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卓越電氣工程師”專業知識要素及培養

學識都 人氣:2.03W
試論“卓越電氣工程師”專業知識要素及培養


  論文摘要:結合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的教育培養目標,針對電氣工程專業許多本科畢業生缺乏必備、紮實的專業知識,不能較快適應企業的上崗要求的現狀,提出了學生經過大學階段學習後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要素,探討了在本科教育階段培養這些知識要素的意義和做法。

  論文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專業知識要素;多方向定向培養
  
  隨着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綜合應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懂經濟、會管理,兼備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然而長期以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現象比較嚴重。首當其衝的問題是:許多本科生畢業時仍很缺乏必備、紮實的專業知識,不能較快適應企業的上崗要求,有的甚至長期沒法適應企業崗位要求而另尋出路。而持續的問題就是科技工程領域缺乏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針對這種現象,國家教育部在2010年度啓動了工科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浙江科技學院電氣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成爲教育部首批試點專業。根據教育部的人才培養改革思路和企業界對人才的要求,圍繞“卓越工程師”的要素構成,工科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發生很大變化。同時相應的培養模式和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也必然隨之而變。目前各校“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基本上都是借鑑“CDIO”教學理念,結合本校教學目標定位來制定相應的“卓越工程師”知識、能力和素質教學培養大綱。其目的都是希望讓學生通過高校的培養階段,初步具備一名工程師所應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較快地適應工程師崗位要求,爲將來成爲“卓越工程師”打下良好基礎。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能力分爲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及工程系統能力四個方面。那麼作爲培養工程師的搖籃——大學,爲了培養學生能成爲將來的“卓越工程師”,在工程基礎知識即專業知識教育方面應考慮哪些因素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就這個問題,探討了“電氣現場工程師”專業知識要素及其培養方式,其對應的教學環節也已在我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培養計劃中得以體現。

  一、“卓越電氣工程師”的專業知識需適應地方相關產業對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國存在着兩類地方高校,一類是脫胎於中央部委的部屬院校,這些學校往往有着較強的行業背景(教育部直屬院校除外),比如湖南工程學院原隸屬機械工業部,其中電氣專業培養的學生面向機電行業,但主要服務於電機制造產業。這些學校由於辦學的歷史經歷,一些專業培養的學生爲某一特定產業服務的痕跡仍然很深。而另一些是新興的地方高校,這些學校一般不具有行業背景,即使一個專業培養的學生也會在多類產業領域工作。我校就屬於這類地方院校,電氣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是爲浙江和華東地區經濟發展服務。但是本地區電氣行業的特點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多、電氣產品和產業類別多。例如有電機與控制產品製造產業、電源及電力電子產品製造產業、電器製造產業、電力系統設備製造產業等。這種很具特色的電氣產業結構,決定了地方對技術人才知識需求多樣化的特點。作爲地方高校來說,培養的人才主要是爲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因此應把握地方工業發展的脈搏。根據浙江省的電氣行業的特點,在制定教學培養計劃中,專業知識教學體系的構建就不能僅偏重於某個特定製造行業。否則,學生畢業後就業適應面就窄,也就有可能學而無用。但是電氣學科是一個大學科,製造產業涉及的知識,即使是工程基礎的知識,其範圍也很廣,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根本不可能覆蓋。因此,按多個方向設置專業知識模塊來構建知識培養體系是比較好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在高年級階段讓學生選擇其中某一方向的知識模塊學習,並引導學生分流選擇,使幾個模塊都有學生選擇。可以說這是一種多方向的定向培養模式。這樣可以使培養的畢業生能基本覆蓋本地區電氣行業的各種產業,滿足電氣行業不同製造業對未來“工程師”的需求。以本校電氣專業制定的“卓越工程師”教學計劃爲例,專業課程體系是由三個專業方向模塊和一個輔助跨學科模塊構成:電機與控制技術類、可再生能源與電能變換技術類、供配電與高低壓電器技術類及電子與計算機網絡通訊類。前三個模塊屬於強電模塊,後一個模塊屬弱電模塊。這些模塊包含的知識基本覆蓋了本地區電氣行業所需的工程基礎知識。當然對學有餘力的學生也允許其多選一個模塊或相應的模塊課程學習。需要說明的是,是否要按方向構建知識培養體系,應根據地方高校所在地區行業特點而定。如果本地區的電氣行業沒有多類別的產業,這樣做反而可能使學生失去了學以致用的機會。

  二、“卓越電氣工程師”應掌握比較完整的工程基礎知識體系

  專業知識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知識,一般具有較爲系統的內容體系和知識範圍,掌握專業知識是培養專業技能的基礎。但許多高校學者長期以來都強調人才培養要寬口徑,厚基礎。所謂寬口徑一般指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要學習掌握多學科的知識,包括其他跨學科的工程技術知識,並認爲這樣培養的大學生適應性更強。因此,大學裏往往給學生開設了許多跨學科的課程,學生學習的知識雜而多,但恰恰本專業的直接面向工程實際的課程卻不開設。例如本校電氣專業以前實施的教學計劃中,就沒有“電工材料”、“電磁兼容技術”、“電力保護及電力設備”等工程技術性課程,學生畢業後根本沒有這類知識概念。有些人認爲,培養應用型專一人才好像是專科學校的任務,本科院校就是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萬金油人才。然而,這種思想和做法已不符合當今社會對本科畢業生人才要求。首先,拿本地區而言,電氣行業中多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在這樣的企業中許多沒有崗前培訓機構和培訓計劃,也沒有師傅帶徒弟的見習制度。這些企業希望畢業生一進企業就能很快上手,這就要求畢業生首先要具有比較完整的專業基礎知識。但按照培養寬口徑,厚基礎人才的做法多年實踐下來,發現企業並不十分看好所謂的“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因爲這些“人才”到了一個企業後需要花較多時間熟悉企業產品的知識,這往往會使企業感到“等不及”。如果“人才”的自我學習能力也欠缺,較長時間不能適應,那更不會受企業青睞。因而這種情況迫使企業更傾向於吸收工作多年的、有經驗的人才。顯然,按多方向定向培養的思路,建立比較完整的、方向性的工程技術知識教學體系,才能使學生掌握某個產品行業比較完整的工程基礎知識,以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現實需求。例如爲電源和新能源技術製造業培養人才,就需要進行電工材料及電工工藝學、新能源和電能變換技術、電磁兼容技術等配套知識的教學,讓今後從事該行業工作的學生具備有該行業產品的知識背景,從而能達到企業“上手快”要求。目前我校電氣專業新的“卓越工程師”教學計劃就設置了方向模塊內知識聯繫密切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