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

學識都 人氣:2.61W
淺談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關鍵詞:水稻;高產栽培;育秧;機插秧;大田

  論文摘要:
從塑盤育秧、機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紹水稻機插秧的高產栽培技術,從而切實有效控制直播稻不利於產量潛力發揮的種植方式,併爲水稻種植戶提供技術參考。
  
  
  
  2年來,南京市江寧區湖熟鎮大力推廣機插秧,實行統一供種,集體育秧,機插面積不斷擴大,2009年預計機插秧面積佔全街道水稻面積的70%以上。單位面積產量明顯提高,機插秧實收10.965t/hm2,比人工栽插增16.1%,是水稻高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現將其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塑盤育秧
  
  機插塑盤育秧的秧苗標準:密度適宜、苗高適中、整齊均勻,有苗2.0~2.5株/cm2,苗高15~17cm,縮角苗不超過10%~15%,秧齡15~20d,葉齡3.5~3.8葉;根系發達,盤根良好,栽後髮根能力強。
  1.1育秧的準備
  目前在江寧區採用的都是長40cm、寬30cm的塑料軟盤,軟盤按375張/hm2準備。牀土要求細、鬆、肥、無草籽,1hm2大田要備足牀土2 250kg,旱地鬆土、稻田表土均可作爲牀土。應在冬季或早春,抓住表土凍酥的有利時機,突擊收集。在育秧前,敲碎過篩,除去雜質僵塊,提前按細土1 500kg/hm2,加碳銨3kg/hm2、過磷酸鈣3kg/hm2的比例,均勻拌合,堆置待用。常規粳稻大田用種60kg/hm2,選用發芽勢強、發芽率在95%以上的稻種作種。按長7m、寬1.5m的要求準備薄膜。同時準備長1.4m竹竿105~120根/hm2及稻草450kg/hm2。
  1.2苗牀製作
  選擇地形平整、地勢高燥、排灌方便、便於的'田塊,秧大田比例爲1∶100。秧田製作應在播種前15~20d進行,以保證在育秧時人員作業在秧板上不留腳印爲準。秧田要經過幹耕水整,全田平整。板寬1.4m,溝寬30cm、深20cm,圍溝深25cm以上,以保證水灌得上、排得出。
  1.3播種
  把2張秧盤橫向排列在秧板上,以此連片緊密排列。鋪土要嚴格,盤內底土要均勻,底土厚1.5~2.0cm。均勻播種,每盤播種150~180g,可分3次播種。播好種子後,立即均勻蓋土,一般厚度爲0.5cm,做到種子不見天。播種後開始上水,使盤內營養土吸水呈飽和狀態即可;上好水後,將秧田水放到半溝爲止,以便於調節秧田溼度,有利於苗齊苗全。播種後每隔2~3cm放1根1.4cm長蘆竹(防止地膜緊貼地盤面造成缺氧爛芽)後鋪膜,鋪膜結束後,應及時蓋稻草,達到遮蔭、降溫、保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