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中真假混合聲的分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2.96W

一、“真聲”、“假聲”的區別

音樂教學中真假混合聲的分析論文

在聲樂的學習過程中,如何把真假聲較好的融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大家都知道,人體的發聲器官包括喉頭和聲帶兩個部分,聲帶又稱聲壁,是發聲器官的主要組成部分。位於喉腔中部,由聲帶肌、聲帶韌帶和粘膜三部分組成,左右對稱,在區分聲區方面沒有什麼較大的作用。聲區的不同是由演唱時不同的聲帶張力所決定的。“真聲”是人聲藝術的一種發聲方法。傳統戲曲唱法稱爲大本嗓或稱真嗓。它的發聲生理機制近似與“胸”聲的特點,音量大,泛音多,與生活語言發聲很相似,常用於中、低聲區。真聲發音自然,咬字清晰,耗氣量較少,但唱高音困難。可以看出,真聲自然和諧,情感真摯,共發聲是從喉部自然放出,是一個聲帶閉合的過程,世界上許多傑出的嗓音科學家也對此進行清晰深刻的研究與探討。對真聲作出更完整的定義。在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中也有非常清晰的應用範圍。而“假聲”與“真聲”是對立存在的,假聲是指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而只使部分聲帶發生振動所發出來的聲音,這種聲音比由整個聲帶都振動的“真聲”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通過聲帶的邊緣振動構成發聲方式。在演唱中,大部分流行歌手特別是男歌手多用真聲演唱的,以獲得一種自然、親切、貼近口語的風格。而女歌手在演唱中更多使用柔美的假聲,以真假聲的轉換來表達跌宕起伏的情感。由於學習聲樂的學生們的性別差異,聲音條件和發聲方法都各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他們自身的優勢及特點,將他們的真假聲達到更完美的融合轉換。

二、正確的真假聲混合發聲

在聲樂領域的發展道路上,出現了許多不同種類的音樂風格和獨特唱法,以往單一的通過真聲與假聲的演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在歌唱方面的需求。這就需要對真假音的融合作出進一步的研究,最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對所需聲音特性的理論概括。在聲樂領域中,人們對聲區的分類有不同的見解,一般人聲能有三個聲區,即低音部的胸聲區、中音部的中聲區(也稱“混聲區”)和高聲部的頭聲區。每個聲區的.音色各不相同,胸聲區較渾厚,中聲區較柔和,頭聲區較明亮。爲使真假音的發聲轉換流暢,應該仔細研究真假聲中的結合部分,將每個聲區恰到好處的相糅合,確保其能夠完整流暢的相互連接,在前面我們對真假聲做了解釋,那麼真假聲混合發聲,就是指真聲和假聲兩者相結合的發聲方法,簡稱混合發聲。混合發聲是經過長期實踐、不斷完善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科學發聲方法。它是美聲唱法的基礎發聲方法,也是我國民族新唱法採用的主要發聲方法。目前,通俗唱法爲了提高音色的美感和音域對歌曲的適應能力,正逐步吸取混合發聲技巧。整個歌唱音域聲音貫通方便,結合較多使用頭腔共鳴,加強了泛音成份,較少使用“本嗓”,減輕了喉肌和聲帶的負擔,對保護嗓音、延長唱齡有着積極作用。基於每個學生的聲音個性和特徵不同,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深對自我的理解和認識,並通過指導形成獨特的歌唱技巧。

三、統一混合聲的發聲訓練

不斷的練習可以擴大音域的歌唱能力,例如一個普通人的正常音域在一個八度的跨度,如果對他加以音域擴展上的輔導,一段時間後,音域能力會上升兩倍左右。我們發現,在聲樂教學活動裏,新學生練習八度的時候通常用自己的本嗓來唱,平淡而沒有技巧可言,當練習到比較高音的部分,就體現出無法掌控,需要對音色作出調整纔可以達到音高。似乎在無形之中有屏障在從中阻礙,無法輕易撥開,這道“屏障”就是在聲樂教學中經常提到的“換聲”區,筆者對於混合聲如何練習演繹的問題作出了許多思考,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換聲”區磨合和訓練的重要性。讓平時難以克服的困難加以訓練,使聲音變的和諧、優美。簡單來講,人的真假聲帶發揮着不同的作用,人們使用真聲正常的與他人相互溝通,在演繹歌曲的時候,也儘量避免單一的炫技使用假聲來加強歌曲的情感渲染,如果這首歌曲對情感的要求較高,那麼就應該運用真假聲的混合音來表達歌曲的張力和特色,我們在實際的聲樂活動裏,加強對“U”母音的歌唱訓練是比較有益處的,可以使發聲方式更有技巧。但這種方式的弊端就是通過練習有可能會淹沒聲音本身的特色,使自己的聲音“失真”,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隨時結合其他的練習方法相配合。混合聲的有效練習方法的其中一種就是通過哼鳴發音的方式,不斷適應聲區的一致,這種方法門檻低,簡潔明瞭,適用於初學者練習。在真假聲混合的過程中,通過聲帶及氣息的配合形成相互融合的真假音的聲音,這種聲音自然成爲所期盼的混合聲。通常情況下,在一首歌曲中真假聲的使用是由音區的高低所決定的,而最考驗歌唱技巧的,就是我們提到的真假混合音,她是把二者進行巧妙完整的結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技巧,一般出現於中音區,在最初的聲樂練習中,應重點加強對這一方面的訓練和研究,才能在往後的聲樂學習中奠定基石,否則就會出現唱不好高音,發聲平鋪直敘,不流暢的現象。爲了避免大白嗓的出現,我們必須在真假聲混合練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混合聲在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在歌唱中的運用

