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建築空間論文

學識都 人氣:2.02W

1清水混凝土,光、風自然元素的融入與崇尚本真、崇尚自然的思想

現代主義建築空間論文

在安藤忠雄之前,現代主義三巨匠之一的柯布西耶就是一位使用清水混凝土的大師。安藤忠雄毫不隱晦地表達其對柯布西耶的崇拜與敬仰,但在清水混凝土的使用上,安藤忠雄無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在清水混凝土精緻化的再創造上,安藤忠雄將混凝土粗獷肌理與日式精緻化處理相結合,創造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混凝土材質之美,通過對混凝土材質表面的精緻化處理,他將這種表面的平滑和精緻襯托出混凝土本來粗獷的自然美感,使得混凝土的美感得到最大限度地體現。對平凡普通材質的深耕式的挖掘和處理,這與禪宗崇尚物之本真有異曲同工之妙。安藤忠雄也是一個運用自然元素的大師,他的建築空間雖然密閉,但通過玻璃材質與獨特佈局的採用,將自然界的風、光、自然植摘,進行了意味深長的引導和借用,使人在密閉空間中迴歸自然,迴歸自然中的自我,這正是安藤忠雄建築所追求的意境。禪宗繼承老莊學說,提倡“樸素而天下莫能與其爭美”,就是安藤忠雄建築語言最好的註解。

2禪宗超然精神上的共鳴

在經濟經歷高速騰飛轉而陷入經濟泡沫繼而停滯大時代下的日本,就好比一位短道速跑選手衝過終點,成績斐然而氣喘吁吁,癱坐於地繼而趨於安靜,進而思考接下去的競賽。生活在這樣大背景下的安藤忠雄,正是擔任了日本社會這樣一位思考者的角色,慢與停滯的社會經濟現狀爲日本人停下來思考提供了時間維度上的前提條件,而安藤忠雄則提供了空間維度的物質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安藤忠雄在一個正確的時間點引入了傳統日本禪宗智慧,並將這種宗教般超脫於塵世的超然精神融入了自己的建築空間,爲經濟滯漲時期的日本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在安藤忠雄衆多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中,不管是普通的居室建築——住吉的長屋,還是成羽町美術館迷宮、直島美術館等文化性建築,抑或宗教式建築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等等,安藤忠雄一如既往地將空間作爲生命思索與超脫塵世的試驗地。李清志先生在《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中,將安藤忠雄的所有各種不同功能類型的建築稱之爲“逃城”,這種說法一點都不爲過。這些建築,即使使用功能各異,體量空間各異,但均爲無趣味抑或炫目的一切東西的空靈空間,他們只是一間間將人束之密閣的建築,通過物理性的建築實體屏障製造內閉的虛空空間,將人與喧囂塵世隔絕,使人超脫於繁複的人事,但同時,這些建築卻又是行駛着人類生活中方方面面、各種各樣的繁複的人事的場所。這與禪宗所提出的“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的精神內涵正是殊途同歸。禪宗作爲佛教的一個宗派,其目的無疑是指向令人悟道成佛,逃離六道輪迴,以睿智和修行度越今生,明白一切皆爲幻象。而安藤忠雄的建築,亦是“度人之所”,他們的差異不過是,一個是寄託於言語與精神,一個寄託於建築空間語言與人的行爲。禪宗強調“即心即佛”,直指人心,頓悟成佛,成佛求之於人的內心而不求之於外物;而安藤忠雄的建築則是指向內心的那根手指,非媒介亦非載體,其空間正是這樣一個引子,引導人迴歸人的.本心,無向外求。因此,安藤忠雄的空靈樸質的建築空間引導人迴歸本心,迴歸環境與材料的本真,迴歸自然,迴歸生命,“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具有禪宗美學特有的靜寂平和的空靈感,直指每個參觀與使用空間人的內心。以極簡、直接、純粹之形式,這正是禪師傳道所常用之法,正如六祖“本來無一物”般偈語、黃檗禪師之棒喝般直接。禪宗強調“平常心是道”,提出日常生活是道。禪宗提出在塵世的生活中悟道。安藤忠雄的建築具有各式各樣的具體功能,這是人類生活各種各樣具體需求之所必須。這正是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禪宗之道。修行無須遁入空門,無須刻拘泥形式,只需認真生活,處之自然,求之內心。形形色色的各式功能建築空間既是生活之功能場所又是修行之場所,意者經歷這種空間頓悟得道而坦然於事,行者經歷這種空間醍醐灌頂而悟道超然於人世。

3結語

安藤忠雄運用清水混凝土的極簡建築,表達的是其對東方禪宗智慧的理解,其散發出的禪意正是其精神內涵外化的魅力,他一方面爲舶來的現代主義建築形式找到了日本傳統文化精神的水之源,木之根;另一方面也揚棄地繼承了現代主義,爲現代主義建築在後現代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內涵。同時,他也運用建築語言爲滯漲時期的日本提供了思索與參悟的空間,對於具體人而言,那是一方淨土,用於探索自己的人生。正是由於這樣的思想內涵,其極簡的形式充滿着魅力,受到東西方人們的喜歡,正如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團說“,他用最平凡的建材,創造了最豐富的建築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