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機械類研究生碩士論文質量的探討

學識都 人氣:2.39W

摘要:目前,中國的機械工業,有兩個“瓶頸”:首先,核心技術仍受制於人,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少,整體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如ipad的價格爲499 美元,在美國,但“在中國“生產過程只收到11.2美元,僅佔2%的銷售價格。第二,重大技術裝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進口,如IC芯片製造設備數控機牀 70%臺,85%來自海外。突破在於我們大學的“瓶頸”,尤其是在當地的學院和大學可以培養出大批的高級人才,機械,從而迅速提高我國製造業的設計,開發,生產水平,以實現“製造”到“創造一個偉大的國家”的轉變。碩士論文是碩士研究生期間的研究工作總結展示其成果,是測量的影響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判斷標準的重要依據,因此,紙張質量的機械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爲研究對象,從概念,特點,現狀,影響因素,改進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地方高校機械類研究生碩士論文質量的探討

一、機械類研究生碩士論文質量概念界定及其特徵

碩士論文質量是指研究生論文滿足規定或潛在需要的特性總和,其含義有兩方面:第一,學位論文質量是指學位論文達到國家、培養單位及學科要求的程度,地方高校主要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第一線應用型人才,因此,在學術水平、創新能力、成果數量、論文格式等方面均有自身的標準和要求。第二,學位論文質量是指學位論文應滿足潛在“用戶”要求的程度,是指學位論文應滿足國家、社會以及企業的要求,地方高校主要爲地方區域經濟服務,碩士論文必須考慮本地企業的需求。因此,學位論文質量,不僅指學位論文達到規定要求的程度,而且也指學位論文滿足不同主體需要的程度。顯然,受以上多種因素影響,機械類研究生碩士論文質量往往具有以下特徵。

1.時代性與前瞻性的對立統一就某一個體而言,研究生論文是某一歷史階段的產物,其質量也具有時代性。如在20世紀9O年代之前,計算機技術尚未普及,機械類研究生論文中很少出現計算與仿真內容,而在此之後,人們開始大量運用軟件及編寫程序來處理機械學科問題;又如隨着學科交叉程度的加深,機電液間的界限逐步模糊,研究生論文多學科融合趨勢日益明顯。而另一 面,地方高校機械類研究生從事的課題一般都是從重大工程、生產實踐等領域提煉出的前沿科學問題,因此往往具有某種前瞻性,且導師、課題組往往希望引進諸如綠色製造、環境友好、數字化製造等最新理念,研究生論文具有明顯的指向未來的特徵。因此,研究生論文質量往往是時代性與前瞻性相妥協的產物。

2.個性與共性的對立統一一篇研究生論文,不僅僅閃耀着研究生本人思想的火花,也深刻體現着導師的氣質和智慧,更折射出該校的文化氛圍、研究思想、價值理念及硬件條件,因此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但另—方面,機械類研究生論文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大體相同的研究背景、主流思想及學科特點,且爲了便於學科交流,在形式上、內容上、思想上均形成了某些不成文規定,形成了機械類研究生論文的共性特點,因此,學位論文往往是個性與共性的對立統一。

3.內容與形式的對立統一碩士論文是研究生的心血結晶,語言、結構、文字上往往經過精心雕琢,其真實的論文質量往往隱藏於精緻的結構、華麗的文字、嚴謹的邏輯中。某些論文從表面上看,圖表清楚、論證合理,但或許經仔細推敲後便會發現,其質量上存在較大問題。而某些論文雖然文字粗糙,但或許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因此,機械類研究生論文往往是內在與形式的對立統一。

二、地方高校機械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現狀

對於地方高校而言,—方面,在國外機構的衝擊、國內一流高校和各種強大資源面前,其生源質量、導師水準、校企合作、信息、公共關係、教學科研設施、資金等方面存在相對劣勢; 但另—方面與重點大學相比,地方高校相對更爲重視研究生,在師資、待遇、環境等方面會提供更好的條件或能形成獨特的優勢。

以某地方高校2010屆機械類研究生爲例,共23A,全部實行公費,學院爲每位研究生配備電腦、學習室等,還爲其中6人配備了雙導師。研究生論文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8人,省級項目9人,企業合作項目6人,總體質量較好,其中2A被評爲優秀。但研究生論文中也存在以下問題。

(1)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由於地方高校機械類研究生自身基礎與重點大學研究生相比較弱,因此,部分論文對本領域整體現狀及學科發展把握較弱,且運用數理等工具.40-~的水平有待提高,學科交叉、學科融合需要進一步加強。

(2)研究成果中的原始創新有待提高。地方高校由於科研實力較弱,其研究多爲跟蹤國內、國際前沿,缺乏原創研究,在發現新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等方面有待加強。

(3)整體質量參差不齊。因爲導師及課題組研究水平、研究風格、學術氛圍、論文要求不同,地方高校研究生論文的深度、創新性、寫作水平等存在較大差異,論文質量缺乏穩定性。

(4)難以形成穩定、連續的研究方向。一個科學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幾屆研究生甚至幾代人不同學科和背景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地方高校研究生論文更爲依靠導師及其課題,往往不能形成穩定、連續、長效的研究機制,而重點高校則具備層次和結構合理的導師、課題組、研究梯隊,有衆多不同層次的項目支持以及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等多層次研究生隊伍,會沿某一穩定研究方向實現穩步推進,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三、影響地方高校機械類研究生論文質量因素分析

(1)學風因素。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地方高校更易受到外部不良風氣的影響,研究生學習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浮躁、淺薄,主要表現爲臨畢業前“惡補”實驗、少數研究生修改實驗數據、臨時拼湊畢業論文等。

(2)研究生自身因素。學位論文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的,研究生自身的綜合素養對學位論文的質量起着關鍵作用。然而,連續多年的擴招,地方高校機械類研究生基礎相對較爲薄弱,在研究過程中往往不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對於本領域整體現狀及學科發展把握較弱。學生的數學、英語等基礎較弱,運用數學工具分析的能力存在一定不足。

(3)導師因素。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導和指導作用,是高質量學位論文的關鍵因素。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導師狀況並不令人滿意,主要表現在:導師缺乏培養經驗,部分導師博士畢業不久就直接帶碩士;由於學術交流、地理位置、實驗設備等方面的劣勢,地方高校導師難以及時跟蹤本學科的研究動態,無法爲學生提供及時、準確的科研信息;部分導師身兼數職,各種學術和非學術事務纏身,沒有時間和精力指導研究生,其專業水準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