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高職外語教學的融合論文

學識都 人氣:1.68W

摘要:多媒體和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技術正快速地改變着人類的生活與學習方式,實現了移動化生活和泛在化學習,給高職英語教學觀念、內容、方法、模式和學習方式、評價等方面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就如何在互相網大環境下,信息技術與高職外語教學有效融合之對策進行研究與論述。

信息化與高職外語教學的融合論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外語教學;融合;對策

隨着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與高等外語教學的深化改革,信息技術已逐漸引入到了高職外語教學中,恰當、適時地運用信息技術,構造多模態的網絡生態環境,打破傳統課堂的枯燥乏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達到高職外語教學改革的目的。

一、目前高職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傳統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四個普遍問題:(一)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學習興趣不濃、目標不明確、主觀能動性差,持有應試教育態度;(二)教師信息化素養不高,偏向傳統教學,教學內容以書本爲主,教學方法和策略單一、枯燥,沒有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三)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不科學,不能體現高職英語教學聽、說、讀寫與實踐並重的特點。忽視通過各種信息技術與網絡媒體加強語言的有效輸入和高效輸出;(四)重理論,輕實踐。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能夠綜合運用語言技能,順暢、規範地進行交流。在傳統的教學中,側重單一知識的傳授,忽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技能,導致高職學生普遍自主學習能力差,語言運用技能不理想。

二、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有效融合

信息技術在各領域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給高職外語教學插上了一雙有力的翅膀,成爲外語教學模式變革的重要手段,它促進了教師本身與外界的聯繫,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自身專業與信息素養。信息技術與外語的教學的融合,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現狀,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教學的智能化水平。強調學習環境設計、協作學習、情境教學等對信息化教學重要性和關鍵性,強調以各種信息化手段來支撐“教與學”,如以多模態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以現代的手段實現教學,以多種教學策略強調教學過程,以各種以互聯網形式提供教學資源等等。

三、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途徑與對策

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屬於主導地位,固定爲知識傳遞者和講授者,而學生屬於從屬地位,是知識接受者。但隨着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微課、慕課、各種學習APP、網絡學習的平臺(藍墨雲班課)等的興起,教師的主體地位發生了改變,成爲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導者、促進者、監督者、推動者及信息技術的支持者。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是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實踐者。

1.教師利用多種模態向學生形象地、科學地展現教學內容,如音頻、視頻、動漫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更加理解並記憶教學內容;教師利用測評軟件和學習APP收集學生成績相關的數據(用時、分數、錯誤率、爭取率、相關性等),記錄並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行爲軌跡和學習特點後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給分派學習任務,實現個性化學習和差異化學習。如在單詞測評中,教師利用Aboboo變速聽力軟件檢查學生單詞掌握情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聽力水平的高低調節語速完成拼寫任務,任務完成後上傳成績至學習的平臺,平臺自動打分並及時以成績報告單的形式反饋給學生,報告單內容包括“用時”、“正確率”、“分數”、“未默出單詞”和“默寫錯誤的單詞”,學生根據此報告單課後加以複習和鞏固;教師則會根據平臺記錄的數據,爲下次課分發默寫任務分好難易等級。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動力,不僅有利於教師注重每個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發展,而且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

2.學習觀念、方式的轉變信息化教學的學習方式主要有: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個性化學習和差異化學習等特點。課堂不再是傳授知識唯一的場所,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快捷方便地獲取各種適合並使他們感興趣的學習資源,補充課本知識;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策略與方法的指導者、引導者,未解知識的答疑解惑者。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融合,豐富了自主學習的知識資源,拓寬了自主學習的路徑,學生對資源的選擇具有更大的選擇性和自主性,打破傳統“被動式”學習模式。如要糾正語音語調、總結歸納文化差異等的問題,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平臺上觀摩學習教師推送的相關視頻或微課、慕課,或在百度搜索相關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可用電腦、手機等便攜式的智能設備等進行泛在、碎片化學習。總之,學生學習的時間、地點、進度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自主性和移動性。

3.多元化互動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中,師生、生生互動模式只限於課堂。信息化輔助教學後,從以往的單向知識傳輸變爲雙向互動傳輸,實現了多元化的互動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師生、生生、人機即時、時時互動,學生成績的實時反饋與資源的共享。這種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節省了教師書寫的時間,提高了課前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後檢查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各種學習軟件,提高了高職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課前,教師在學習的平臺發佈課前預習任務單,推送各類學習視頻;學生利用智能設備領取任務單,實現泛在學生,碎片化學習;課中,教師在學習的平臺上建立討論組,鼓勵學生用英語各抒己見,鍛鍊學生英語運用技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營造出濃烈的學習氛圍。課後,教師在學習的平臺佈置作業,鞏固、拓展和延伸課堂知識的並在QQ羣裏及時答疑解惑,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因此在多媒體的網絡平臺上,構建多元化的互動模式,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更好的互動、合作、交流與學習,突出了英語學習的易操作,可移動性和可監控性的特點。

4.多模態的教學手段、方法互聯網與信息化的教學方式打破了高職英語教學圍繞這教材並開展以教師爲主體的填鴨式的教學的傳統。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語言的輸入突破了書本的侷限,讓學生接觸地道的語言的知識,實現nativespeakers進行交流,學習突破了時差和地域分離。任務型、合作型、項目式和探究式教學手段,實現了“教”與“學”的轉變,教師引導學生和啓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因此,以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爲依託的現代化、多樣化和便捷化的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形式不斷擴展、豐富和多樣化,不僅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特點,還提高了高職英語教學效果和質量。

5.教師信息素質的有待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教師不僅需要較好的專業素養,課堂組織能力,還需要具有很好的信息素養,如會各種軟件操作、製作微課、搭建學習的平臺、數據統計和分析和線上線下與學生即時互動。課前,教師在學習的平臺推送各種適合學習資源,如微課,音頻和視頻等網絡資源。課上,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情境導入,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熟練地掌握課堂活動組織策略,靈活地採用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如合作學習、遊戲化學習、項目化學習組織課堂教學;快速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使信息學習順利進行。課後,教師及時和學生溝通,記錄數據,分析歸納學生學習軌跡和特點,體現個性化學習和精準推送。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網絡的發展和應用,推動了整個教育業的發展與改革,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有機融合,使高職外語教學中師生的角色、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與手段得到了不斷地完善和提高,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促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朝着更加科學的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茜.基於自主學習的外語信息資源優化融合方案探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7,(04):63-64.

[2]王守仁.轉變觀念深化改革促進大學外語教學新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7,(02):59-64.

[3]姜麗傑.試論網絡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設計的融合意義——評《網絡環境與大學英語課程的融合化教學模式概論》[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