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論文範文

學識都 人氣:2.72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論文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論文範文

教師論文 篇1

【摘要】

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是一項系統、繁雜的任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這就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採用正確的教學策略,形成科學的教學理念,推動小學階段作文教學低效理由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

小學 作文教學 低效理由 教學策略

在小學階段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學低效的理由出現在以下幾個部分:教學目標方面、教學內容方面、教學策略方面、教學對象方面。因而,這就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從理論部分以及實踐部分着手解決教學低效理由。

1.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生對寫作產生了懼怕心理,並且將寫作訓練看成了一項很難完成的任務,這就導致了教師佈置的作文訓練題目學生通常需要幾小時去構思。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的理由就在於學生寫作態度不夠端正,將每一次作文訓練當作是“完成任務”,致使學生走了許多彎路。因而,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表達想法,從而摸索到正確的寫作策略。佈置寫作題目時,需要對題目、題材、字數等要求適度放寬。

例如,在學習了《聽故事講故事》這一內容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寫作題目“我聽的一個故事”,描述手法以及字數都沒有規定,寫作訓練開始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都聽過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老師喜歡的故事有神話故事、童話故事,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探究理由,若是這個故事我沒看明白或者認爲故事沒有到結尾的時候,我會讓同學們把故事講完。”教師在佈置作文訓練題目時,未給學生明確字數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學生心理壓力,但是,在無形之中也給學生提出了更高寫作要求,即將故事寫完整。站在學生角度來看,學生並不清楚教師意圖,甚至會認爲老師要求並沒有太多限制,因而,也就更願意去寫故事。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採用,寫作效率會有進一步提高。

2.教給學生寫作技巧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覺得無法對事件進行具體描述,有部分學生即使做到了將事件完整的描述下來,然而,事件描述卻不夠生動、形象。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的理由就在於學生未能掌握寫作技巧。

例如,在學習了《培養良好習慣》這一內容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掌握寫作習慣的基礎上培養寫作技巧。可以通過讓學生讀課外書籍、堅持寫日記等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若是學生能夠堅持閱讀課外書本或者是寫日記,寫作水平能會有所提升。

3.引導學生進行思維交流

教師在學生寫作情況中能夠發現學生思維被束縛,若是不能快速突破這個“瓶頸”,學生就會感到學習的壓力,使得寫作積極性大大降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站在學生角度深思理由,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寫作經驗,從而做到不斷反思總結。

例如,在學習了《大作家的小老師》這一內容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寫作題目“我眼中的語文老師”,全體同學都寫這個作文題目,寫作訓練完成之後再進行成果交流。教師選取的寫作素材學生都很熟悉,並且描寫的都是同一個對象,因而,在進行成果交流時,學生能夠從自身觀察角度以及其他同學觀察角度進行對比分析,教師組織全班同學相互閱讀作文,並且交流心得體驗,推動學生思維“瓶頸”的突破。

4.作文素材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繫

小學階段作文訓練出現套話、假話現象的理由就在於作文素材選取與學生實際生活脫離。因而,教師在進行作文選題時,應當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繫,要讓學生有事情可寫。

例如,教師給學生布置“描寫春天景象”的作文題目時,可以組織學生到公園參觀或者是在學校遊覽,通過切身觀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春天美景。通過這種教學策略的採用,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話可寫,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如,在小學階段教科書中,安排了一個“綜合學習”章節,涉及到的內容有“讀讀背背”“口語表達” “我的小筆頭”。其中“我的小筆頭”佈置的寫作素材與課文內容相近,並且與兒童實際生活密切聯繫。例如,“長大我想成爲……”“我的小動物朋友”“童年樂事”等。

5.對學生進行鼓勵表揚

給人帶來愉悅感覺的事物通常能夠使得興趣大大增加,因而,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評閱作文時應當不斷對學生激勵表揚,從而樹立學生自信心。

例如,學生整體作文水平不高,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亮點詞句。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評語或者是口頭表揚等形式激勵學生。優秀作文可以在班級後面的牆壁上張貼,若是有機會也可以向小學生刊物推薦發表。通過這種方式的採用,使得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對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同時,還應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學會看實物、看圖片,通過帶學生遊覽、參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學會留意觀察周圍事物,養好良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是一項系統、繁雜的任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這就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採用正確的教學策略,形成科學的教學理念,教育教學行爲應做到嚴謹,盡最大努力克服無關干擾。同時,站在教育行政部門的角度來說,應當爲語文教師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得教師安心於課堂,推動小學階段作文教學低效理由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趙金坡.概念圖工具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上海市閔行實驗小學五年級個案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04

