程就是網絡創造價值的由來。由於業務小組是分散的,作爲基本服務單元具有重大的責任和權利,能充分調動小組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並且會努力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加強顧客的隸屬傾向及員工的穩定性,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以顧客價值導向的模式下,企業通常採用柔性管理方式,使業務小組更敏捷地適應協調關係和市場變化,迅速提高價值創造能力。

  由上可知,網絡經濟迫使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及價值實現都徹底地發生了變化。換句話說,管理賴以生存的企業環境及其反映和控制經濟活動的信息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此,對管理會計的基本思想、程序和技術也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的。從和實踐上看,管理會計主要是各種技術方法的綜合,照此框架,本文以網絡經濟下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的變遷作爲探討對象,以期重新審視新經濟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

  二、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的變遷

  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從集成過程的分佈上看,主要包括前期的規劃、過程的控制及績效的評價三部分。在步入網絡經濟條件下,技術方法對原有範式有無突破,應如何引進新的方法體系,以下結合網絡經濟的特點逐一加以分析。

  1、變遷之一——前期規劃技術方法的變革

  前期規劃技術方法可分爲企業的經營預測、經濟決策和預算的編制,下面分別對三項技術方法的變遷展開討論。

  (1)企業經營預測是人們對企業未來經濟活動可能產生的經濟利益及其發展趨勢的判斷,是一種事前的預見。傳統的預測是建立在歷史數據及能取得的經濟信息、統計資料基礎上的一種推斷,無論採用定性分析還是定量分析法,都是以生產經營導向爲基礎的,例如,保本點的預測、利潤的預測、成本的預測等都是建立在銷售量、成本、利潤的線性關係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