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心內科論文

學識都 人氣:1.75W

心內科,即心血管內科,是各級醫院大內科爲了診療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設置的一個臨牀科室。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護理學心內科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學心內科論文

目前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 , 對健康的重視度也在逐漸的增強 , 而心血管疾病作爲內科常見性疾病 , 發病率呈顯着上升的趨勢 , 並且該疾病還具有發病快、病情複雜的特點 ,假如在臨牀救治過程中護理不到位或者不及時 , 就會成爲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 進而對患者的救治產生嚴重的影響 , 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因此 , 加強臨牀不安全因素的相關探討 , 並提出相應的防範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1]。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以 86 例 2013 年 1 月 1 日 ~2014 年 1 月 1日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心血管內科患者爲研究對象 , 對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 其中男 40 例 , 女 46 例 , 年齡40~75 歲 , 平均年齡 (52.2±2.8) 歲 , 患者所患疾病種類具體爲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伴冠心病、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臟病。

1. 2方法 對以上 86 例心血管內科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 瞭解並總結患者護理期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時將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向 86 例患者發放 , 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環境因素、人際交流、工作責任心和護理的專業水平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 ; 而對心血管內科的 20 名護理工作者也同樣發放調查問卷 , 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書寫規範、管理制度缺陷、臨牀用藥不合理及業務水平等方面。

2結果

據調查分析結果顯示 , 回收的 86 例心血管內科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調查問卷中 , 患者指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爲醫療服務水平存在不足 (15 例 )、環境因素 (20 例 )、醫患溝通障礙 (27 例 )、護理工作者責任心不強 (11 例 )、護理專業水平不足 (7 例 )、其他 (6 例 ); 而 20 名護理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 ,不安全因素主要爲患者因素 (10 名 )、文書不規範 (4 名 )、用藥不合理 (5 名 )、管理制度缺陷 (4 名 )、護理專業能力不足 (5名 )、其他 (3 名 )。

3討論

3. 1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3. 1. 1環境因素 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 , 相關的環境因素主要爲硬件設施、配備及物品放置等 , 假如地面過滑或者是病牀未安裝護欄 , 就會導致患者受傷。

3. 1. 2護理專業知識不足 基於該科室的患者病情具有不穩定性 , 因此 , 對護理人員的臨牀經驗和專業知識水平有較高要求 ,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 , 護理工作者在該方面嚴重不足 ,並且預見性和主動性較差 , 進而在安全、服務和法制意識上嚴重匱乏 , 在護理質量上無法做到與時俱進。

3. 1. 3護患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匱乏 通常情況下 , 該科室的患者以中老年人羣居多 , 在理解和認知能力上嚴重不足 ,再加上護理人員耐心匱乏 , 進而極易引發醫患糾紛。

3. 1. 4文書不規範 文書書寫規範的重要性是廣大護理工作者明確的 , 但是由於法律意識匱乏 , 且將救治患者作爲了工作重點 , 使得在進行記錄的時候常出現字跡潦草、漏記、記錄不全的現象 , 進而導致誤診[2]。

3. 1. 5醫院管理因素 醫院護理管理機制的匱乏是導致護理工作者職業道德薄弱、工作流程不合理、護理質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 再加上患者日益增多 , 而護理人員數量卻有限進而使得護理質量大打折扣。

3. 1. 6操作和用藥因素 基於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用的藥物種類和數量較多 , 假如使用不當 , 就會導致錯誤的發生 ,還有就是在用藥的過程中不注意覈對就會導致用藥劑量不合理。

3. 2安全防範對策

3. 2. 1加強醫院環境建設 保證病房的乾淨衛生和整潔 ,並且微波爐和電視等設備安裝於病房 , 帶給患者家的溫暖 ,構建和諧的住院環境。

3. 2. 2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 對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進行定期的評估、考覈 , 對專業知識水平不足的護理工作者進行培訓 , 同時指派優秀的護理人員帶領 , 保證操作技術的嫺熟和專業知識的紮實 , 同時促進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 將醫患糾紛發生機率大大降低。

3. 2. 3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語言的溝通和交流在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然而在應用的時候也要講究技巧性和藝術性 , 保證態度的誠懇、語言的文明、儀態的大方 , 同時將愛心、細心和耐心灌注 , 杜絕敷衍了事、語調生硬 , 以此來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患者晨晚間護理的時間充分的'利用 , 主動熱情的向患者詢問飲食和睡眠等情況 , 將更多地人文關懷給予患者 , 促進患者信任和理解程度的提升 , 及時聽取患者的建議和意見 , 並對問題耐心解答 , 對患者給予充分的尊重 , 構建和諧的護患關係。

3. 2. 4加強護理文書記錄和管理 在醫療文件中 , 護理記錄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 因此 , 護理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 , 並慎重對待護理記錄 , 保證書寫的規範性 , 杜絕字跡潦草和塗改 , 同時規範性描述藥物和疾病的名稱 , 將潛在的安全隱患封堵 , 也對護理工作者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 還要及時詳細的記錄危重患者的病情發展 , 防止醫護記錄矛盾的產生[3]。

3. 2. 5強化醫院管理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醫院的護理管理制度 , 促進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 同時與心血管內科護理特點相結合進行相關制度的制定 , 如交班巡查制度、責任制度、文書書寫規範制度、工作流程等 , 並將相關的制度貫徹落實 , 使所有護理工作者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崗位等 ,將自身或者幫助同事把護理工作做好 , 促進護理服務質量水平的提升。

3. 2. 6規範操作和用藥 在相關制度建立的前提下 , 將各級護理工作者的職能充分的調動 , 保障臨牀心血管內科的護理水平。同時將“三查八對一注意”貫徹落實 , 保證臨牀用藥的安全、科學、合理和有效 , 提升患者的治療滿意度 , 將護患糾紛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

綜上所述 , 在心血管內科護理過程中 ,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了患者自身因素、護理人員因素和環境因素這幾個方面 , 因此在後期的臨牀護理中 , 要想確保護理安全 , 就必須加強醫院環境建設、重視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加強護理文書記錄和管理、強化醫院管理制度建設、規範操作和用藥 , 以此來保證護理質量的提升。

參 考 文 獻

[1] 申時豔 . 心血管內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範對策 .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 學術版 ), 2014(4):100-102.

[2] 陳麗清, 林羣帶. 心血管內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範對策.中國藥物經濟學 , 2014(5):145-146.

[3] 張新玲 . 心血管內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範對策 . 內蒙古中醫藥 , 2013(2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