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融入工商管理實驗課程思考

學識都 人氣:2.99W

工商管理實驗課程中開展案例教學能幫助學生擺脫仿真操作的盲目性,能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幫助學生整合多項專業理論課程知識,提升實訓課程的收益。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案例教學融入工商管理實驗課程思考

摘要:工商管理實驗課程中開展案例教學能幫助學生擺脫仿真操作的盲目性,能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幫助學生整合多項專業理論課程知識,提升實訓課程的收益。實施時應注意案例的選取,導入案例的時機,對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師要求。

 關鍵詞:案例教學;實驗課程;ERP沙盤模擬

一、案例教學在工商管理實驗課程中發揮的作用

(一)案例教學幫助學生擺脫實驗課程操作中的盲目性

工商管理實驗課程具有仿真性、規則性、依賴軟件性等特點。以《ERP沙盤模擬實訓》課程(以下簡稱ERP課程)爲例,該課程運用教學軟件營造出市場環境,制訂市場規則,學生操作實盤進行公司仿真經營。在仿真經營過程中,因爲市場環境和公司運營需要通過一些規則的履行來體現,學生往往在操作中容易被規則限制,也就是隻是單純地履行規則,而不注意公司宏觀的運營,操作存在盲目性,等到學生熟悉規則之後,該課程的學習課時已經過半。如果能在講解規則的`同時,引入一些實際企業經營的案例,以現實的例子幫助學生分析市場情況,學生的體驗將不再是抽象和盲目的,在後續操作中能有一個具體的模仿對象,幫助其宏觀地把握公司經營。[2]

(二)案例教學激活實驗課程中學生髮散性思維

在實驗教學中適時引入企業成功或失敗經營案例,學生在仿真實驗操作時分析經典案例企業的成功或失敗原由,吸取經驗教訓,將之用於自己的仿真經營中,擴散思維,吸收其經驗教訓,達到實訓的效果[3]。

(三)案例教學能整合多項專業課程知識,提升實驗課程的收益

實驗課程本身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運用之前所學的專業課程知識,融會貫通。而僅僅是按簡單操作規則進行的實訓是達不到這一教學目的的[4]。案例教學引入實驗實訓課程中,能讓學生系統地運用所學專業課程知識,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幫助學生分析總結案例中的理論知識點從而指導其仿真經營操作,有效地整合了專業課程知識,從而提升了實驗課程的收益。

二、在實驗課程中案例教學的實施

在實驗課程中開展案例教學與在傳統理論講授課程中開展是有區別的,可見,在實驗課程中開展案例教學無論是從案例的選取、設計還是從案例導入的時機及案例分析來看,其難度都要比在傳統理論講授課程中開展大,對教師的要求也要高得多。

(一)案例的選取

仿真實訓課程引入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經典性,且案例企業的發展史需要完整,其中選取的企業應該是學生熟悉的知名企業。如在ERP課程中以格力公司爲例,讓學生了解空調市場的行業狀況,競爭形勢,啓發學生思考總結,如果你經營格力公司,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中應該如何進行戰略戰術決策,從而用這一思想指導其仿真經營[5]。也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行業,選取該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啓發其自己分析該行業環境,總結該公司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在其仿真經營操作中用到該企業的成功思想,避免犯其錯誤。

(二)案例導入時機

在ERP課程中,可以在介紹操作規則的同時引入案例,如在講市場規則時,引入格力公司所在的空調產品市場,介紹格力公司開發本地市場、區域市場、國外市場的手段方法;講生產規則時,介紹格力公司的“以銷定產”策略;講財務規則時,引導學生思考格力公司的現金流的掌控方法等。也可以在規則介紹結束之後,引入一個完整的案例,在案例中融入之前介紹的規則,幫助學生整體瞭解企業經營的戰略決策,啓發其對公司經營中現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思考;還可以在開始經營前先向學生提出蒐集案例要求,待其仿真經營結束之後,引導其總結思考,自身仿真經營的公司與其蒐集案例中的公司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距,吸收經驗教訓。

(三)實驗課程中案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在實驗課程中開展案例教學法,需要結合實驗操作規則進行案例分析,因此,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一般理論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教師只需要將案例呈現出來,結合理論知識點引導學生分析,而在實驗課程中,教師需要對案例中的企業行業背景有非常深入的瞭解,並能按照案例中的公司背景設置軟件系統參數。這就要求實驗實訓教師不僅要非常熟悉教學軟件,還需要有非常紮實的理論知識基礎,最好能有一些公司經營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將操作規則與案例極好的融合,提升實訓效果。

三、總結

開設實訓課程是爲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並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單純地指導學生按規則進行操作會侷限學生的思維,因此,在實訓課程中適時引入經典案例,能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仿真經營,提升實訓課程的效果。這種方法可以推廣到工商管理專業的多種實訓課程中。有些學校開設的《商道》課程以派金公司開發的商道軟件爲技術支持,在講述操作規則及總結分析時都可引導學生以經典企業經營爲例做出生產、營銷、物流及財務模塊的分析。在教學實踐中,這一方法也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同,不但激發出學生實訓的興趣,而且幫助其更爲具體而真實地感知到實訓課程的教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