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責任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6W

都說孩子的教育是做父母共同需要關心的大事。但近日,一個育兒論壇關於“孩子在家時都誰來管”的貼子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和爭議。發貼的是一位媽媽,她向媽媽們訴苦說,老公是位生意人,平時生意很忙,於是,在家中管教孩子的重擔幾乎是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這位“可憐的媽媽”身上。久而久之,她的老公幾乎都不過問孩子的幼兒園學習了。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責任論文

論壇中多數媽媽對這位“不管孩子事”的丈夫非常不滿,紛紛聲討這位爸爸不負責任的行爲。但是,多數媽媽將關注點落在不負責任這一點上,對於這樣的行爲對孩子將造成怎樣的不良影響卻沒有過多分析。

早教專家認爲,在幼兒心智發育階段、特別是學齡前階段,父母的共同教育對其健康成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其中,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父母任何單方面的,或者單一的教育,都沒有共同的教育效果好。

研究表明,父母共同用心教育孩子,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相反,殘缺的家庭教育,則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殘缺的家庭教育,不利於孩子人文性格的全面、健康發育。

父親能給孩子堅強的性格,母愛則是孩子心靈的避免港。對於這個貼子中的父親行爲,明顯是不負責的行爲,這樣不僅無助於家庭的和睦,也無助於孩子堅強性格的培養。當然,父母雙方任何一方教育的殘缺,都是孩子人文性格培養的缺憾,都不利於孩子的人文性格全面健康發育。

父母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會讓孩子從小失去家庭的安全感。

孩子長時間得不到爸爸或媽媽的關注,會讓他不成熟的心智想當然地認爲爸爸媽媽不愛他了,會讓他心裏產生挫折感與膽怯感,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越來缺乏家庭的安全感,會讓孩子心中滋生對外界的不信任感,這將極大傷害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不利於孩子心智快樂成長。

在大衆的印象裏,快樂是孩子童年的符號與象徵。但父母任何一方對孩子教育不上心、不盡心,會讓孩子的關愛殘缺,自然也不利於孩子快樂生活環境的創造,不利於孩子心智的快樂成長。長期下去,嚴重者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髮育存在障礙、產生心理疾病

父親教育的缺乏,不利於孩子接受全面的啓蒙教育。

父親是孩子成長道路的指路燈,是孩子爲人處世的啓蒙老師,是孩子成材的第一位導師。父親長時間不履行爲人父者的教育責任,明顯會讓孩子受到的啓蒙教育不夠全面,會讓孩子輸在成長的起跑線上。

專家認爲,父親與母親都是孩子成長的保護神,教育孩子是父母雙方的共同責任。任何人都不能利用工作忙或者其他藉口,疏於或者不管孩子的日常生活或日常學習情況。作爲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的父母,必須避免出現這個貼子中的父親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