先前提到的混合聲練習方法主要是內部發聲區域控制的一個融合,在聲樂教學中稱爲聲區統一對我們聲樂練習有着重大的意義。通常來講,女聲在較低部分聲區的演唱中容易把真假聲摻在一起,真聲與假聲聽起來特別明顯,這就導致在歌唱的過程中真聲空洞,假聲缺乏情感,重視真假混音運用對女聲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事情。相反,男聲音域偏低,擅長中低聲的部分,在真聲方面比較有優勢,但是在偏高聲區的部分就會比較吃力。還有特別關鍵的一點,在演唱過程中不要單一的使用真聲或假聲,在真假聲轉換點出現坎的同學,主要就是兩種機能結合的不好,就像有經驗的司機和沒經驗的司機開車換檔一樣,所以一定要勤加練習,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在演唱中還要記住哪種機能也不要用的過多,要相互結合的運用。時間久了就會達到一個聲區等方面的統一。對於聲樂練習的同學們來說,多多練習優秀的作品是非常有益處的。可以挑選那些簡潔明快、技巧感情都比較豐滿的作品,《漁光曲》就是一個典型的優秀作品。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理解真假聲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對剛剛接觸聲樂的同學來說,應耐心加以研究,通過老師的講解獲得一些專業技巧性的幫助並加以反覆鑽研和訓練。結合自身情況,對真假聲轉換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真正在心中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聲樂實踐中,筆者一直在努力鑽研,對各類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希望可以對那些剛剛接觸聲樂和對真假聲轉換方面感興趣的同學們帶來幫助。在聲樂領域內,一項最基礎的知識就是當演唱時所使用的氣息主要有吸氣以及呼氣兩種方式。而吸氣和呼氣的主要差異在於聲門的開放狀態,吸氣開放,呼氣閉合導致聲帶的有效作用。我們在訓練時的真聲就是因爲聲帶的震動所形成的。最初接觸聲樂的同學可能在中低聲部可以發揮的很好,到後面唱到高聲就會感覺到明顯的吃力。而在演唱中的假聲的發聲方式在專業領域也有不同的意見,一部分贊同假聲是通過聲帶振動所形成的聲音;另一部分則對此表示懷疑,並認爲在發聲過程中氣息在整個發聲系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就像在整個發聲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流。氣息好,這種共鳴會給你的聲音添色不少。初學者在練習假聲的時候通常都有氣息不足的現象,而且是經常性的現象。所以這就在初學者心中構成了一個問題:在最基礎的聲樂練習中是否需要假聲的加入?我們知道,真假結合的混合音主要通過聲帶的震動來起到一個聲音相互結合的作用。這種混合音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類型的歌曲演唱中。在聲樂領域受到廣泛肯定且最爲受用。混合音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和諧完美的聲音上的配合,不僅可以豐滿整個演唱的內容,對完成對音域的跨越也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通常來講,許多剛剛接觸聲樂的女聲演唱到高音區時會出現相當吃力的情況,這是因爲在先前中低音的演唱中過多的使用真聲且在力度上不能很好的掌控,這時候就應該儘量在中低音區放低音量,從而更好的保留氣息銜接歌曲後面的高音部分。在高音的發聲方面要求是比較高的,在最初的練習中必須作爲重點,首先要對中低音區的演唱技巧加以熟悉,做好充分的準備。掌握和運用正確的發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可以向老師請教關於如何正確的發聲等方面的問題,在練習的過程中循序漸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具體方案。反覆的熟練練習一個聲區後,再繼續後面的發聲練習。通常都是使用意大利語的主要母音和相關音節來進行發聲的訓練。由於每個人的先天情況不同,音色和特性的區別,在練唱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也不盡相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練習,找到自身的優缺點,不能盲目的進行無效率的發聲訓練活動。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歌者都在不斷對聲音的集中點進行探索,這是最能找到音區轉換狀態的方法之一,有的人在唱高音時雖然可以唱上去,但是聲音給人的感覺像“大白嗓”,沒有焦點,悶在裏面出不來,這就是聲音沒有焦點的主要表現。爲了達到更好的歌唱效果,使聲音更豐滿有魅力,就需要通過不斷練習尋找狀態,並且在後面的練習中不斷加強練習程度,從而獲得自己滿意的混聲,獲得一個完美的演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