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創新

學識都 人氣:2.2W

課程的發展對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隨着經濟的發展,金融學很多原有的知識點都在發生着變化,比如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已經從過去的存貸差轉變爲中間業務,而且傳統的四大國有銀行也改制轉軌成功。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及時更新原有的知識體系,向學生傳授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內容。

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創新

學生的變化對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爲主體,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教師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並沒有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缺乏積極性,學習效果很難得到保障,同時也限制了學生學習思維的發展。另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也無法及時獲悉。例如,金融學這門課程可以分爲微觀和宏觀兩部分。一些金融現象的出現主要表現在金融學微觀部分,這部分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關注就會遇到。因此,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對這些案例視而不見,只是一味地在書本中尋求理論知識,那就會忽略許多活生生的實例,這樣不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根據應用型會計專業學生的定位,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靈活應用的要求。所以,只有通過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變學生被動爲主動,才能真正真正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本科生。

金融學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案

1.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

金融學專業學生學習的金融學與非金融學專業學生學習的金融學顯然是不完全一樣的,所以編寫出適合會計專業學生的金融學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課堂教學中加入企業個人的信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金融工具等內容,都體現了該門課程應用型的特點,因此更加適合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但金融學本身與其它一些課程有重疊,比如貨幣的供給與需求、通貨膨賬與通貨緊縮等內容都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講授,因此這部分可以通過做練習的方式進行復習式講解。

2.教學手段方面的改革

金融學的一些內容是與實物分不開的。比如金融工具,在課堂上可以向學生展示銀行匯票、支票、本票等憑證,同時指出這些工具使用的範圍及特點,然後根據實際案例讓學生正確填制憑證,瞭解誰是出票人,誰是付款人,誰是收款人。企業在什麼時候申請什麼樣的票據,申請的程序和如何辦理結算等。再例如,講解貨幣時,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階段的不同貨幣,從銅板到紙幣,甚至幣材爲塑料的信用貨幣,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學方式方面的改革

(1)學生參與討論式的課堂教學改革討論就是表明見解或論證。討論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知識提高和昇華的過程。所以把討論引入課堂是非常必要的。在金融學課程基礎篇中有貨幣、信用、利息、外匯等內容,這些內容與我們平時的生活關係密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講解的知識點引出發生在身邊的案例,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起來要相對容易很多。所以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以學生討論相關內容從而得出結論爲主要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到貨幣的形態時,告訴學生今天世界上主要使用的是信用貨幣和電子貨幣,這時可以讓學生討論未來社會的貨幣是否會被無紙化即電子貨幣取代?無論能否取代都要說明理由。在講外匯時,可以根據外匯的定義讓學生討論分析我國貨幣是否能成爲世界貨幣?爲什麼?再者在當前信用缺失的時代,通過視頻播放當前經濟生活中經常發生的行騙案例即“龐氏騙局”,觀看後讓學生討論“龐氏騙局”發生的原因?這種騙局如何能避免?在你的周邊所經歷過哪些信用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可以使課堂活躍,特別是聽到其他同學的發言能使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

討論結束後,由教師給出參考答案。

(2)學生參與實踐式的教學改革實踐目前成爲各高校在課堂上運用最多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如果僅僅依賴於課堂上有限的實踐是達不到最終目的的。只有通過課堂外的實踐學生才能看到自己在課堂上吸收知識的不足。在金融學課程中,有一部分內容是實用性最強的,那就是金融市場。金融市場分爲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而我們能夠參與的是資本市場。在資本市場中,學生最好的老師便是市場本身。只有進入市場,學生才能成爲真正的主體,才能從中學習到實際操作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然後又回到理論中來,才能得到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這一環節是在課外時間進行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入資本市場進行模擬操作。給學生提供一個模擬網站,但其所有數據都與真實的資本市場是同步的。每位學生都用自己的真實姓名作爲註冊名,這樣有利於對操作結果的真實性做一參考。平臺中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這裏面有股票市場、基金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期貨市場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註冊其中任何一個市場進行操作,註冊資金都選擇一百萬,時間兩個月。兩個月後,學生把自己的投資過程做一個總結,並把他們兩個月來獲得的收益進行排名。不僅如此,還可以讓每位同學講解自己在投資過程中的感悟。通過這一階段的模擬實踐,學生基本掌握了投資方法,認識了相應的市場及企業投資融資的渠道和方式。同時也意識到投資不僅能獲得收益,也具有很大的風險性,會感受到掙錢的不易。另外在金融機構商業銀行部分的教學中,讓學生拿上自己的零用錢去銀行辦理實際的相關業務,不僅僅侷限於簡單的存錢取錢,還要求學生辦理匯款、理財、交納水電費等業務。通過這一系列的校外實踐,使學生對商業銀行與個人相關的基本業務及基本程序都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

(3)學生參與訪談式的教學改革讓學生走出去,通過與別人的交流能直接獲得第一手資料。在金融機構體系內容中,要求學生掌握銀行的業務及特點。教師先講解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框架,讓學生對基本理論有一定了解,然後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分別去不同的銀行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訪談,瞭解該銀行的主要業務及特點。訪談結束後把得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做成PPT形式,讓他們也當一回老師,把訪談記錄變成知識點講解給其他同學聽。詳細講解不同銀行的主要業務和服務特色,其優勢和劣勢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還可以和其它相關銀行進行比較分析。一組展示結束後,由另一組同學對前一組的講解進行分析點評,指出其內容的優點和不足,並針對講解的內容進行提問,問題可以由第一組任意同學回答,最後由除第一組以外的小組對第一組進行打分,成績作爲學期成績的一部分。學生通過這樣訪談式參與,不但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且能掌握最新的銀行金融動態,同時也鍛鍊了學生與外界接觸和溝通的能力。

(4)學生參與調查式的教學改革在金融學課程中還有一部分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貨幣政策,每次學到這個階段時,國家的經濟形勢都會有所不同,或側重點不同。此時可以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關於當前經濟問題的調查問卷,發放回收至少一百份有效問卷,讓學生從發放對象口中瞭解當前經濟形勢,通過公衆對當前經濟的認知,得出當前經濟中存在的問題:是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還是物價基本平穩等,總結出來形成調查報告。然後根據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分析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調控國家的宏觀經濟,從而實現穩定穩定增長的目標。

金融學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後的效果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教學方式改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上課表現比較活躍,不只是認真聽教師講,而且能主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進行課堂討論,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

2.學生對經濟金融的關注度提高由於對本門課程的活學活用,學生平時對經濟金融信息的捕捉也比較敏銳,關注度明顯提高。經常會對時下發生的各種金融現象進行分析,與老師一起探討。

3.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因爲教學方式的轉變,對學生成績的組成也進行了客觀合理的調整,改變了過去的“一考定乾坤”,而是把學生平時的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實踐模擬操作、外出訪談及調查等參與內容都計入成績的組成部分,使學生的成績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兩個學期的教學改革,學生成績優良率得到顯著提高。

4.教師更容易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通過一系列教學方式的改革,使教師從講臺上走到講臺下,走進學生中間,和學生相互探討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無論從表面還是內心都與學生的距離更近了。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在課餘時間也更願意和教師進行交流,從課本到生活,從校內到校外,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良師還成爲益友。總之,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式與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式是不同的。爲了讓學生學以致用,緊跟時代步伐,教師必須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執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