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視庸俗化的應對與管理的研究

學識都 人氣:2.29W

論文摘要:近年來,對於國內電視媒體庸俗化的傾向,論者蜂起,歧見紛呈,並且逐漸使這一專業性很強的論題越出了研究界,成爲波及甚廣的大衆性的熱門話題。從2004年初起,對庸俗化傾向,新聞傳播界從個體僅僅是理論上的辯證、剖析過渡到集體性的旗幟鮮明地抨擊、抵制。新聞界出現的包括低俗之風在內的不良傾向,是新聞業內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重點面對的實際問題。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也陸續出臺了一些針對性很強的措施,以應對已經出現的不良現象。因此,我們現在需要更全面更準確地認識這一傾向。

關於電視庸俗化的應對與管理的研究

 論文關鍵詞:電視 新聞 傳播 管理 探索

一、重新審視關於電視庸俗化的爭議

當研究界用“庸俗化”指稱當下包括電視在內的大衆媒介存在的一種令人反感或者擔憂的傾向時,我們面臨着的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是,我們對此卻往往認識與準備都不太足。具體表現爲,在對關鍵性的概念缺乏必要的闡析與規定的前提下,就率爾操觚,倉促立論。導致的結果是,大家得出的結論疑雲密佈,歧見叢生,不僅意見不甚相同,有時候甚至是完全相逆相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保持學術研究的誠意在嚴格的學術規範下,對一個真正的問題進行深度探討時,大家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結論,這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但在媒介庸俗化探討中出現的問題是,大家用的是相同的概念,但是各自所賦予的含義卻不盡一致。也就是說名同而實不相同,有時候是由於對概念認識上的差異,有時候是由於各自強調同一概念的不同側面。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大家對一個問題的討論,並不是在同一個視點甚至是同一層面上展開,都在自說自話。顯而易見,在這種情境下所獲得的成果,不僅是比較有限的,而且還會帶來“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效應。

當我們回顧研究界對媒體庸俗化的認識過程時,可以參看的有價值的材料爲數不少,其中的標誌性的事件自然不能忽略。《南方週末》於2002年4月25日刊發了一篇題爲《崔永元炮轟電視庸俗化》的訪談文章,它標誌着媒介的低俗化或者庸俗化已經從一個專業性的研究對象轉化爲公共性的熱點話題。談到庸俗化的表現,他說:“一個是造假。我們很多新聞節目造假,甚至移花接木,把這個事兒安排到那個事兒上,庸俗到極點了。有些揭露行業黑幕的節目,看起來驚心動魄,就像電視劇,其實是組織拍攝的,卻自稱是偷拍的。這是不尊重人。這種弊端尤其反映在娛樂節目上。他說的這些其實只是電視人缺乏專業精神的表現,而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庸俗化與低俗化的問題。

儘管如此,這篇訪談還是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應和者衆,持不同意見的也不乏其人,電視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甚至就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個成員。既然如此,電視中有一些庸俗的節目,一些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更有親和力的節目,有什麼不好嗎?電視臺當然應該有一些嚴肅的、高雅的、精英化的節目,但二者並不矛盾。因爲電視有不同的功能,而觀衆又是很複雜的羣體,所以節目必須是多樣化的。

低俗化是與庸俗化相近或者相關的概念,在很多的語境中二者是可以相互替換的,這一點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電視庸俗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低文化受衆層次的普遍存在,爲電視的商業繁榮提供了充分條件,就像一個圈圈,有什麼樣的電視文化就會培養什麼樣的受衆,有什麼樣的受衆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製作者。在批判電視的庸俗化的時候,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場上,指斥電視文化缺乏深度,不具個性。

顯而易見,這不是我們用以指稱大衆媒介中出現的那些令人揪心的現象的含義。如果這樣的理解是庸俗與低俗的本義,那麼,在探討媒介的庸俗化與低俗化傾向時就必須明確:在這一語境中,庸俗與低俗是有特定含蘊的,它不再是中性詞,包涵了具體的道德與價值判斷。概而言之,它指的是一種超越受衆健康心態的接受底線的品質,一般表現爲無聊的搞笑、出格的表演、不健康的炒作、無忌憚的誘惑。極端的形式是對色情、暴力渲染。

二、對電視庸俗化的管理

電視的庸俗化的傾向已經較大面積較高頻率出現在國內大衆傳媒的娛樂作品中,這種症候的出現與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密切相關。我國現在正處在深刻的轉型時期,這個轉型由兩個深刻轉變構成:一是體制的轉軌,即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二是結構的轉軌,即從農業的、鄉村的、封閉的傳統社會向工業的、城市的、開放的現代社會轉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新聞媒體的生存狀態、目標設置等各方面都會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新聞媒體除了仍舊要承擔凝聚人心、鼓舞幹勁、引導輿論的重任,也就是說除了一如既往地履行喉舌功能之外,其產業的性質也不斷地被凸顯並且被開發出來了。2004年3月29日,由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統計局等部門人員組成的文化產業統計課題組發表了第一階段成果《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首次對文化產業及其相關產業進行了權威性的界定。指出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包括新聞服務、出版發行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和文化藝術服務;文化休閒娛樂服務和其他娛樂服務。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