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課中如何構建和應用“四環節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模式

學識都 人氣:2.78W
在思品課中如何構建和應用“四環節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模式
      隨着我校省級課題“四環節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模式構建及推進策略的深入研究。我在借鑑其他各方面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構建思想品德課“四環節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模式。
        一、“四環節小組互助”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四環節小組互助”課堂教學模式是主體性教育理論實踐的新手段。主體性教育理論認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必須是教育對象積極的、主動的創造性理解掌握運用課本知識,發掘潛能,提高能力,達到個性的和諧發展。教師是教的主體,通過教師必要的、及時準確的方法指導使教育對象更快捷、更牢固的掌握知識技能,使課堂效益最優化。
        二、“四環節”小組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1.成立合作互助小組。
        以班級爲單位,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表現本着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成4-6人爲一個學習合作互助小組,任命能力較強者爲組長,明確組長與組員在課堂活動中的任務與職責,確保課堂活動的有效開展。
        2.以“讀讀—議議—講講—做做”爲四個基本環節。
        環節一:讀讀。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提前列出預習提綱(預學稿)供學生讀書時參考,讓學生通過自學掌握瞭解基本內容,它是課堂教學的基礎。
        環節二:議議。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同學之間將自學成果互相交流,提出疑問,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展示給小組同學,以向其他同學求教,變老師一人教爲多人教,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這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環節三:講講。即是講解、解惑,可由教師講,也可由學生講。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把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及收穫向其他小組成員彙報,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共性的問題教師引導、點撥、講解。
        環節四:做做。就是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具體地運用到實踐中去,它是學生學習、鞏固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檢測學生學習成果,通過練習實踐進行學習反饋。
        3.以預學稿及導學案爲形式的學生預學模式和教師備課模式。
        導學案是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制定的教案,要體現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活動安排、時間分配、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預學稿是讓學生更好地完成預學任務而精心爲學生編制的,要體現學生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內容、問題反饋等。二者有所不同但又要相互呼應。
        三、“四環節小組互助”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1.引導預學在教學中的地位。
        “引導預學”是學生在教師直接或間接的引導下,通過學習教材,積極思考,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基本問題的環節。引導預學分爲課前引導預學和課堂引導預學,課後引導預學。課前引導預學,是通過教師在課前編制反映重難點的預學提綱,指導學生預習新課,發現問題,解決較易問題。提綱應當少而精,切中要害。
        課堂引導預學就是教師在課堂面向全班、小組、個人進行必要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指導,使學生準確地掌握閱讀方法、分析方法,高效率地完成預學任務。課後引導預學是教師佈置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知識,及時使學生將知識運用於實踐之中。 
        2.合作探究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環節。
        合作探究是教師針對學生預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點或者學生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組織學生各抒己見,通過激烈的爭論使學生在預學階段的認識得到深化、鞏固、更正,進一步探求新知的'過程。它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的關鍵所在。       3.精講解惑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環節。
        “精講解惑”是教師根據討論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對學生未解決的重點問題進行必要講解,幫助學生解惑,準確掌握知識的教學環節。它是建立在學生討論中矛盾焦點充分暴露,教師對教材的知識脈絡及重難點準確把握的前提下,教師用最短的時間,藉助最切合實際的教學手段進行的必要的講解,突出重點,解決矛盾,開拓學生思維空間,使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爲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4.反饋提高是課堂教學的昇華和最終目的。
        反饋提高是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後,運用於實踐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中提高能力的過程。
  反饋提高在學校,家庭和社會都可進行,通過學生自主的實踐完成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來實現。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緊密配合,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如要求學生訪問典型人物,深入調查社會現象,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培養健康的心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四個環節不應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聯,相互交融的。四個環節既層層推進,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實踐的完美結合,又體現學生知識——能力——覺悟的內在需要和身心發展的規律。不同環節的時間劃分應根據教學內容和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生基礎的好壞來確定。四個環節之間相互交融的,預學、精講、反饋提高離不開討論,在討論中預學,精講討論都是必要的。討論體現了民主和睦的教學氛圍和新型的師生關係,它像一條線橫穿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把四個環節連成一體。討論是師生、學生關係的“潤滑劑”,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的橋樑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