【2】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0

【3】王華.影視資源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研究【D】.江西師範大學,2004

教師論文 篇2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在設計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仔細研讀文本教材,正確領會教材編寫者的理念和意圖,從而保證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文本 閱讀教學 有效

隨着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教師不斷嘗試對教材進行改編、拓展、延伸,結果有些教師由於過度開發教材,本末倒置,忽視了教材的重要作用。

其實,我們應該明白,教材纔是實現國家教育規劃目標,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是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重要來源,是培養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重要依託。所以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教材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圍繞教材內容,適度拓展和延伸。

一、研讀文本,讀準閱讀教學的目標

開展閱讀教學,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它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最終歸宿,決定着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思維的方向及教學效果的評價方式。目標不明確的課堂教學,必定是隨意的、盲目的、無價值的。

文本教材是閱讀教學資源的主要來源,其中的文章都是各具特色、表現手法各不相同,文章體裁也是風格各異,語言表達更是個性十足,通過誦讀不同的篇目,可以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所以,我們應該認真研讀教材文本,理解每篇文章學習後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在一次聽課時,有位教師教授課文《貓》,對於本課的教學設計,顯然這位教師也是下了一點功夫的。整節課上,教師突出生本教育理念,指導同學們自主閱讀,並引導他們把一些描寫貓的可愛特徵的詞句找出並記錄下來,以達到詞彙積累的目的,不時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板書到黑板上。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高漲,互動效果很好,整個課堂氛圍很活躍、很愉快。課後,我總感覺這節課缺少了點什麼。首先,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梳理整篇文章。教師應幫助學生,品評這篇文章的結構安排,讓學生從結構上明白,這篇文章是分兩部分展開描述的,第一部分描寫的是貓的古怪性格,第二部分描寫的是剛滿月時小貓招人喜愛的特徵。其次,忽視了學生對文章構段特點的學習。文中的兩部分都是總分段,段落的第一句是總起句。

二、研讀文本,讀透閱讀教學的內容

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欣賞美文、陶冶情操的過程。教師是整個過程的設計者和引領者,如果教師不能完全把握和領悟文本內涵,就不能使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特有的感悟。那麼,這樣的閱讀教學是無效的,怎麼可能實現育人的目標呢!課文的絢爛多彩,完全來自教師對文本內容的深刻領悟和拓展。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結構順序、表達手法,甚至一段優美的話,一個精美的詞語都可以成就一個精彩的課堂。

教師應該把精力用在鑽研教材上。每當拿起教材,應該首先是讀,不管是否熟悉,教過幾遍,先讀爲主。文章的“美”是反覆誦讀出來的,不是看一眼就能明白的。只有多讀,才能明白文章的精髓和主旨。

同時,由於課時限制,課堂教學需要對所學內容適當取捨。這一過程是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再開發,是對教材的創新改造,它是教師智慧和辛勞的結晶。每節閱讀教學課,教師都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進行選擇,而這都需要教師提前讀透教材文本。

三、研讀文本,讀出有效教學的策略

教學內容的選擇需要研讀文本,教學策略的運用同樣需要研讀文本,只有通過研讀文本教材,準確把握其中內涵,才能從中找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教學內容、學情、教學環境等靈活選用教學策略,完成閱讀教學過程。

如在教《可貴的沉默》一課時,在認真研讀教材後,我在檢查學生的誦讀效果時,根據不同的字詞,採取不同的策略:1.板書“迅速”、“煩惱”、“勇於”三個詞語,挑一些學生來認讀,最後齊聲讀兩遍;2.板書“寂然無聲”,先讓學生齊聲誦讀,然後我讓學生找出詞語在文中的位置,結合前後文,想想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然後再給學生準確解釋這個詞語。這樣,學生通過誦讀,結合上下文,深刻理解這個詞語;3.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句子:沉默了足足一分鐘,我悄悄地瞥了一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犯了錯誤似的神色之中。然後讓學生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並能流暢地讀下來。

