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生選課心理與影響探析

學識都 人氣:2.22W


  論文摘要:影響、制約學生選課的內部制約因素包括自身學習類型和學習期望,外部制約因素包括學生個體受周邊羣體影響、學校選課、網上選課信息與時效、選蹀自由度等。提高羣體選課對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高校要針對選修課程進行動態監測.並且進行快速、小範圍的網絡智能分析,指導學生科學選課。

論大學生選課心理與影響探析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選課心理;制約因素;教學資源

選課制是高校推行學分制的核心。隨着選課制不斷推廣和深入,大學生選課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現象難以避免。影響學生選課決策心理因素到底有哪些?這些因素又受制於哪些內外部因素?羣體選課決策對教學資源的負面影響有哪些?筆者以爲,我們必須要熟知學生在選課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旨在找到影響每門課選課決策的關鍵心理所在,以探尋選課制的工作完善之路,爲實現教學資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據。

一、大學生選課決策心理因素

選課制打破了以自然班級爲單位的授課制,取而代之的是教學班。隨之而來的是教學班選課人數不均衡、教學班學生羣知識背景不均衡。那麼,到底是哪些心理因素制約着學生選課決策呢?

一是好奇心驅使。越低年級對選課熱情越高。特別是大一學生對選課制很好奇。尤其公選課中不少課程具有專業性和通俗性,與個人興趣愛好有關,深受各年級大學生歡迎。到了大一下學期以後,課程重心逐步向必修課、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方向轉移,隨之而來的陌生感、枯燥感漸漸顯露出來,他們主動選課熱情開始下降。

二是教師吸引力程度。選課前學生可以通過不同渠道瞭解任課老師。主要關心老師上課是否幽默、或學識是否淵博、或要求是否嚴格,或者平時佈置作業量多寡等。

三是看重課程的功利性當大學生預期課程與其求知識領域相符時,希望通過老師系統地教授知識,以促進自身所需的知識水平迅速提高。但有些人只關注有限幾門考研相關課程;還有人爲了空出更多的時問,以便找工作或考研;還有部分放鬆對自身要求的學生,這些人在選課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強迫感,出現湊學分現象。他們在選課時避難就易,哪門課學分好拿就選哪門。這就違背了學校實行學分制的本意,達不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四是從衆心理並不少見。大學生選課不少人是憑心理因素導致的感覺在選課,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大學課程繁多,大學生並不能做到對每門課都有感覺。在必須要完成選課的任務時,從衆則是個省力的方法。

  五是開課時間設置趨利性。同一門課程,上午的課學生一般都喜歡上,選下午的人少;一般選週一、二、三課的人多,而週五選課的人最少。這樣就容易造成在有限的時間段教室使用擁堵,易導致教室資源和課程資源不夠的假象。

六是學分收費敏感因素。選課多少直接關係到學費的多少。教學計劃規定只要修足學分即可。如果多修,需要額外付費。出於精打細算,一些學生常去旁聽感興趣的課程,除了不能參加考試,但不妨礙自己,一樣能夠學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