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網絡形成性考覈的應然與實然

學識都 人氣:9.31K

論文摘要:從理想層面來看,開放教育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應該具有:有利於轉變教育觀念、有利於對教學過程的監控、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有利於師生、生生互動,提高教學反饋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功能。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應然功能與實然功能之間存在一定差距,提出了完善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對策與建議。

試論網絡形成性考覈的應然與實然

論文關鍵詞:網絡;形成性考覈;應然與實然;對策與建議

開放教育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之所以備受關注,源於它的功能。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功能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它的應然功能,即它在理想上具有的功能;一是它的實然功能,即它在現實中實際發揮的功能。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應然與實然功能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差距如何,理解這些問題對於尋找改進和完善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一、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應然分析

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應然功能不僅是它賴以存在的依據,也體現了人們的價值追求。

(一)有利於轉變人們的教育理念,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以來,隨着終身教育理念和構建學習型社會目標的提出,教育基礎理論、教育心理學、教育評價學以及教育傳播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從1999年開始開展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作爲該項目重點內容之一的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改革既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動人們轉變教育理念。

現代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認爲相對於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也許更有實際意義,尤其是對於不以選拔爲目的旨在提高成人學歷層次和綜合素質的開放教育而言,開展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倡導以學生爲中心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教師要儘量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要,創造一種真誠、關心、理解的氣氛,使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對參與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學生和教師來說,他們各自的角色也要相應地進行轉變,學生應該成爲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應是學習過程的引導者、組織者與促進者。

(二)有利於監控教學過程,提高開放教育的教學管理質量。開放教育的教師和學生處於相對分離的狀態,這曾經是影響開放教育教學效果的一個障礙。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平臺的應用,則可以打破這種屏障,實現對教學過程的有效監控。在學生方面,他們需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形成性考覈任務,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安排好學習的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也很好地體現了網絡教育的個別化學習的特點。

(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網上作業都有時間上的分段和控制,這是根據該門課程的學習進度劃分的,學生通過對學習過程的分解,循序漸進地掌握了各單元的教學內容,實現了知識的平時累積,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也有利於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四)有利於加強師生、生生的教學互動,提高教學反饋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由於客觀原因的限制,開放教育的教與學在時空上、在教學內容上都處於相對分離的狀態,這樣對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來說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現代教學交往理論認爲,教學作爲人類重要的社會活動,其間存在着大量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包括師生、生生之間的交往),教學決非簡單的知識授受或發展學生個體的智力潛能,教學的本質在於教學的互動與交往。因此,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平臺應該成爲師生之間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學習論壇應該成爲師生之間平等對話的渠道,師生、生生之間可以實現即時的溝通與互動,師生之間都可以得到對方的及時反饋,一方面教師利用反饋的信息可以判斷學生學習的程度,學生則可以從反饋中瞭解到自身的不足;

二、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實然分析

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應然功能只是一種理想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並不會直接在現實運行中體現出來。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實施現狀做了調查。我們對鹽城市電大及6所縣級電大分別發放了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涉及15個專業的32門課程,共回收有效教師問卷72份、學生問卷287份。下文呈現的即是本次調查的結果:

(一)關於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基本看法

在回答把課程考覈分爲形式性考覈和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是否符合成人學習的特點一問時,有86.1%的學生認爲符合。雖然大家對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認同程度比較高,但是有43.3%的學員表示不太適應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這其中60%的學生認爲不應該推廣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方式。而100%的受訪教師認爲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應該推廣或者選擇性的推廣。以上的數據表明,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這種方式受到絕大多數教師和學生的認可,但是由於部分學生不適應學習方式的改變,他們暫時不建議進行推廣。92.6%的學生建議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比例應在30%-70%之間,這個結果比較符合現行的形成性考覈比例的標準。83.3%的學生認爲參加中央電大網上形成性考覈對學習主動性的促進作用很大或有作用,僅有16.7%的學生認爲作用不大。

