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潛意識理論應用到音樂教學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2.48W

如何把潛意識理論應用到音樂教學

如何把潛意識理論應用到音樂教學教育論文

人腦接受信息的方式分爲有意識和無意識接收兩種方式,我們每天都會受到不同程度有形或無形的刺激,引起我們的注意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

有意識接收是人腦對於周邊事物的刺激有知覺地接收信息;而無意識接收是人腦對於周邊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覺地接收,這就是所謂潛意識。

人的學習活動也是在感情和潛意識的共同參與下進行的,是顯意識與潛意識交織的心理活動。當學生的顯意識在學習課程的同時,他們的潛意識也吸收着各種信息,並對顯意識時時刻刻施加着影響,增加着或者削弱着顯意識學習的效果。

當顯意識和潛意識處於積極和諧的相互作用狀態時,學習效果就會成倍提高,反之,當潛意識處於消極狀態或抵抗着顯意識的活動時,學習效率就會降低。

教師的責任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激發其潛意識並誘導其傾向於學習對象,最大限度地將潛意識和顯意識協調起來。啓發了學生的潛意識,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美國知名學者奧圖博士說:“人腦好像一個沉睡的巨人,我們均只用了不到1%的腦力。”

一個正常的大腦記憶容量有大約6億本書的知識總量,相當於一部大型電腦儲存量的120萬倍。如果人類發揮出其一小半潛能,就可以輕易學會40種語言,記憶整套百科全書,獲12個博士學位。

根據研究,即使世界上記憶力最好的人,其大腦的使用也沒有達到其功能的1%,人類的智慧和知識,至今仍是“低度開發”!科學家研究指出:音樂對於大腦顯意識和潛意識的開發都有着積極的作用。

那麼,在音樂課堂中如何有效地發揮它的潛能呢?

一、認識潛意識能量巨大的重要性

博恩·崔西說:潛意識是顯意識力量的30000倍以上。 這就是我們爲什麼要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潛意識學習的根本理由。

二、加強感情色彩信息開發潛意識

教學中根據課型和具體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做法。導入新課時,教師把設計好的語言用抒情的朗誦、優美的語言、傳神的手勢、會說話的眼睛傳給學生,調動起學生的情感。

1.故事法:用形象的比喻、擬人化的手法,鮮明的感情色彩,把歌曲的題材、內容表達出來。不但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還能更充分地發揮學生潛意識學習的巨大潛能。

例如:引入時我給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幾隻‘可愛的’小山羊在山頂上玩耍,突然間衝出了三隻‘兇狠的’大灰狼。突出小羊的可愛和大灰狼的兇狠。

後來,大象、狗熊、刺蝟和獵狗都聽見小羊的呼救紛紛趕來幫助小羊,大家團結起來把狼趕走了。”通過這樣的導言把感情色彩帶給學生,使學生情不自禁地置身於情境中。

2.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歌曲中的人物引發他們學習的慾望。例如:《保護小羊》一課中。我讓同學們分別扮演小羊、大灰狼、大象、狗熊、刺蝟和獵狗進行表演唱,使學生通過表演進一步感受歌曲和故事的情感。

三、充分利用圖像刺激潛意識

利用好圖片、影像等直觀教具。在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一課時。錄像播放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學生行注目禮、少先隊員敬隊禮等圖片,同時,講述我國曾經經歷的苦難歷程和人民不屈不撓頑強鬥爭的精神,引導學生體驗“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在隆隆炮火中前進的悲壯激昂的歌詞,感染學生引起共鳴。

讓學生講講每週一參加升國旗儀式的心情,產生唱國歌、愛國旗、愛祖國的思想。利用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穿插提問,既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也有助於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用鮮豔、生動活潑的投影片配合音樂激發興趣。採用這個方法可以把歌曲的文字、音樂描寫和影像描寫融爲一體,可以化抽象爲形象,幫助學生理解音樂。

例如:在上《誰唱歌》一課時,根據歌曲內容自制複合投影片。投影片上描繪的是一副美麗的春光圖。老師抽拉圖片配合選取好的音樂把學生帶到這美麗的場景中。學生根據畫面,在老師的提問中說出此曲表現的內容。