教學效果的檢驗標準就是看學生是否有所進步,有所發展。通過教材內容的研讀和開發,在充分發掘、運用教材的基礎上,合理開發更多有效學習資源。實現相同內容的多元理解,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同時又不脫離文本的主旨。只有這樣的閱讀教學纔是有效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爲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研讀教材入手,只有研讀通了,研讀透了,我們才能做到以教材爲中心,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和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守恆.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能生貴.語文教學實施指南[M].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教師論文 篇3

摘要:

爲迅速提升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經過廣泛深入的調研,本文從分析隊伍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

小學教師論文

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水平取決於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能力水平。然而,目前農村的教育條件相對比較艱苦,教學設備落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開設不夠規範,英語教師師資緊缺,教師教育教學素質相對偏低,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不論是從教育行政部門還是學校自身,都要努力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素質,保證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保障農村素質教育的實現。

1、提高教師素質,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教師擔負着傳播知識的重任,更是道德的實踐者和示範者。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教師要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教書育人,爲人師表。教師的品質、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而且這種影響是最有力的。所以,要提高教師的素質,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

作爲農村的英語教師,教學環境相對比較落後,學生學習英語的起點較低,教育教學工作中困難較多。所以,更要加強師德修養,嚴於律己,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具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要以自己的熱情投入英語教學工作,堅守崗位,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強烈的責任心,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加強師德修養,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要設身處地地爲學生着想,多一些關心多一些耐心,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作爲農村英語教師,還要不斷學習開闊自己的知識視野,從而引領學生豐富知識儲備,爲更好地學習英語奠定基礎。教師還要和學生經常溝通,既要獲得學生的信任又要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鬆、愉悅的環境下投入學習。

2、加強培訓,豐富英語教學專業知識

受到農村自身條件的限制,農村英語教師獲得學習和培訓進修的機會很少,教學能力、業務素質相對較弱。一些教師未經過正規訓練,語言技能較弱,加之夾雜鄉音,而且專業基本功不紮實,又缺乏教學經驗。從教師的英語口語到課堂教學的組織,從對教學規律的把握到對教材的理解,從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到,都相對滯後。這樣,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要加大培訓的力度,不斷提高農村英語教師素質。

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要加大投入,創造條件,開展培訓工作。可以從教師自學和集中培訓兩個角度開展培訓。集中培訓應結合當地實際,有計劃、有目的地定期舉辦,可以利用雙休日、寒暑假進行,這樣,廣大教師有時間有精力參加學習。

針對農村學校的特點,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自學是一種自我培訓,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素質。堅持學習有關的英語專業知識,閱讀相關的英語報刊、英語學科教育理論書籍,收聽收看英語節目,都可以促進自己知識的不斷更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另外,要學習新課標、新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在先進理念的指導下,精心備課,鑽研教材,吃透教材。

3、開展教研,以活動促發展

教師的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師既要具有過強的學科知識,又要具有較強的學科教學能力。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學術根底要深厚,學術視野要廣闊,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把握教育發展動態,又要了解學生髮展的規律,形成教育技巧、教學智慧。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然而,現在大多農村小學在英語教師師資嚴重不足,教學設備落後,教師教學和提高業務的積極性不高,僅滿足於按部就班進行課本教學。學校缺少教學活動,缺少教研氛圍,教師缺乏業務進修的自覺性。因此,提高農村英語教師素質,不僅僅要加大培訓力度,還要通過開展教學活動,調動老師的積極性,促進其在活動中學習、交流、反思、提升。促使教師在發展方向上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如,開展教研會議、說課交流、年組教研、評課、彙報課、新秀課等,通過教學活動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責任感、上進心,在活動中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在活動中提升教學水平。另外,在現有的條件下,可以與城市學校聯誼,讓校際之間、教師之間進行強弱結對互補,通過傳、幫、帶、研等形式共同提高。

4、加強管理,在評價中激勵教師

就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來看,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和到學校的重視,切實將小學英語課程開設起來,開設好。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加強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管理。還要在評價中激勵教師,促進教師不斷規範教學,加強學習,提升教學能力,提升自身素質。

要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還要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和完善獎懲制度、量化考覈管理辦法,聘用制管理辦法等來提高現有英語教師的水平。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把制度逐一落到實處,並做到以獎爲主,以罰爲輔,在評價中激勵教師,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教學風氣,激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實踐,加強學習,不斷提高。

教師論文 篇4

摘要: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是實施新課標的重要手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促進學生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起着積極作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學習活動。

關鍵詞:

