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問題學生,關鍵在引導-班主任手記

學識都 人氣:6.54K
轉化問題學生,關鍵在引導-班主任手記
        《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這是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始終追求的目標,多年來我爲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班級裏總有那麼部分“問題”學生令領導和班主任非常頭疼,尤其是我們農村中學更甚。每個班裏有十幾個,我校三十個班級,合在一塊,問題學生就不是個小數目。
        問題學生多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在家照看。這些老人大多沒有文化,也不懂教育,沒有能力教育那些飽受多方誘惑的留守兒童。因此隔代教育影響着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極端校園問題:網絡迷戀、校園暴力、校園早戀,甚至同居等等,這些問題給班主任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給社會造成了嚴重影響。
        縱觀初中三年:初一階段的問題學生,雖然有些“問題”,但是他們聰明、活潑而又希望得到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肯定與認可;到了初二年級,年齡雖然只長了一歲,但是情感發生了很大變化,情緒極不穩定,這個階段屬於情感易變期,也就導致了這階段學生學習上的兩極分化;初三年級,學習生活繁忙而又緊張,學生情緒趨於穩定,屬於定型期。優者更優,差者更差,但差者出現問題往往很難教育,就成了不可救藥型。因此,初一這一年至關重要,是培優補差的黃金期,是轉化問題學生的關鍵期。
        根據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經驗及對問題學生的心理特點研究,本人認爲:轉化問題學生,關鍵在於班主任的正確引導。
        如何引導問題學生走入正途呢?本人採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 重拾親情,學會感恩
        一部分問題學生主要的問題是父母不在身邊,缺乏親情教育的及時跟進,不能及時給予心靈上的慰藉,有的只是物質上的滿足。子女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精神上實實在在的愛的教育,子女與父母之間、孫輩與祖父母之間溝通不順暢。
        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班主任當下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搭建一個溝通的平臺。在班會上,我倡議舉辦“親情感恩”活動。“首先感謝你的父母,感謝他們遠在外地工作,爲祖國建設作貢獻,正因爲有了他們,我們的城市才這麼美麗,我們的生活才這麼美好。我們吃的穿的哪一點不與他們有着直接或間接的聯繫?”經我這麼一說,從情感上拉近了他們與父母、師生間的距離,併爲他們有這樣的父母而自豪呢!“其次感謝你身邊爲你做飯洗衣的爺爺和奶奶,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才使你健康成長”。“爲此,你應該主動說出你對他們的愛:謝謝爸爸!謝謝媽媽!謝謝爺爺!謝謝奶奶!給爸媽寫封感謝信,給奶奶爺爺端盆洗腳水錶達謝意”。許多孩子都照做了並得到了親情的互動。
        有了感恩心態的孩子,會更幸福,會更寬容別人,也會更自信,纔會有更穩定的學習情緒。
        有一位叫楊小奔的問題學生,他上小學的時候,父母親就在上海打工,只有奶奶在家照看他。回家後奶奶叫他做作業他不做,反而經常埋怨奶奶做飯不好吃,祖孫倆矛盾重重。甚至多次打電話向他爸媽告狀,說奶奶不疼他,導致他爸媽也埋怨老人,老人苦惱不已。他學習也一塌糊塗,比如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至今已有四年多,二十六個英語字母大小寫不會。開學初的一次班會課上,他說自己的理想是去上海打工。
        開過那次班會不久以後,他奶奶說他變得懂事了。 
        二、 “不比基礎,比進步”
        還有一部分問題學生的問題是學習基礎不好,因此也不想學習。他們認爲,反正基礎不好,學了也沒有用,自暴自棄。針對這種情況,開學伊始,我就在班會上激勵大家:“我們來自不同的村小,各村小教學上有差異;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的父母重視教育,有的不重視;我們更有自身原因,有的自己努力不夠,因此造成了學習上的差異。但那僅僅代表過去,過去的就過去了,只要我們現在努力了,我們就會有進步。這樣的先例太多了。大家不比基礎,比的是進步。只要進步了,就是成功了。同學們願不願意成功?”“願意!”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哪有學生不願意成功呢?我每天不時激勵着他們,學生每天都抱着這樣的心態:只要我進步了,我就能成功了。他們每天進步着,快樂着。越差的學生進步的空間就越大,因此他們最快樂、最自信。“不比基礎,比進步”已成爲我班問題學生的座右銘。       楊小奔也在時時進步着。
        三、 學會學習,堅定自信
        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與研究發現:這些問題學生的問題是他們不會學習。不是因爲笨,而是因爲不會學習。他們不會“聽”,不會“說”,不會“讀”更不會“寫”。
        針對這種情況,我認識到: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成爲當務之急。我以我所教的英語學科作爲突破口,教他們學好英語,然後把這種學習精神、心態及方法遷移到其它學科,因爲各門學科的學習都有相通之處。1. 學會“聽課”。有的學生不會聽課,看表面學生都在聽,其實有的學生根本聽不進去:表面看是因爲他學習不夠投入,精力不集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的思緒在老師所講的話語中漫遊,找不到停靠的地方,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目標,找不到說話的關鍵。他的思緒“迷路”,思維勞累,他就不想聽了,他就對聽課不感興趣了。我告訴他,聽課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技能。大家一定要掌握這種技能。首先要聽清老師說的是什麼而不是什麼。其次要理解它是什麼意思。再次,如果是問題,還要考慮,老師爲什麼這樣問?老師想檢查我哪方面知識?最後考慮我該用哪些知識來解決問題?思維活動過程是一種動態過程,應隨老師思維變化而變化。2. 學會“說”。有的學生有說話能力,是不好意思說,不願說,甚至不敢說,我鼓勵他們大膽說。有的是確實不會“說”,上課時,我引導他們聽清、理解老師說的話之後,思維要抓住不放,在頭腦中要快速閃現幾遍並快速重複幾遍直到讀順並脫口而出爲止。3. 學會“讀書”。看清是什麼,什麼意思,理解之後再讀,或慢讀、或快讀、或跳讀、或細讀。4. 學會“寫”。有些問題學生寫英語句子的時候,一個一個單詞寫,甚至一個一個字母寫。我引導他們看完一句話理解了再寫,個別重點、難點多看幾眼。雖然開始慢些,時間長了就快了。這樣書寫速度快,又有助於理解記憶。一切從最基礎的東西抓起。如果書寫不好,應把英語26個字母每天用心寫一遍。5. 學會英語語音。毫不誇張地說,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學好英語語音及英語讀音規則,根據讀音記單詞既輕鬆又高效。因此,“問題”學生更應該學好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