首先出現美麗春光圖,聽到了“喳喳”的叫聲。老師問:“這是誰?”一組同學答到:“喜鵲”,同學說的同時拉出喜鵲伴着叫聲。拉出小鳥問同學它怎樣唱歌,同學一起模仿。鳥聲起,圖片中飛來了一隻小鳥。依次小鴨、公雞也出現了。

根據已有的經驗同學們很容易就模仿出了這幾種動物的叫聲。有的學生還根據旋律自編了小牛、小羊、小貓、小狗等動物的叫聲。利用音畫結合進行教學,它不僅使光、聲、色、形融爲一體,而且能夠輸出的物體形象信息與文字材料得到密切配合,讓學生融於情景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

四、營造輕鬆氛圍,形成愉快學習的潛意識

師生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讓音樂成爲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樑。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盡力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鬆、愉快的氛圍,保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儘可能地走到學生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

教師要經常扮演導演的角色,有序地領着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新的內容,讓他們有新的發展,同時又要扮演演員的角色,與孩子們一起歡歌跳躍。

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圍中,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創造性和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那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度、期望、肯定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學生在寬鬆友好的學習氛圍裏感受美、體驗美。

1.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人際關係,以學生爲學習的主體,教師以大朋友的身份加入,通過適當點撥,發揮嚮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係,從而發展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個性,使學生在參與、合作過程中得到素質上的提高。

例如:我在音樂課上設計了“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一年級教材中的《春光好》,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將拍手動作換爲跺腳、搖頭、聳肩、扭腰等動作,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2.以“賽”激趣促學

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準備了很多寶石花、小紅旗來鼓勵大膽的學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樂理知識感覺是最乏味的,如:在設計學生認枯燥的力度標記時,採用分組搶答、表演的比賽形式來爭奪紅旗,從而營造了一種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3.開展音樂活動課的實效性

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的延伸,音樂活動課這種特殊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創造思維的空間更爲廣闊。活動課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更多的是把活動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利用器樂教學課,教師可與學生一起齊奏、合奏,需要配打擊樂時,除了引導學生設計相關的節奏外,我還和學生一起演奏各種打擊樂器。此外,還要爲學生設計合適的伴奏音型,讓他們用自己的樂器爲我演奏的樂曲進行伴奏,這種作法不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頗有情趣,而且還達到了師生營造和諧、愉快的良好教學氛圍的目的。

例如:我上《獅王進行曲》這一節音樂活動課,由欣賞樂曲入手,感受和分析樂曲每一段的情感特點,再由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用說、演、畫、打擊樂器伴奏這四種方式來表現樂曲。

這樣的活動集中了文學、藝術的內容,學生通過活動更能理解樂曲情感,同時也增強了環保意識。所以,活動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團隊精神,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通過教學實踐我體會到,充分、有效地運用和發揮潛意識的巨大潛能,極大地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結合潛意識理論,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寬鬆和諧、開放創新的學習氣氛中去體驗音樂、探究音樂、表現音樂,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欣賞力、創造力等音樂綜合素質。

充分開發學生潛意識的巨大能量,會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受益匪淺。

調節到不確定

我對自己觀照得越多,我所經歷的自我的假像就越多。我開始感覺到自己就像一個陌生人,再也分不清什麼是虛假的。這給了我一種惶恐不安的感覺,我找不到以前我曾有過的生活準則。

這發生了;這注定會發生。記住,一個人應爲它的發生而高興;這是一個好兆頭。當一個人開始他內在的旅程時,一切似乎都是很明朗、很穩固的,因爲自我控制一切,自我具有一切的準則。自我統籌一切,自我是主人。

當你在旅途上走了一段以後,自我會開始消失,它似乎會變得越來越虛假,越來越像是一種假像,一種幻覺。當一個人開始從夢中醒來時,他的準則就會喪失。現在過去的主人不再是主人,而新的主人還沒有出現。於是就會有騷亂,有混沌。這是一個好兆頭。

走完了一半的路程之後,就會有一種誠惶誠恐,心神不安的感覺,因爲你感到失落,感到自己如同一個陌生人。在此之前,你很清楚自己是誰:你的姓名、你的體型、你的地址、你的銀行餘額——一切都是確定的,這就是你。你有一個與衆不同的自我。現在自我消失了,舊的房屋倒塌了,而你不知道你是誰,你在哪裏。一切都是朦朧的,模糊的,過去確信的一切都消逝了。

