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書法藝術的變化論文

學識都 人氣:1.58W

當今社會,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或已然徹底改變固有的圖像記錄載體,數字技術已如空氣般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如今言說事物,都與信息化語言相結合,所有事物都可以細分解構爲細微的數字來呈現,數據化和比特化是當今數字技術帶給我們的第一感受,在這個數字技術社會中,我們也在極大程度上享受到了數字技術帶給我們的便利,各種知識的交互與共享,使得信息互通高度便利,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書法藝術的發展,也呈現出一種蓬勃的態勢。

新媒體環境下書法藝術的變化論文

一 信息時代下書法傳播途徑的多元化。

正如美國着名藝術批評家丹託所言: “從某種視角看,當代是信息混亂的時期,但它同樣是十分自由的時期。今天不再有歷史的界限,一切都是允許的。”[1]我們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對於信息的接收已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切生活行爲都要圍繞着各種信息而展開。

科技的發展爲大衆提供豐富的資源,對於廣大書法學習者而言,各種書法資源也能輕而易舉地進入人們的視線,前人學書因能獲得某名家的隻言片語而欣喜若狂,也因能獲得一本影印字帖而持抱不放,這種狀態在當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們不再爲一本字帖而發愁了,也不再爲所見資源稀少而感嘆,甲骨、金文、簡牘、“二王”、唐宋元明清幾乎所有經典圖像與內容,甚至過去深藏內府和私人祕篋的法帖,都可以輕易地在浩瀚的網絡空間中尋找到,從而極大程度地擴大了我們的知識面,同時,全國各地的展覽資訊都可以在網絡上尋找到蹤跡,我們不必千里迢迢去外地觀看展覽,打開網絡,各種展覽信息,以及高清書法圖片,甚至連一個展覽的策劃過程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我們對外界新的書法藝術表現手法的吸收,都可以依靠網絡來完成,這爲當代書法審美視界的擴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種情形在古人看來簡直是無法想象的。陳振濂先生撰文說: “於是在今天,技術不再是簡單的書寫; 技術更是審美的、被審美統轄的,多元的和多角度的書寫。過去的‘書寫的技法',與今天展廳文化時代的’審美表現的技法‘,兩者在寬窄、高下、大小、優劣等各方面都呈現出極大的反差,品質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人們對於書法藝術的認識,完全依賴於當代社會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審美意識的高度解放,使得審美的表現方式更加多元。

在古代,書法的傳播途徑是極其有限的,主要是師徒相授,口頭相傳,文本的來源也主要止於雕版印刷,這給書法藝術的傳播帶來了諸多不便,很多學書者因爲條件所限而常常止步不前,而有些學書者也因信息閉塞,自我的審美意識得不到外界不同審美取向的衝擊而表現得泥古不化,而現在的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興媒體給書法家提供廣闊的展示空間,人們創作一件作品之後,便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大衆的審美視界,從而進入審美消費渠道,書法藝術的內在價值也因此得到最快的體現。同時,現代媒體也給大衆提供了廣闊自由的話語空間,書法家可以通過現代媒體自由地發表自我的審美取向和審美判斷,各種思想也不再受時空限制,更加自由更加開放,在各種信息互通碰撞過程中獲得共享。書法家作品的存在,要靠這些媒體,書法家的創造力的發展也要靠這些媒體,書法作品要順利地進入審美消費渠道,向外界更好地展示個人生命意象的閱讀文本,更需要這些媒體。

二 網絡時代下審美體驗的多元、開放、共享性。

現代媒體對傳統審美表意產生了巨大沖擊,也給書法藝術形式走向多元、開放提供了可能。在所有的現代媒體中,網絡無疑是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普遍性的。

如今,精神產品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傳播途徑也不再侷限於書籍,這給大衆參與精神產品的創作以及精神產品迅速而廣泛地進入社會渠道帶來了很大便利,這就是網絡的魅力,歷史上的蘭亭雅集、西園雅集,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文人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聚集在一起,談書論藝品茗悟道,從而獲得信息的互通與置換,這是古人信息交流的一個重要的方式,通過雅集,人們的審美意識審美情感得到一次全新的疏瀹,對於外界的體驗也不再侷限於自我業已設定的審美經驗裏面,在疏通過程中,人們各自獲得與自我體驗能夠相互融合的信息。在當今,網絡似乎成爲大衆另一種雅集的形式,在網絡媒體中,參與者衆多,各種資訊、視頻、圖片都能在網絡平臺上呈現,讓需要的人伸手可及。現在,我們利用網絡平臺的時間遠遠多於利用傳統媒體的時間,隨便打開一個書法論壇,其中的內容都會令我們目不暇接。現在,書法家完成一件作品,欲示於人,毋須奔走多方,只要呈於網絡,各種聲音便潮水般隨之而至,作品似乎穿越時間界限,爲他人所感知,在此空間中,人們掌握主動溝通的權力,通過主動發言表達自我的審美取向,在這空間中人們的地位是對等的,不存在高低之分,同時也弱化了權威與業餘的差別,在一個虛擬的網絡身份背後,只要有理有據,都能獲得大家的認可與尊重。

網絡媒體的主要責任是通過創造和維持一個開放、自由沒有時空界限的公共場域,讓所有公民參與、表達和討論大衆關心的議題。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說“本來意義上公共性是一種民主原則,這倒不是因爲有了公共性,每個人一般都能有平等的機會表達其個人傾向、願望和信念---即意見,只有當這些個人意見通過公衆批判而變成公衆輿論時,公共性才能實現。”

