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倉庫規劃和設計問題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2.51W

關鍵詞:物流倉庫,規劃和設計,倉庫規劃

物流倉庫規劃和設計問題研究論文

1物流倉庫規劃與設計的佈局

1.1 物流倉庫佈局與設計

在確定需要的物流倉庫空間類型之前,有必要地分析建立的物流倉庫需要多少空間,決定所需物流倉庫空間的第一步是對公司業務發展的需求作出預測。這意味着是根據客戶在一定的存儲時間決定各類貨物的數量來決定,通常將安全儲備也考慮在內。在計算各部分所佔的面積時,通常考慮相對時期增長率。在公司對基本儲存空間應有了大致的估計。還必須爲過道以及諸如電梯、會議室之類設施留出所需的空間。通常倉庫總空間的三分之一通常無儲存功能。很多倉庫通過計算機模擬對這些空間進行的決策。計算機能考慮很多變量有助對將來的需求作出預測,特別海關監管倉庫,除符合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外,還應滿足海關監管要求。物流倉庫總體面積爲5千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包括接貨點,存儲空間,辦公空間,生活空間。

1.1.1 物流倉庫與運輸工具的接口設計

物流倉庫一項額外的空間需求是爲物流系統中的運輸工具提供一個接口,即收貨與運貨接口。雖然這一接口可以是單一區域,但通常把它設在兩個不同的位置以保證效率。考慮到這些空間的需求,公司必須決定將接貨點設在倉庫外部還是將貨物直接由運輸工具上卸載到倉庫內部。這關係到裝卸貨物以及存放設備與托盤所需的空間。

在貨物整理及運輸前安置貨物的場所同樣是很重要的。此外,對這一場所還必須有進行覈對、點數和檢查工作的空間。收發貨物的體積和頻率決定了對接貨與發貨空間的需求。

1..1.2 物流倉庫按訂單進行分揀的空間設計

配送倉庫中的另一項空間需求是按要求進行分揀和組裝。這些倉儲功能所需的空間大小取決於貨物的自然屬性以及處理時所採用的設備。這一場所的佈局對客戶服務質量起着關鍵性作用。

1.1.3 物流倉庫的存儲空間設計

在一個倉庫中,必須儘量最高效能地利用整個存儲空間。公司可根據前面進行的分析決定存儲空間的大小,這一空間將是物流倉庫中佔地最大的場所。與按訂單進行分揀的空間一樣,此外,應仔細考慮存儲場所的佈局。同時還必須考慮三類額外的空間。其一,許多配送倉庫必須有空間進行回收工作,即將未損壞的部件從損壞了的包裝箱中分離出來;其二,管理和工作人員日常所需的辦公空間;其三,休息室、口岸單位生活空間如餐廳,公共場所及更衣室也需要空間。這三類空間的大小取決於一系列的變量,例如,貨物的平均損壞量和重新包裝未受損貨物的難易程度決定了回收工作所需空間的大小,而員工數量的多少決定了所需餐廳和更衣室的空間大小。免費論文。

1.2 物流倉庫佈局與設計原則

一個典型的物流庫對不同空間的需求,則還應對佈局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首先應考慮的是一般的佈局設計準則。並採取以下原則:儘可能採用單層設備,因爲這樣做不僅造價低,資產的平均利用率也高。貨物在出入倉庫時應直接流動,以避免逆向操作造成低效運作;採用高效的物料搬運設備及操作流程,在操作流程中採用物料搬運設備能提高倉庫運作效率;在倉庫裏採用有效的存儲設計。也就是說將貨物置於最大限度進行倉儲操作和避免低效率運作的境地。即在對所儲存貨物提供足夠的便利與保護的同時,應充分、徹底地利用空間;因受物料搬運設備大小、類型、轉彎半徑的限制,儘量減少通道所佔的空間。免費論文。當然,也必須考慮到貨物本身和它們所造成的一些限制條件;儘量利用倉庫的高度,有效地利用倉庫的容積。這要求同物料搬運緊密結合起來。雖然能夠在狹小通道中調動,並將貨物堆碼到超過常規高度的裝運工具可能很昂貴,但這樣的設備潛在地節省了較大的綜合系統的費用,因爲利用高度的成本只相當於建造等容量存儲空間費用的五分之一。畢竟,等容積的高層倉庫(12-15米高)與7米高的倉庫相比,前者佔地面積不及後者的一半,減少了土地成本。

至於分揀和備貨場所,必須注意到在一個配送倉庫裏,這一場所以短距離頻繁運輸爲特徵。因爲要將各類貨物置於分揀工人可觸及範圍之內,更有效地利用這裏的空間是困難的。雖然採用物料搬運設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一問題,但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因爲頻繁的運動需要更多的開放空間。

1.3 分揀區和備貨場所的佈局

物流倉庫的分揀和備貨場所有二種基本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最常見的,即採用將適當的貨架和備貨設備置於存儲場所中,這基本上是將分揀、備貨和存儲場所結合在,如圖: 第二種方法是採用變動的場所,它爲存儲和分揀、備貨提供了各自的場所。爲了更方便地進行操作,分揀庫房通常比存儲庫房要小。免費論文。將分揀與存儲分開減少了分揀的時間和距離,但同時也降低了倉庫運轉的靈活性。

2物流倉庫實現零庫存的規劃與設計

2.1 零庫存的概念

庫存是物流運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沒有庫存,就不會有商品流通。庫存有調節生產和消費的功能。但是,和從事其他物流活動一樣,設置庫存環節和開展庫存活動,也必須佔用和耗費一定數量的社會勞動(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庫存也會衝減流通的資金比較多,並且衝減利潤的副作用,所以,使庫存趨於合理化,一直是從事物流的人們努力追求的目標。而零庫存則是實現庫存合理化的一種重要現象形態。