這是好事,因爲過去的確定只是一種虛假的確定。事實上那不是確定,在它後面深藏着的是不確定。所以,當自我消失時,你會感到不確定。現在你靈魂的深層展現在你的面前——你感覺到自己是個陌生人。你一直是個陌生人,只是你的自我一直在欺騙你,使你感覺到你很瞭解你自己。夢得太多,便會顯得極爲逼真。

早晨當你從夢中醒來時,你會突然之間搞不清自己是誰,自己又是在哪裏,你在清晨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呢?——你突然從夢中醒來,有那麼一小片刻你竟不知道你是在哪裏,你是誰,發生了什麼事?當一個人從自我的夢幻中覺醒過來時這也同樣會發生。你會感到惶恐,感到不安,感到不踏實,但你應該爲此而高興。如果你爲此感到痛苦,你就會跌回到原來的狀態中,在那裏一切都是確定的,一切都是統籌好的,計劃好的,在那裏你很清楚,在那裏準則很明瞭。

拋開你的不安。即使它存在着,你也不要過於受它的影響。就讓它存在着,去觀照它,那樣它也會消失。不安很快就會消失。它存在着只是出於確定的.一種習慣。你不知道如何在一個不確定的領域中生存。你不知道如何在一個沒有保障的世界中生存。之所以不安只是因爲過去的保障,只是出於一種舊習慣的沿襲。它會消失。只是你必須去等待,去觀照,去放鬆,並且爲發生的一切而高興。我要告訴你,這是一個好兆頭。

很多人到了這一步便折了回去,只是因爲想找回自在、踏實、安適的感覺。他們錯過了。他們快要接近前面的目標了,但他們卻折了回去,不要那樣做;要繼續向前,不確定是件好事,它並沒有什麼錯。你只需把自己調節好,那便成了。

你一直被調節得與自我確定的世界、與自我安定的世界相和諧。無論表面有多虛假,一切看來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你需要稍加調節才能去適應不確定的存在。

存在是不確定的,不安定的,是危險的。它是一種流體——一種不斷運動變化的事物。這是一個陌生的世界;你要去認識它。要鼓足勇氣,不要回頭張望,要向前看;要不了多久不確定本身會變成一種美麗,不安定本身會變成一種美麗。

事實上,只有不安定纔是美麗的,因爲不安定才稱得上是生命。安定是醜陋的,它是死亡的一部分——所以它纔是安定的。無準則地生活是唯一的生活途徑。當你帶着準則生活時,你是在過一種虛假的生活。理想,準則,戒規——你把一些東西強加於你的生活,你在塑造自己的生活,你不讓它自然發展,你要設法從中培養出些什麼。準則是粗暴的,而所有的理想是醜陋的。有了它們你將錯過你自己。你將永遠抵達不到你的存在。

成爲(becoming)不是本性。所有的成爲,以及爲成爲某種事物而花費的一切努力,都會把一些東西強加於你。這是一種粗暴的行爲。你也許可以成爲一個聖人,但你的聖潔中會摻和着醜陋。我要告訴你並要強調這一點:無準則地生活是對聖潔的唯一可能。即使那時你成了一個罪人;但在你成爲一個罪人過程中,依然含有一絲神聖,一絲聖潔

生命是神聖的;你無需將任何東西強加於它,你無需去塑造它,你無需硬給它一種模式,一種戒律和一種秩序。生命有它自己的秩序,有它自己的戒律。你只是隨它運轉,隨它漂流,你不要設法去推波助流,河水在自然流淌——你要與它成爲一體,河流便會帶你匯入海洋。這就是門徒的生活:一種自然發展的生活,而不是人爲的生活。然而,漸漸地你的存在到達了雲層,超越了雲層和衝突。突然之間你自由了。在雜亂無章的生命中你找到了一種新秩序。但秩序的性質已全然不同。它不再是你強加而成的東西,它更接近於生命本身。