三 現代媒體條件下審美判斷和審美取向的不確定性。

現代媒體在積極方面,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無法言說的便利,其功能與意義是其他傳統手段所無法相比的,其對書法藝術的積極影響已在上文闡述,但是,任何一種傳播手段的發展都往往伴隨着某些不確定性,同時給書法藝術的評價造成了極爲複雜的局面,其表現如下:

其一,媒體的傳播速度與精神產品審美價值的不對稱性。現代傳媒,傳播速度之快超乎我們的想象,甚至在同個時間不同地點都能以一種直播的形式,給我們製造一種現場感,這種無有界域的特徵,使得信息如洪水一般急速進入大衆的視界,有些時候,一些不具有審美價值的信息、圖片,在人們毫無評定標準的情況下,以極其快捷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眼界,並且密集式地呈現在各種媒體的顯眼位置,這個時候,對於大衆的審美眼光的要求必定要求更高,從而能夠在第一時間內進行甄別、選擇、剔除,而實際上,往往某種現象或作品並不具備很高的審美價值,因此在現代媒體的傳播過程中,僅憑一段時間內擁有讀者之衆,或者一段時間內其擁有的曝光率,還無法判定其價值水平,因爲讀者與曝光率在當代媒體的運作過程中是可操作的,當然針對這些藝術作品或者藝術現象,我們也不能預測、更不能確定是否可以成爲書寫範本。如果說在交通不發達信息互通緩慢的古代,基於傳播的數量,能夠從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考察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在發達的現代傳媒環境下,僅據一時傳播的多寡,已經很難判定藝術價值,這就是現代媒體與藝術作品審美價值之間的不對稱性。在這種情形下,大衆自我的`辨析能力時刻要獲得提升,只有自我的審美意識得到不斷完善,大衆對現代媒體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才能及時作出理性的判斷,並且積極作出迴應。在現代媒體大潮下,一個人如果喪失最起碼的審美辨析能力,那麼其便會顯得無所適從,各種信息的涌入,會在第一時間內將其淹沒,從而失去審美判斷的能力。

其二,評價信息的多元性和虛假性。在過去書法審美評價體系下,那些德高望重的學者是書法藝術的評價主體,他們的評價成爲一種標杆,因此也成爲大衆審美的引導者,我們翻看古代書論,或者想了解一個古代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及其藝術水平時,也都要藉助古人的隻言片語,而這些隻言片語往往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學者留下的,我們對其言論進行深度挖掘,思考分析,同時結合自我的審美體驗從而得出結論,此時那些古人的隻言片語對我們的審美判斷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往往決定着我們最終得出的審美判斷。但是,在現代媒體高速發展的當代社會,一些學者或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對一種審美現象給出的審美評判,對大衆所起到的作用,相較古代而言是相對弱化了很多,在很多場合,現在學者的意見已失去權威的光環,成爲衆聲之一,其所起到的作用很難像古人那樣左右着大衆的思想,從而影響着大衆審美方向的發展,如今,誰來評定作品優劣似乎已成問題,更遑論對一些審美取向的確認。

不僅如此,在現代傳媒條件下,對書法作品的評價往往伴隨着虛假性。在網絡環境中,由於評價主體的非真實性、身份的虛擬性,造成精神產品評價主體與評價意見本體不對接,一些網友爲了表達自己的審美意圖或託名,或遁身,或置換,往往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曉評論者來自何方,評論者身居何位,在很多場合,人們對網絡的言說權利的要求並不嚴格,因此評價主體完全可以對自己的意見不負任何責任。在這樣的情形下,網絡也成爲一些不良事件滋生的溫牀,某些人受利益的驅動,爲了達到某些目的或者爲了獲取某些效應,惡意炒作的事件層出不窮,評價道德的缺失屢見不鮮。在網絡空間中,人們對各種信息的接納的障礙被破除,公共話語和私人話語的界限常常被消解,每個書法現象或者每個書家都有可能迅速進入網絡空間而成爲公衆注意的對象,因而帶來一系列複雜的話語倫理問題,甚至出現嚴重的人身攻擊,從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爭端,這已經超越了審美意識的交流層面,而上升到了道德規範的層面,這種現象的出現就不是單純的論書談藝了,這就涉及到了書法家以及網絡參與大衆的內在修養的問題,因此,我們說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書法藝術的傳播與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如此。

每個人都有從事書法創作的權利,也有表現自我、抒情達意的自由,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但是,當代媒體的高度發展,信息互通的便利,也使得當代社會的藝術生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本私有的書法創作活動也從幽閉的書齋走向公共的大衆視野,書法家創作的書法作品最終的呈現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旦書法家的這種私有表達從自我的私密空間中突破出來,由內斂的行爲傳達轉化爲外在的信息輸送,我們的書法家的藝術行爲也就超越了自娛自樂的範疇,進入公共傳播領域,在這過程中,我們書法的形質美感精神意蘊也就無法逃脫這個藝術生態圈的影響,它的性質也就發生了變化,由自娛之物上升爲公共精神產品,無可逃脫地要承擔公共性的社會使命,這就是現代媒體與藝術精神對立與共生的集中體現。

參考文獻

[1]周計武。 什麼是我們的當代藝術[J]. 文藝研究,2013( 3) .

[2]陳振濂。 守望西泠---陳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書法展[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74.

[3]哈貝馬斯。 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曹衛東,等譯。 上海: 學林出版社,199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