(二)關於形成性考覈任務設計的看法

在量方面,70.3%的學生和47.6%的教師認爲題量適中,其餘受訪者均認爲作業量多或者太多;但同時僅有34.3%的學生平均每週網上學習時間超過4個小時,其餘學生平均每週網上學習的時間等於或者小於3小時,這說明目前網上作業的量並沒有超出學生能夠承受的範圍。有76.9%的學生認爲完成形成性考覈任務對理解教材有幫助或者幫助很大,其餘23.1%的學生認爲幫助不大。68.5%的學生認爲形成性考覈任務的週期性有利於他們制定學習計劃,這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爲形成性考覈對他們的學習和理解知識持肯定態度。

(三)關於教師評閱網上形成性考覈任務的情況

41.7%的學生認爲輔導老師很重視網上形成性考覈,並經常督促檢查,給予輔導,57.4%的學生認爲重視程度一般,只是部分檢查。所有受訪教師都認爲教師網上作業的批改時認真負責或者比較認真負責的。受訪教師中,平均每週花在評閱網上作業或者組織網上學習的時間在4小時以上的有23.8%,評閱時間爲3小時、2小時和1小時的比例分別爲21.4%、26.2%和28.5%,這主要是受所帶課程數和學生數的影響。在回答輔導教師的作業評閱情況時,64.8%的學生選擇了教師評閱及時且有評語,僅有2名學生表示曾經遇到批改不及時且不給評語的教師。在教師問卷中,所有的教師都表示在評閱學生網上作業時會部分或者全部給出評語。

(四)關於學習支持服務的情況

在調查中,所有的學生對於教學點提供的學習支持服務表示滿意或者非常滿意。100%的學生認爲網上教學資源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其中43.5%的表示幫助很大或極大。在回答哪個在線平臺上的教學資源更能滿足學習要求時,中央電大、江蘇電大、鹽城電大的比例分別爲28.7%、68.5%和2.8%,選擇縣級電大的學生數爲零,這表明地方電大資源庫建設的迫切性。97.2%的學生認爲教學點的輔導教師對完成網上形成性考覈有幫助,說明教師在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對教師的問卷和訪談中,絕大部分教師都提出需要有關形成性考覈平臺提供的培訓和技術支持,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爲學生提供服務。

三、完善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對策與建議

與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的應然功能具有的濃厚的價值意味相比,它的實然功能顯得更具工具性。這種工具性的特點,一方面促進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趨向其理想目標,使得它的應然功能的實現具有可能性;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也導致了客觀上充滿缺憾甚至出現弊端,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還出現應該有的功能不能體現出來和向預定功能目標相反的方向運行的情形。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要真正實現其功能,先進的教育理念、加強科學的管理、完善的形成性考覈平臺以及參與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所有成員不折不扣地實施,都是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先導

轉變教育觀念看似舊話重提,但是任何一項改革都首先是觀念的變革。前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曾深有感慨地指出:如果我們要認真地進行教學改革,那就必須從發動教師本身的心理開始,如果教師本身的內心世界依舊不變,那麼即使一再提高教師的工資,他還是會改頭換面地使任何一種新的教科書去適應自己的舊觀念。教師需要對傳統教學的價值觀、目標觀、教師觀以及學生觀等進行重新的思考和認識,擺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從而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才能真正有效的進行。作爲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正確認識並認同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並正確對待它,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加強科學管理是基礎

時至今日,管理對於完成一項工作的重要性不必贅言。同樣,對於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來說,科學的管理能夠使其應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充分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使得出勤管理、網上學習管理、小組學習管理、媒體應用管理等常規教學管理變得輕鬆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人的管理,尤其對教師要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建立可行的監督機制,增強教師的責任心,併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有利條件。

(三)優化平臺設計是關鍵

基於網絡的形成性考覈是藉助形成性考覈平臺來實現其功能的,再先進的教育理念也需要通過形成性考覈平臺的設計來實現,因此形成性考覈平臺的優化設計是當務之急。首先,在內容設計上應儘量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處於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經過一定努力可以完成,難度太大或者太小的內容都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形成性考覈平臺的設計需要更加人性化,比如形成性考覈平臺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即可以考慮將電大在線等此類學生學習的平臺與形成性考覈平臺合二爲一,方便學生的日常學習;再如提供任務提醒服務,避免學生錯過完成任務的截止時間等。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變革評價方式,如採用教師評價、同伴互評以及學習者自評,貫穿整個學習過程,鼓勵學生進行交互,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