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的生命之花的閱讀理念論文

學識都 人氣:1.34W

詩人泰戈爾“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詩句廣爲流傳,他爲人生描繪了純美的境界。他的一生都在探求、歌唱生命的真諦;其作品凝結着人生的哲學和智慧,慰藉了無數讀者的心靈。他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就是愛。語文作爲與生命結合非常緊密的學科,也要爲學生的生命發展提供愛的養分,不僅要關注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提升,還要注重學生個性生命的成長與精神世界的建構;我們不能只培養標準的“知識人”,卻忽視“人”的培養。老師溫和的眼神、燦爛的微笑或僅僅是一句讚美的話都能帶給學生美好的記憶;其內心充滿對孩子的愛,學生在老師的眼神、手勢、言語或語調中就能感受到老師的真愛,生命狀態也會如夏花般絢爛。

絢爛的生命之花的閱讀理念論文

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散文詩《金色花》圍繞“金色花”生動鮮明的意象,運用新奇活潑的想象,展示了變身爲金色花的孩子與母親嬉戲的詩意場景,其奇特的幻想和詩意的想象具有詩歌的特徵;詩人將故事場景設在庭院、樹下、牛棚,這些祥和、寂靜、閒適的畫面,把詩人內心的愛幻化成精緻、清新的細節描寫,在內容上又保留了散文的特性。金色花作爲聖樹之花,親切溫暖的意象既象徵了孩子回報母親的'純真心願,也表達了詩人對人類聖潔天性的讚美,使母子間純美的愛得到了充分表達。詩歌教學中情感體驗非常重要,結合文本的情境內容,我在教學中重點突出“情境”朗讀的教學設計,通過營造生動活潑的生活情境,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內容着意“境”的營造,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情”的朗讀體驗,激發學生誦讀、品味的熱情,讓學生自己去發掘文字背後的深情與真義,學習纔有趣味。

教學實錄

一、進入文本,體驗“金色花”角色:營造浪漫之“境”,感知孩子美好的“情”感世界

通常,學生在第三節課時注意力會下降,課堂效果也不很理想。所以,一走進課堂,我沒有按照慣例進行詞句預習與課文誦讀檢測活動,而是在解析題目之後,笑着問學生:“你們變成花了嗎?”學生回答:“變了!”不少孩子齊聲歡快地喊着:“永遠不變回來了!”“哈——哈——”課堂傳來學生的歡笑聲。他們的眼睛在那一刻是那麼明亮,心情是那麼快樂。我知道在這樣不經意的對話中,學生們已經進入了詩歌的情境,可以直接導入對整篇詩歌的朗讀感知。

於是,我抓住時機引入情境朗讀,邀請學生走進孩子頑皮、天真的美好“情”感世界。“你們就這樣變沒了,究竟想做些什麼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歌。”學生動容地加入朗讀活動,讀得有聲有色,已然進入了孩子天真可愛的情感世界。再分析詩人假設手法的妙用時,學生聽得仔細,學得主動,對這種奇特的藝術想象很是讚賞。

師:你們變成花了,是不是感覺特自由特高興?

生:沒錯——

師:詩歌從假想寫起,讓年幼的小主人公張開幻想的翅膀,可以隨意變化,又可以“在風中搖擺”又可以“在新葉上跳舞”。大家此時此刻一定很得意自己的變化,那麼你們能感受到“我”此時的心情嗎?

生:他又唱又跳,很天真、很可愛,媽媽看不到他,他心裏覺得特別好玩。

生:他變成花兒了,笑嘻嘻地躲在枝頭上,想着媽媽找他,反覺得有趣吧。

師:想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花……又在新葉上跳舞”要着重讀好哪些詞,才能讀出孩子的調皮得意勁兒?

生:“跳舞”要讀好;“搖擺”也要加重語氣讀,來強調他自在歡樂的心情。

生:“新葉”也不能忽略,花美葉也美。美麗的樹,美麗的花,還有鮮嫩的枝葉,他是在“新葉”中“搖擺”、“跳舞”。

師:那你們就試着讀一讀,看看有什麼感受?

“搖擺”“跳舞”等許多詞語在大家聲音的詮釋下都格外生動、鮮活起來,我繼續追問:“笑嘻嘻”用在這裏表現了什麼?要不要加重語氣呢?

