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匯制下涉外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研究

學識都 人氣:3.28W
新匯制下涉外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後,匯率彈性已逐步顯現。匯率的不確定性對涉外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產生了影響,由此帶來的潛在市場風險不容低估。本文分析了涉外企業在規避匯率風險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成因,指出在現有的條件下,涉外企業應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匯率風險管理機制的建設與實施,提高自我防範能力;加強經營管理,以合理規避外匯風險。
  【關鍵詞】 新匯制;涉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
  
  2005年7月,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標誌着我國的匯率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後,匯率彈性已逐步顯現。總體上來看,匯改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呈現小幅上揚態勢,對歐元匯率略有下跌。2008年我國將會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這意味着人民幣匯率波幅將進一步加大。對於從事涉外經營活動的經濟主體來說,匯率的不確定性加大了企業的決策難度,對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產生影響,由此帶來的潛在市場風險不容低估。
  
  一、涉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匯改後,一些涉外企業已經認識到匯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尋求規避風險的措施,但整體來說,涉外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涉外企業對匯率風險管理的認知不足,無法全面有效地防範匯率風險
  管理人員對匯率風險管理的認知度決定着企業防範匯率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對於許多企業來說,匯率風險仍然是一個陌生的問題。長期以來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企業經營管理者對匯率風險瞭解甚少,面對新的匯率機制下日益顯現的匯率風險,大部分企業顯得束手無策。
  金融衍生工具是規避匯率風險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企業對金融衍生工具的認知存在誤區,缺乏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不願意爲防範匯率風險支付成本,運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的積極性不高。還有些企業則把金融衍生工具當作一種贏利手段,以投機爲目的,期望取得高額利潤,反而把自己置於更大的風險之中。
  由於企業對匯率風險管理認識不足,缺乏匯率風險管理的知識和技巧,無法全面有效地防範所面臨的匯率風險。
  (二)可供選擇的金融衍生避險工具較少,涉外企業防範風險的途徑有限
  現階段我國的資本市場還不夠成熟,雖說各大商業銀行相繼推出了許多創新型的避險工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金融衍生工具仍然較少,加上很多套期保值的工具在基層金融機構還沒有全面開辦,可供企業選擇的金融衍生避險工具的種類仍然偏少,而且訂價不合理,導致避險成本過高。對於一般的涉外企業而言,利用金融衍生產品來避險防範外匯風險的途徑非常有限。
  (三)出口產品缺乏競爭力,難以取得定價主動權
  涉外企業防範匯率風險的方法大多需要通過談判在合同中規定,目前大部分出口企業生產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競爭優勢,因此在談判中缺乏議價能力,難以取得主動權,無法通過協議讓對方分擔風險,給企業經營帶來困難,有的企業甚至放棄了交易。
  
  二、我國涉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涉外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受到國家外匯管理制度的約束
  中國是實行較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國際上許多成功外匯風險管理戰略和方法應用於我國推行時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匯管理政策的約束。主要表現在:一是行政審批內容和環節過多,收費過高,企業疲於應付,無法及時有效地抓住有利時機規避風險,甚至導致企業錯過有利的結售匯時機;二是人民幣只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企業不能以人民幣作爲結算貨幣來規避匯率風險;三是現行辦法規定大多數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必須以真實交易爲背景。這種實需原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使用衍生產品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