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農村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學識都 人氣:1.7W
摘要:本文從對學生創新能力、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四個方面探討了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希望能給廣大物理教學者一些啓示。

關鍵字:高中物理創新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

農村教學缺乏一定的條件,但也絕不能因爲條件有限而影響學生能力的能力培養,要儘可能地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施培養農村學生的能力,本文針對農村教學的特殊條件,分別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等幾個方面探討了對農村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農村物理教學一般不太可能像大城市的物理教學一樣擁有許多先進的實驗條件,但我們仍然不能耽誤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的,在現有條件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實施。

1.通過啓發式教學,誘導學生創造性思維。

高中物理教學要堅持啓發式,把教學問題變成一連串地提出問題,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知識和能力發生有機的聯繫。提出問題就是給學生設疑或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疑問,這是啓發思維的關鍵。例如在色散的教學中,筆者在告訴學生同種介質對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的事實情況下,給出7種色光對冕牌玻璃的折射率,然後提問:一束包含7種色光的白光射到棱鏡的一個側面上,7種色光將如何射出?調動學生的思維。在進行啓發式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重視所學知識,與其物理知識的聯繫及其它學科相關知識的關聯,並強化其它知識對現學知識學習的作用,實現知識遷移、綜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例如:在進行機械波與交流電的教學中就可引導學生在已掌握數學上正、餘弦函數基礎上,進行有關物理內容的學習。另外,教師要善於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開展積極的思維,以達到誘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2.通過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一個人的創造性思維的成果,無一不是在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的情況下所取得的,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採用直觀的方法,生動的語言,應用各種靈活的教學形式,如適時開展物理課外興趣活動,佈置(項目)課題研究等。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學生的興趣總是在他們的慾望得到充分滿足時才能進入最佳狀態。教師要不斷學生懂得,偶然一個小小的發現,可能導致重大的發現。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關於發現新線索,一旦發現,應盡全力追蹤它,要善於從各個可能的角度予以觀察,並將它和其它知識聯繫起來,找出新東西、新途徑,不斷教育學生理解學習不在於知識本身,而在於將知識作爲創新的階梯。

3.通過鼓勵學生表現個性的思想,保護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日常物理教學活動中,由於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限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認識偏差或錯誤,作爲物理老師不要強制糾錯,更不能不屑一顧,諷刺打擊,而是要耐心、細緻鼓勵地讓學生儘可能表達出其個性思想,並對其正確認識及求異性要及時加以稱讚,對有關錯誤認識引導其自我糾正。平時要儘量與學生效流,讓學生在教師面前敢想敢說,敢爭辯,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得以順利、健康的發展。

二、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與城市的學生相比,農村孩子在獨立思考能力方面要強,但儘管如此我們仍然不能忽視了對農村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這樣有利於他們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好的`思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

1.鼓勵大膽質疑

中學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異,凡事喜歡問個究竟,在方法上喜歡另闢蹊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要善於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要想方設法解決他們心中的疑問。即使學生提出古怪的疑問也不應該急於否定,要及時地對學生的問題做出積極的評價,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的樂趣,以此強化學生的質疑意識。

當然,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質疑品質,僅讓學生停留在能提出問題的層次上是不夠的。因爲的創造不僅僅表現在提出問題,而更重要的是在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上。在物理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即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中,我做了這樣一個演示實驗:讓帶有細線的金屬球與乒乓球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直觀顯示重球先落地。有的學生問,輕重球下落快慢不同是不是空氣阻力的原因?如裏沒有空氣阻力,它們下落是否一樣呢?還在同學問,若把兩個球捆在一起下落,兩球的下落速度怎樣?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使我感到欣慰,因爲善於思考,善於從無疑處生疑,正是創造的起點。

2.引導多角度思考

科學研究表明:只有當大腦各種皮質中樞交替興奮、抑制或同時興奮而協同工作時,大腦的潛在力量纔會真正得以挖掘和發揮。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教學形式就可以採取"開放式",以代替過去常見的“封閉式”。讓學生只按照課本、教師的想法、說法去想、去說,不可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教給學生的知識面太窄,則不利於激發學生思考。因此,中學物理課的課程標準就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一個問題的各種答案,鼓勵學生抓住時機引起爭論,發揮各人的獨特見解。例如:在“宇宙速度,人造地球衛星”教學中,一開始就可以提出問題,能否設計這樣一種方案:讓拋出的物體不落地?這時學生往往變得十分活躍,甚至議論紛紛:有的會說,將物體上拋,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當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體飛到外太空,就不再回來了;有的會說,由平拋運動規律可知,物體從越高的地方、拋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離越長,當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體就落不回地面了;還有的同學可能會進行反駁:落地的跨度長了,可地表就不是一個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學說,由勻速圓周運動可知,當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時,物體繞地球在圓形軌道上運動就不回地面了。

談農村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