生:“笑嘻嘻”表現了他快樂的心情,也要讀出來。

生:還表現了他神祕、好奇的心理以及偷笑的神態。

師:你能看出孩子獨特的心理和神態,語感很好!詩人正是運用了這樣的細節描寫使散文詩保留了散文的特徵。

生:“我”不僅是一朵會跳舞的花,還是印度最聖潔的花,“我”嬌豔、尊貴,“笑嘻嘻”表現了“我”快樂、滿足、自由的心境。

師:沒錯,你們此刻看起來也很美!孩子有溫馨的花香、活潑的身姿,還有聖花一樣的外表,自然又快樂又滿足。我們深情朗讀這一段,來再現花的活潑與美麗。

學生帶着喜悅的神情,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詮釋着詩歌,每個學生都很投入,這是一次奇妙的學習經驗,課堂氛圍自由、輕鬆、快樂。

二、深入文本,解析“孩子”行爲:營造快樂之“境”,感悟孩子回報母愛之“情”

導入文本環節,學生確立了獨立、自主的角色意識,學習熱情很高。深入文本環節我依據詩歌內容先後營造了“散發花香”和“投射花影”等快樂之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理解孩子回報母親的真情。

師:從孩子的“匿笑”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請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具體詞義。

生:“匿笑”就是偷偷地笑,他很頑皮。因爲他知道媽媽找他,卻不作聲,是個淘氣的孩子。

生:除了頑皮,他一定很得意,躲在枝頭一副天真、可愛的神態。

師:媽媽看不見他,他覺得很有趣、很快樂,這麼做的時候他會想什麼呢?

生:看到媽媽有點着急,他一定有點兒開心,要驗證一下媽媽很愛他吧。

生:他知道媽媽愛他,但是還要這麼做,可見他很頑皮!

師:你們都認爲他只是個頑皮的孩子嗎?

生:他沒有離開媽媽自己去瘋玩兒,卻留下來看媽媽工作,說明他也很愛自己的媽媽。

師:那你來朗讀“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你工作”這句話,表現孩子的頑皮天真、得意開心,更要強調他對媽媽的愛。

學生讀出了“匿笑”的感覺,“悄悄”讀得也頗到位,只是“看着”強調得不夠充分。學生一致推舉張倩來讀。但是,學習一向嚴謹踏實的張倩顯然沒有留意“看着”這個詞,將重音落在了“工作”上,一些學生聽出了不妥,七嘴八舌地說重音落在“看着”上更準確,能看着媽媽,自己隱身就很高興、很快樂了。師:你再來試一試,他只要看着媽媽就滿足了,並不想讓媽媽知道,他要悄悄地表達他的愛。

又試了一次後,張倩長吁了一口氣,點頭笑了。

……

“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男生讀得頗有媽媽的愛心,女生紛紛感嘆:真溫柔啊!女生在角色朗讀“我不告訴你,媽媽”時也較好表現了孩子的得意勁兒。我期望學生再從孩子的角度體會對媽媽的情感,便追問道:“‘哦,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句話怎麼能看出孩子善良的用心呢?”

生:我們知道孩子爲媽媽做了那麼多,但是孩子卻不想讓媽媽知道,要瞞着媽媽。這句話用語言細節描寫強調了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他雖然頑皮,但是有一顆純淨無私的心。

師:說得好,誰願讀一讀這個孩子的語言描寫部分,來表現他純美的心境?

一位學生將“媽媽”連讀,聲音清脆,顯得親暱可愛;另一位讀“我不告訴你,媽媽”時,讀得很慢,充滿了神祕感。學生通過朗讀體味、細讀涵詠領悟了孩子與媽媽間深厚的感情,孩子可愛的形象獲得了學生的認可,文本內涵在朗讀品味中逐漸顯現。

三、走出文本,喚醒學生“感恩”之心:觀照詩歌象徵之“境”,感受詩人愛之“情”懷

語文教學需要解讀文本深刻的內涵,但是愛的教育更要落實在文本對學生生命發展的影響上。引導學生走出文本,藉助文本意義來影響學生人格的成長至爲重要;啓發學生再次回到對文本“象徵”之境的整體觀照上,有利於感悟詩歌獨特的魅力和詩人博大的情懷。

師:如花般可愛的孩子,如花般聖潔的心靈!詩人泰戈爾運用想象把孩子變身爲金色花,爲我們創造了一個美好的精神世界,從中你能體會詩人的情懷嗎?

生:詩人運用奇特的想象,是想表達他對孩子聖潔心靈的讚美。

生:金色花作爲聖樹之花,既象徵了孩子回報母親的純真心願,也表達了詩人對人類美好生活的讚頌。

師:是的。泰戈爾在《金色花》中完美表達了母親與孩子間愛的溫暖,運用想象營造了一個可愛的童心世界,讓我們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也可以說金色花的意象象徵了人類聖潔的天性,也彰顯了泰戈爾博大的“愛”之情懷。詩人也許就是想借此來喚醒我們愛的情懷吧,我們不妨再來深情地朗讀詩歌,獻給我們親愛的媽媽。

學生朗讀情緒高漲,個人情感與詩歌意境契合,教學在朗讀聲中圓滿結束。整堂課,詩歌帶給師生愉悅的享受,老師給予學生愛的關注,學生精神上獲得真、善、美的薰陶,課堂成爲學生人格成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