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構建以“三綱八目”爲核心的道德修養體系

學識都 人氣:6.67K

《大學》統篇旨在闡釋一種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內聖外王之道。《大學》把“修身”視爲其整個道德修養體系的價值目標和根本目的,並且成爲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起點。《大學》明確提出了兩條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原則,即“三綱領”說和“八條目”說,這兩條道德修養原則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學之道:構建以“三綱八目”爲核心的道德修養體系

修身 三綱領 八條目 治國平天下

《大學》在早期儒家典籍中可稱得上是一篇結構嚴謹、體系完整的作品,儘管歷代學者對《大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點是大家認可的,那就是,歷代學者都認定此書是儒家嫡傳所著,是正宗的儒學作品,最能體現儒家的精神價值。《大學》作爲儒家思想的經典作品,在借鑑和吸收孔孟荀思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意識地建構了一套以“三剛八目”爲核心的道德修養體系,這套道德修養體系對中國未來思想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影響。

一.三綱領:對道德主體實踐的指導

《大學》對儒家理想人格的修爲之道進行了從內到外的總結,《大學》統篇所闡釋的是一種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儒家思想一以貫之的內聖外王之道。《大學》一開始便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把“修身”作爲其整個道德修養體系的價值目標和根本目的,並且成爲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出發點。具體說就是,《大學》明確提出了兩條最基本的儒家道德修養思想原則,即“三綱領”說和“八條目”說,而“修身”正是《大學》“三綱八目”說的核心。這兩條思想原則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綱領之一:明明德

《大學》一開篇就提出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朱熹在註釋中把這三者稱爲“大學之綱領也。”所謂“三綱領”就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很顯然,後人認爲這三點是理想人格實踐的“綱領”可能是與朱熹對《大學》的重視與推崇相關聯的,如果沒有朱熹對《大學》的竭力推崇以及他在宋明理學上的權威性地位,“三綱領”學說就不會受到後人如此的重視。“三綱領”學說所要闡述的精神實質是和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的人學思想一脈相承的,“明明德”重在“明德”,而“德”的思想在周初時便出現了,周人“明德慎罰”、“敬德保民”的觀念深刻影響了後來儒學思想對“德”觀念的認識,此時“德”是指先王聖哲的政治行爲或高尚的個性品德。孔子和孟子也講“德”,但“德”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其政治意義上的特徵逐漸弱化而道德倫理意義上的比重則逐步加強。朱熹認爲,“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民,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爲氣稟所拘,人慾所敬,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從朱熹對“明德”的解釋來看,有兩點是應該值得注意的:一是“明德”的內涵是人本來所具有的,是一種先驗的理解萬事萬物的內在的心理狀態;二是由於“明德”被個人氣質或人的慾望所迷惑,這樣一來,“明明德”便成爲道德主體通過學習、修爲努力來恢復本性的過程,個體後天的活動都是爲了能找回自我、尋求本來善良的內在特性,從這裏我們看到的是孟子先驗的“性善論”的影子。在《大學章句》裏還有一段有關於“明德”的解釋。“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9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康誥、大甲、帝典分別是從周書、商書、虞書等上古先王聖哲的典籍中概括出來的,顯示出《大學》對早期儒家思想繼承性的一面。這一段文字中我們要注意的是“自明”,這是理解《大學》“明明德”的關鍵,實際上這也是朱熹所持的觀點:人固有之善性被慾望所迷惑,所以要自己來解放自己,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自明”。“自明”就是說要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作用,通過積極的學習,最終達到恢復自我本性的目的,別人是無法代替你自己的,一切要靠你自己。做到“自明”的主導因素還是主體自身。這裏強調了“德”這種倫理意義上的自我對道德修養的重要意義。它由周初之“德”到孔子之“德”,再到《大學》之“明明德”,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轉變歷程。在這一漫長的轉變歷程中,始終有一條以政治-倫理爲思想的主線貫穿其中。 “三綱領”以簡明扼要的語言表明了“明明德”的先驗性,給試圖接受儒學思想的人以正確而深刻的價值引導,甚至我們也可以說給羣體或個體一個內心的道德規定,《大學》所要做的也是給人一種“明明德”的道德設定,要恢復人之本性,就要從儒學經典中、從儒家思想中去尋找,這就是《大學》的“明明德”所昭示於我們的基本思想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