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的體現論文

學識都 人氣:2.16W

教唱《國歌》時,在介紹這首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的同時,用多媒體創設出視覺與聽覺形象相結合的感性環境,讓學生在莊嚴的氣氛中感受到《國歌》的雄偉與號召力,就更能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整個教學過程成爲不斷深化情感體驗的過程,使學生在感受到作者愛國情懷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中,將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堅強的報國之志昇華爲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探討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的體現論文

音樂教育具有開發智力、增進思維的智育功能

一個人的智力集中表現在反映客觀事物的正確、深刻、完整的程度,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速度與質量上。智育,則爲啓迪發展智力的教育。音樂教育不僅能有效地發展感覺器官的感知能力,而且有助於發展記憶、注意、思維、想象、創造等能力。音樂教學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是單純的感觀活動。無數事實證明,音樂教育能開發人的智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在影響年輕人心靈的手段中,音樂佔據着重要地位,音樂是思維力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有符合要求的智力發展”。音樂的社會功能是多種多樣的,在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中,音樂教育的作用舉足輕重。科學家愛因斯坦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他不僅從音樂中獲得了高尚的娛樂、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在音樂中獲得很多靈感,思維得到充分的活動和梳理,大腦的興奮點得以激發,纔有了他的一個又一個的科學構想。愛因斯坦說過:“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啓發而來的。”音樂啓迪着他的智慧和靈感,豐富着他的精神生活,爲他潛心探索科學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音樂教育具有使人身心愉悅、促進健康的體育功能

音樂的體育功能表現在它能對人的精神、情緒和心理施以影響和調節,進而達到音樂健身和音樂治療的目的。古希臘哲學家曾說過:“情緒失去控制的病人,聽了優美的旋律就會心醉神迷,於是恢復到原來的正常狀態,他們好像受了醫術冶療似的”。而唱歌時,胸腔擴張,口、鼻、喉運動,頭部和頸部運動以及演唱時的表演動作都具有直接的體育功能。當今,音樂已成爲普及體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在體育運動中有時作禮儀音樂之用,有時作伴奏和背景音樂。各種體育比賽的開幕式、閉幕式、迎賓式、頒獎式、入場式、退場式等都要奏各種相應的禮儀音樂,給運動員和觀衆以隆重、莊嚴之感。伴奏音樂和背景音樂的作用更爲顯著。廣播體操、藝術體操、花樣滑冰、花樣游泳等都有相應的伴奏音樂,否則就會使人感到枯燥單調、缺乏生氣、無節奏感、引不起激情。

音樂教育具有培養審美、感化人心的美育功能

美育即培養人的審美觀點、對美的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的教育,也是培養人對美的愛好和創造能力的教育。它是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從低級走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我國音樂教育經歷過長期的探索、實踐和研究,在教學觀念上已形成一個基本統一的指導思想,音樂教育應當以審美教育爲核心。而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對美的感知和理解。音樂教育完成美育教育目的的途徑、方法與一般教育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是通過情感體驗來識別美與醜,而不是通過理性認識去服從客觀必然。當然,在進行美學理論、美學知識的教育時也免不了以抽象的概念範疇爲媒介,但這不是實施美育的主要方法。美育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在審美娛樂和精神享受中完成,也就是常說的“寓教於樂”、“潛移默化”。音樂教育之所以成爲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還在於音樂是情感的世界,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藝術學科。當優美、健康的音樂與人的心理產生共鳴和同感時,使人產生一種美好的享受、一種高尚的、正義的情感,使人充滿了對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對生活、生命和整個世界的摯愛,在對音樂的陶醉中增強了奮鬥的自信和力量。

美好的音樂是心靈之魂的流淌,是人類至情至性的高度昇華。它滲入人的心靈,以獨特的方式延伸到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在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爲、優秀的民族氣質,是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充分、全面發展的關鍵,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