數學教學 探究能力 培養策略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觀察他人探究到模仿他人探究再到獨立自主探究,讓學生由被動變爲主動,由繼承走向創造,由他律走向自律。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與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學生創新個性的充分發展,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一、樹立學生的問題意識,爲探究做準備

問題和思維有着密切的關係,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土壤,甚至可以說,沒有問題意識,就沒有思維,相反,沒有思維,問題意識也無法生成。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讓學生在方法引導下分析和解決問題,更有助於問題意識的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和從一般到特殊的思維培養。從特殊到一般是引導學生從特殊的、個別的事物中探究、歸納出事物具有的共性。如三角形的特點、二次函數、直角座標系與點的位置、已知自變量的值求函數值、正多邊形和圓等,學生一開始接觸這些知識,只是從個別現象出發,而不是一開始就接觸共性,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多個個別中從探究到共性。從一般到特殊是引導學生以數學思想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問題,初中數學中的概念和定理就是“一般”,通過這些定理或判定等分析和解決問題,就是從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如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後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就是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的過程。

二、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層次教學。因爲學生學識水平不同,掌握知識深淺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採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一般以講授爲主,輔以合作學習、研究學習等其他方式。講授時可多提問,儘量照顧到好、中、差三種學生,教學中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勤練習、快反饋的課堂教學方法,評價學生回答問題和批改學生作業、考卷時,注意評價的及時性、公正性、激勵性,如講解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時,可幫助學生歸納出同位角找字母“F”,內錯角找字母“N”,同旁內角找字母“I”,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若採用合作學習法,教師應本着“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組,每組4人~8人,配好、中、差各兩人,選定一名小組長,給組員分配任務,提問後儘量留時間讓各組組員參加討論,舉手發言,也可提問,使每位組員都有機會發言,以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參與意識。教師要做好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幫助者和教學調控者,這樣教師才能真正達到合作學習效果。如學習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以後,教師可設置三類題供學生選做:(1)證明等邊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形成什麼圖形?(2)證明等邊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形成幾個菱形?(3)證明平行四邊形四邊中點的連線形成的圖形是什麼?各類學生經過努力或輔導,都能獨立完成任務,體會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

三、激發學習興趣逐漸深入學習

沒有興趣,就談不上學習動力。有些初中生因爲缺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而沒有繼續學習動力與信心。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把學生學習放在優先位置,重視對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於初中數學學習來說,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比如,一些立體圖形及平面圖形,還有相關的對稱、旋轉等數學知識。如果加以輔導,學生就不會覺得數學枯燥。對於數學教師來說,教室就是想象的長方體,魔方就是正方體,故宮就是典型生活中的對稱。如果教師在課前提出一些生活化例子及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例子,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當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之後,就會有積極學習動力,主動學習,不斷探究,從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因此,在教學數學時,老師要根據學生這種心理特點,多方面挖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一是增強課堂趣味性,由於數學本身特點所限,理論性知識比較多,容易使學生形成數學是枯燥無味的認識,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數學課沒有樂趣,只是學生還沒有意識到罷了。課堂教學時,老師應爲學生創設趣味性的情境,使學生在探究問題過程中逐漸喜歡上數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二是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現在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遍佈很多學校,老師要積極運用科技成果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更直接地刺激到學生聽覺和視覺,利用視頻演示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課堂氣氛更活躍。因此,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通過形象的演示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發揮學生合作學習提升探究能力

新課標強調“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爲合作學習的主體——小組合作探究,它作爲一種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已逐漸被廣泛運用。很多學校正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但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大多形式大於實效,課堂氣氛表面上沸沸揚揚,但這些小組活動並沒有實質性地對問題、實驗進行探究,而是形式上的簡單應答,活動效益很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只是流於形式,失去真正意義,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鑑於此,教師應着力尋求有效的小組合作探究策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爲學生提供更好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這裏我們同樣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爲例,以“三角形”章節內容爲例,三角形的學習爲之後勾股定理學習做了鋪墊,因此“三角形”這章內容屬於基礎內容,需要學生認真掌握。但是由於個體差異和課堂時間有限性,教師不可能做到對每個學生的掌握程度充分了解,需要組員的幫助。通過小組成員對三角形的探究加深自己的學習,從而彌補課堂缺漏,爭取趕上整個課堂進度。經過這個過程輔導的學生可以進一步對知識加深理解,而學生則可以解決遺留問題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維忠.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性學習.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