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情境提升思品課教學質量論文

學識都 人氣:1.7W

一、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實現理論知識和生活常識的有機結合

巧用生活情境提升思品課教學質量論文

隨着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發展,當前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再僅僅依賴於教材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應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拓展性。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較爲豐富,在某些知識的學習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現在的思想品德課堂不再是教師滿堂灌,課堂的成敗評價也不再是教師講授了多少知識,而是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學生到底理解、掌握和運用了多少知識。現在的思想品德課堂應該在寬鬆的教學氛圍下授課,採取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現在的思想品德課教材不再是以往那種簡單枯燥的內容,而是在內容的設計上更突出探究性,其中涉及到很多的生活化問題,學生也對此比較感興趣,激發了求知慾望。巧用生活知識提升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質量首先採取的方法就是構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將思想品德課教學與生活融合起來,勾勒出“生活畫面”。

二、開展體驗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很多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時對新課程所提出的三維目標並不重視,仍然把傳授知識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從思想品德課的角度講,它真正的魅力在於啓發學生心智,培養學生卓越的品性。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都是比較喜歡在同學和老師面前展示自己。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個性和優勢,開展體驗式情境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教學,實現師生互動。但是由於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通過生活化的情境教學設置能夠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發展需求,讓學生進行體驗學習,實現對知識的自我構建。爲此,這也導致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情境教學時所創設的學習情境只適用於部分優秀的學生,有很多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處於邊緣地位。究其原因,很多教師在設置教學情境和教學活動上考慮得還不夠充分,很多常年積累下來的教學習慣仍然沒有改變,教學方式不夠靈活,所以最終導致學生的體驗較少,主體作用被忽視。爲了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在開展情境教學、引導學生體驗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體驗教學如實驗體驗、活動體驗、小組合作體驗、調查體驗、網絡體驗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體驗學習,增強學生的興趣,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三、精心選擇生活化的案例,做好引導分析

案例教學法顛覆了以往的教學理念,創新了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創新性,對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案例教學中也實現了學生學以致用和學爲己用的教學目的,讓課堂具有一定的靈動性,爲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爲實現有效教學、提升學習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徑。思想品德課堂的案例教學重心就在案例的選擇,恰當的案例可以促進學生知識的接受和利用。在案例的選擇上,精挑細選,要整合相關的學習內容和學情,選取的案例要具有生活化、知識性和典型性,讓學生在構建知識結構、發揮知識遷移和預見新知識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探究時間和空間。思想品德案例的選擇可以實現教研組資源共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各種輔導材料作爲參考,案例一旦確定之後,教師還要學會引導學生思考,可以把案例讀一篇,在閱讀的過程中,在重點段落和詞彙的處理上可以稍微重些語氣,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在閱讀完案例之後,教師也可以重複強調重要的內容,或者從深層次引發學生的思考。案例教學的前提是有經典的生活化案例,而課堂教學的核心就是學生能理解案例,並且學會分析問題。爲了讓學生更加清晰案例的內容,教師可以選取學生對案例材料進行概述,對於關鍵的內容要進行詳細的概述,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案例的進一步理解,還能引發學生的思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概述之後,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對於學生遺漏或者是錯誤的概述給提出來,防止其他學生受到干擾。在學生進行案例概述的時候,其他學生也會開動腦筋,提升他們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這一教學方法在近幾年的逐漸推廣和普及,使許多教師也爲此做出很多的嘗試和努力,甚至有部分教師在這一領域中還取得了諸多的成就,探討和總結出了許多有借鑑意義的經驗和方法。但不管我們學習和採用何種方法,都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採取適合學生的方法,情境教學纔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教師在掌握並能靈活運用諸多情境教學的方式、方法後還應該注意在情境教學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因爲教學要感動過學生,首先得要感動教師自己,實施情境教學的目的才能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