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託咪啶輔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後寒戰中的作用

學識都 人氣:1.63W

[摘要]目的 探討右美託咪啶輔助在降低全麻病人麻醉後寒戰發生率中的作用研究。方法 該研究於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在該院擇期接受腹部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爲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在麻醉誘導後給予右美託咪啶,而對照組則給予咪唑安定,比較兩組患者術後寒戰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在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等輔助藥物上無明顯差異(t=1.02、0.10,P>0.05)。研究組患者的術後寒戰發生率(16.67%)明顯低於對照組(53.37%),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c2=8.86,P<0.05)。研究組患者的疼痛VAS評分[(3.42±0.75)分]明顯低於對照組[(4.69±0.88)分],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13,P<0.05)。結論 右美託咪啶靜脈注射,具備有效的鎮靜、鎮痛作用,預防全麻患者術後寒戰發生的效果優於咪唑安定,值得臨牀推廣使用。

右美託咪啶輔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後寒戰中的作用

[關鍵詞] 右美託咪啶;全麻;寒戰

麻醉後寒戰(Postoperative shivering,PAS)是全麻術後甦醒期常見併發症,其發生率在40%~60%[1、2]。給患者帶來不適,術後寒戰增加機體的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會產生不良影響,影響患者的預後[3]。Kurz等認爲,導致寒戰的術後低體溫可增加術後切口感染率[4]。因此預防全麻術後寒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右美託咪啶爲新型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應用於預防寒戰報道不多。該研究於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在該院擇期接受腹部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爲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在麻醉誘導後給予右美託咪啶,而對照組則給予咪唑安定,比較兩組患者術後寒戰發生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該院擇期接受腹部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90例作爲研究對象,入選的患者美國麻醉師協會(ASA) Ⅱ~Ⅲ級,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63.12±7.85)歲;平均體重(56.34±11.02)kg;平均身高(163.32±13.25)cm;平均左心射血分數(LVEF)爲(55.32±8.99)%;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爲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身高及LVEF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F=0.65、0.32、0.88、0.18、0.89,P>0.05)。1.2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的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病情分級爲Ⅱ~Ⅲ級;②入選的患者均自願參加本次研究,且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肝功能障礙以及慢性腎衰並進行血透的患者;②嚴重的左心室射血分數降低(<30%);③排除有聽力、視力、語言障礙以及無法溝通交流的患者;④不願意或不能完成神經精神功能測試;⑤出現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或傳導異常而接受可樂定等進行治療的患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採用靜脈注射咪達0.03 mg/kg,維庫溴銨1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1mg/kg進行麻醉誘導。行氣管插管,兩組均間斷給予維庫溴銨和舒芬太尼以滿足手術的肌鬆和鎮痛。手術室的溫度均控制在22℃,手術期間不使用加溫毯和加溫輸液器。術中將麻醉深度維持腦電頻指數(BIS)45~55,患者的血壓和心率控制在(基礎值的±20%)以內。手術結束前10 min,對照組靜脈注射咪唑安定(國藥準字H20031071)0.05mg/kg,研究組靜脈注射鹽酸右美託咪啶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10097)0.5μg/kg。觀察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及寒戰發生情況。

1.5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各種輔助藥物的用量比較:比較兩組患者在麻醉期間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輔助藥物的使用情況;②記錄並比較兩組患者術後1 h內寒戰的發生情況:寒戰程度參照Wrench分級:0級爲手術後沒有寒戰;1級爲豎毛和(或)外周血管收縮和(或)外周發紺,面部或頸部輕微肌顫;2級爲全身或者一個部位一組肌肉偶有肌顫但是全身沒有發生肌顫,3級爲全身超過一組肌羣肌顫;4級:全身的肌顫。③兩組患者清醒拔管後記錄疼痛評分比較:採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劃一10 cm平行直線,一端爲無痛,一端爲劇痛,將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個數字表示。

1.6 統計方法 該研究採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百分比表示,採用c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種輔助藥物的用量比較

由表1可知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在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等輔助藥物上無明顯差異(t=1.02、P=0.10,P>0.05),兩組患者均未給予阿托品。

表2 兩組患者各種輔助藥物的用量比較

組別 n 麻黃鹼(mg) 去氧腎上腺素(μg)

研究組 (n=30) 0.52±1.60 10.02±8.98

對照組 (n=30) 1.02±1.00 10.15±8.55

t 1.02 0.10

P >0.05 >0.05

2.2 兩組患者術後寒戰程度比較

由表2可知研究組患者的術後寒戰發生率(16.67%)明顯低於對照組(53.37%),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c2=8.86,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後寒戰程度比較[n(%)]

寒戰程度 對照組(n=30) 研究組(n=30) c2 P

0級 14(46.67) 25(83.33) 8.86<0.05

1級 7(23.33) 3(10.00) 1.92 >0.05

2級 5(16.67) 2(6.67) 1.46 >0.05

3級 4(13.33) 0(0.00) 4.29<0.05

4級 1(3.33) 0(0.00) 1.02 >0.05

2.3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疼痛VAS評分[(3.42±0.75)分]明顯低於對照組[(4.69±0.88)分],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13,P<0.05)。

3 討論

麻醉後寒戰是臨牀麻醉的'常見併發症,目前PAS的發生機制尚不清楚,全麻患者寒戰多發生在甦醒期,這很有可能是因爲全麻藥物對於體溫的調節具有抑制的作用,抑制了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PO/AH),以及對肌肉有鬆弛的藥物作用,使代謝率降低,產熱減少;加之多數麻藥有血管擴張作用,致散熱增加[5]。鹽酸右美託咪啶(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全稱鹽酸右美託咪啶注射液,其化學名爲:(+)-4-(S)-1-(2,3-二甲基苯基)乙基-1H-咪唑鹽酸鹽。爲新型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作用於大腦會產生鎮靜作用,還可以減少麻醉的藥的用量,具有獨特的鎮靜、鎮痛、抗應激、抗寒戰等作用而無呼吸抑制。同時右美託咪啶在人動脈上表現出腎上腺素α2受體激動和腎上腺素α1受體拮抗劑的雙重作用[6-7]。可明顯減少丙泊酚及類藥物的用量,從而改善麻醉後的復甦,減少術後躁動、寒戰、噁心嘔吐的發生[8]。本研究於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在該院擇期接受腹部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爲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在麻醉誘導後給予右美託咪啶,而對照組則給予咪唑安定,比較兩組患者術後寒戰發生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在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等輔助藥物上無明顯差異(t=1.02、0.10,P>0.05),兩組患者均未給予阿托品。研究組患者的術後寒戰發生率(16.67%)明顯低於對照組(53.37%),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8.86,P<0.05)。研究組患者的疼痛VAS評分[(3.42±0.75)分]明顯低於對照組[(4.69±0.88)分],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13,P<0.05)。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右美託咪啶靜脈注射,既具備有效的鎮靜、鎮痛作用,預防全麻患者術後寒戰發生的效果優於咪唑安定,這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