零庫存是一種特殊的庫存概念,其含義是“以倉庫儲存形式的某種或某些物品的儲存數量爲‘零’,即不保持庫存。”不以庫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倉庫存貨的一系列問題,如倉庫建設、管理費用,存貨維護、保管、裝卸、搬運等費用,存貨佔用流動資金及庫存物品的老化、損失、變質等問題。零庫存是在物流運動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並着手解決的一個理論和實際問題,實現零庫存的目的是爲了減少社會勞動佔用量(主要是資金佔用量)和提高物流運動的經濟效益(即投入產出比)。如果我們把零庫存僅僅看成是倉庫中存儲物的數量變化(數量減少)或數量變化趨勢而忽視其他物質要素的變化,那麼,上述目的很難實現。因爲在庫存結構、庫存佈局不盡合理的狀態下(例如,在行行、層層設庫、庫存相當分散的狀態下),即使某些經營實體的庫存數量趨於零或等於零(既不存在庫存物資),但是,從全社會來看,由於倉儲重複存在,用於設置倉庫和維護倉庫的資金佔用量並沒有減少。換言之,節約社會勞動的目的並沒有全面實現。所以,從物流運動合理化的角度來研究問題,零庫存概念應當包含以下兩層意義:

2.1.1庫存對象物的數量趨於零或等於零(即近乎於無庫存物資);

2.1.2庫存設施、設備的數量及庫存勞動耗費同時趨於零或等於零(即不存在庫存活動)。某些經營實體(如生產企業)不單獨設立倉庫和不庫存貨物,但並不等於取消其他形式的儲存。實際上,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爲了應付各種意外情況(如運輸時間延誤、到貨不及時、生產和消費發生變化等),常常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只不過這種儲備是採取庫存或自行庫存的形式罷了。從理論上講,經營實體儲存一定數量的產品,並由此形成“保險貪圖”也是一種合理的行動,它與實現零庫存的願望並不矛盾。

零庫存是針對微觀經濟領域內經營實體(企業)的庫存狀況而言的一種庫存變化趨勢,它屬於微觀經濟範疇。從全社會來看,不可能、也不應該實現“零庫存”。爲了應付可能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和其他各種意外事件,爲了調控生產和需求,通常國家都要以各種形式(包括庫存)儲備一些重要物資(如糧食、戰略物資、搶險救災物資等)。因此,在微觀領域內,一些經營可以進行“零庫存”式的生產和進行無庫存式的銷售,但整個國家或社會不能沒有庫存。

2.2 實現零庫存的方式

作爲來說,建立倉庫之目的是營業需要,營業倉庫通過爲客戶存儲、保管貨物而賺取一定的利潤,以維持其生存和發展,它是一種專業化、社會化程度比較高的倉庫。委託這樣的倉庫(或物流組織)存儲貨物,實現零庫存,有以下幾點好處:

2.2.1受託方(營業倉庫)可以充分發揮其專業化水平高的優勢開展規模經營活動,從而能夠做到以較低費用的`庫存管理提供較高水平的後勤服務。

2.2.2委託方可以減少大量的後勤工作,能夠集中能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專業流通組織大都擁有配套的物流設施和先進的物流設備,也擁有大量的資金和物資資源,依靠它們去準時而均衡地向需求者供貨,實際上就是利用企業的物力(庫存物資)、財力去支持社會上的生產流動和經營活動。也就是說以集中庫存的形式來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從需求者的角度來看,依靠專業性流通組織準時而均衡供貨,等於是把某些後勤服務工作交給了企業。自然,在這樣的供應體制下,作爲需求者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再保留過多的庫存物資,相反,會自動地縮減以致取消自己的庫存,從而實現零庫存。

2.2.3配送和配送制之所以能夠使社會上的庫存結構發生變化,致使某些經營實體的庫存近似於零,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種先進的、帶有現代化色彩的物流運動或物流體系可以集中庫存的優勢爲衆多的客戶提供周到的、全方位的後勤服務、能夠有效地適應生產節奏變化和市場形勢變化。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作爲行爲主體的企業,自然無須再設倉庫儲存貨物和過多地庫存貨物。

3結束語

當今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網絡化的趨勢迅猛發展,物流已成爲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貨物全球化生產與銷售過程的一項重要的增值服務。它不僅改變了生產貿易和運輸方式,而且對發貨人和運輸服務提供者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企業在降低物質消耗、提供勞動生產率以外的重要利潤源泉。產業競爭焦點正在逐步轉向對流通領域的爭奪,物流產業的發展日益成爲企業強勁的增長點。現代物流管理是企業對客戶、運輸、倉儲等活動進行綜合管理,目標是按照客戶要求和服務標準適時地將貨送到用戶指定的地點。集倉儲、運輸等流程爲一體,把貨物從生產地送到用戶手中。企業在其業務運作過程中具有環節衆多、信息量大的特點,其信息的動態特性和實時特性較爲突出。因此企業的信息系統是物流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降低物流成本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通過縮短貨物在流通過程中的時間,提高其流通速度,可以大大降低其物流成本。

【參考文獻】

[1] 王微. 中國物流產業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對策[J]財貿經濟, 2003,(01) .

[2] 張新,田澎. 第四方物流及對物流規劃功能的外包[J]工業工程與管理, 2002,(02) .

[3] 陳杰,屠梅曾,孫大寧. 生態型供應鏈的設計及其管理[J]工業工程與管理, 2002,(03) .

[4] 楊華俊. 加強企業物流資源整合 再造企業物流流程[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3,(S1) .

[5] 黃權初. 物流服務供應方——第三方、第四方與第五方[J]集裝箱化, 2000,(01) .

[6] 成思危. 複雜科學與管理[J]中國科學院院刊,199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