樹木也有秩序,河流和山脈也有,但那些秩序不是說教者、清教徒或者牧師神父強加的。它們不會找某個人去尋求準則。秩序是內在固有的;它存在於生命本身中。一旦自我不再操縱一切,不再拉來推去——“做這做那”——一旦你完全擺脫了自我,戒律,一種內在的戒律就會步入你的生命。它是沒有目的的。它並不是在尋求什麼,它只是發生了:就如你在呼吸,就如你餓的時候會找食吃,就如你困的時候會上牀睡覺。這是一種內在的秩序,一種固有的秩序。當你變得與不安定相調和時,當你變得與你的陌生感相調和時,當你變得與你未知的生命相調和時,它就會出現。

在禪裏面,有一種最美麗的說法之一:當一個人活在塵世的時候,山脈是山脈,河流是河流。當一個人進入靜心時,山脈便不再是山脈,河流便不再是河流,一切都是一場大騷亂,大混飩。但當一個人達到了開悟,達到了三摩地,河流又會是河流,山脈又會是山脈。

這有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你有確定的自我,在第三階段,你有絕對確定的無我,而處於這兩個階段之間的是混亂;那時確定的自我已經消失,而確定的生命尚未到來。這是一個極具潛力、極富創造力的時刻。如果你變得害怕了,返身折了回去,你將錯過一切可能的東西。

前面就是真正確定的東西。那種真正確定並不是要去排斥不確定。前面是真正安定的東西,那種真正的安定並不是要去排斥不安定。這種安定大得可以將不安定包容於其中,它大得可以不再害怕不安定。它吸收不安定於其中,它包容所有的矛盾。因此有的人會將它稱之爲不安定,而有的人則把它叫作安定。事實上,它既都不是又全都是。如果你感覺到自己是個陌生人,那就慶祝它,要心存感激。

這樣的時候是極罕見的;要享受它。你越是享受它,你就越能感覺到確定的東西正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地向你靠攏。如果你能慶祝你的陌生感,你的漂浮感,你的流浪感,突然之間你就到家了——第三個階段開始了。

空達里尼靜心

這就是靜心,無論你做什麼,你都必須不斷地警覺、有意識、覺知,保持觀照,不要丟失它。

這很容易丟失,當你在呼吸時,你可能會忘記,你會與呼吸成爲一體,以至於你會忘了觀照,但那時你就錯過了那個點,儘可能地快速、深入地呼吸,將你的全部能量帶出來,但仍然保持觀照。

觀照正在發生的一切,就好像你只是一個旁觀者,好像整個事情是發生在別人身上,好像整個事情是發生在身體裏,意識只是中心,只是在看。

這個觀照必須帶入所有這三個階段,而到了第四階段,當一切都停止了,當你已完全變得遲鈍了、僵硬了,那時這種警覺就會達到它的頂峯。

空達里尼靜心

這是充滿愛的動態靜心的姐妹靜心,它由四個階段組成,每個階段十五分鐘。

第一階段:十五分鐘

放鬆,讓你的整個身體震動,感覺能量從你的腳部往上移動,讓它移到每個地方並變成震動,你的眼睛可以張開也可以閉上。

第二階段:十五分鐘

舞蹈……以你感覺到的任何方式,讓整個身體依據它所希望的移動。

第三階段:十五分鐘

閉上你的眼睛,靜靜地坐着或者站着……觀照體內與身外發生的一切。

第四階段:十五分鐘

繼續閉着你的眼睛,靜靜地躺着。

如果你在做空達里尼靜心,那麼就讓震動發生,不要刻意去做它。靜靜地站着,感覺到它正在來臨,當你的身體開始輕微的震顫時,就助長它,而不要去做它,要享受它,並感覺到快樂,要放縱它,接受它,歡迎它,但不要去要求它。

如果你強迫它,它就會變成一種操練,一種身體的操練,那麼那個震動雖然會發生,但只是在表面上,它不會穿透你,你仍會是固體的,內部仍像石頭一樣,仍像岩石一樣,你將仍是一個操作者,做者,而身體只是跟在後面。身體不是問題——你是問題。

當我說震動,我意思是你的固體、你的岩石般的本性應該震動到其基礎,從而使它變成液體,流體,融化的,流動的,而當岩石般的本性變成了液體,你的身體也會跟着改變,那時沒有去震動,只有震動着,那時沒人在做它,它只是正在發生着,那時做者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