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生活化設計的應用論文

學識都 人氣:2.03W

提高信息的生活應用能力,是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希望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學生能夠將信息技術充分地運用到生活當中。所以,在教學時應該多利用生活化設計進行教學,將教學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生活化設計的應用論文

一、生活化設計教學對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意義

第一,使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更加合理。新課程改革明確規定,對於學生的培養,不能只停留於學業方面,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技巧和人格的培養。將生活化設計融入到教學中,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更加合理。第二,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小學生處於教育的初級階段,心理和智力發育還不完全,對教師和家長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同時,由於年齡較小,對技術這種較爲抽象的概念還比較模糊,還不能充分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作用。所以,要想更好地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就應該將生活中的.實際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把抽象知識變成具象知識,從而使教學變得更加容易,使課堂氛圍更加融洽。

二、生活化設計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生活化教學模式是一種較爲生動具體的教學方式,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讓學生以生活爲參照物,進而學以致用,將書本上的知識用於實踐,有利於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能,是實現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途徑。第一,充分藉助生活素材。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學堂。只要信息技術教學教師把生活素材充分地融入到教學中,就會起到很好的教學作用,從而使教學形式變得多樣化。比如在教授“信息郵件發送”這一課時,就可以很好地利用生活素材[3]。教學開始之初,教師先告訴學生電子郵件的好處和優勢,再對發送電子郵件的步驟進行教學。教學完畢之後,讓學生嘗試着給家長和教師發送郵件,並規定在日後的信息技術教學中,一些簡單的作業都要以電子郵件的形式交予老師,進而強化學生的意識,將郵件發送這一技能充分地運用到生活中。第二,“學”與“用”相結合。生活化教學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在生活化設計教學模式中,“學”與“用”的有機結合,能取到較好的效果。首先,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時刻向學生灌輸學以致用的觀念;其次,當學習到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時,教師要明確地告訴學生這個知識點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再通過教師的具體引導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在學習“word”一課時,就可以將word的作用和操作技巧告訴學生,並儘可能鼓勵學生使用word做好本課程的課堂筆記和課後作業。長此以往,經過實際的操作,就能讓學生直觀地知道word的實際用途。第三,簡化教學知識。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將一些知識進行簡化,利用更多的時間進行生活化教學的設計和優化。因爲很多簡單的信息技術在學生日常的學習中就可以自主掌握,沒有必要進行專門的講解。但是在簡化教學知識的過程中,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可以充分地利用一些適合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網站和遊戲,讓他們在極大的興趣中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進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第四,利用生活常識挖掘更多知識。由於小學生的認識能力不高,在教學時,教師應該以生活爲依託,將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引用進來,通過知識的掌握進而在學習中挖掘到更多的知識。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網絡”時,利用生活中的常識進行引導,讓學生髮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自己生活中有疑問的知識進行搜索,通過書本上的指導步驟,將搜尋到的知識進行收藏,對生活中不明白的知識進行二次學習和深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信息網絡應用技巧,而且還能學到相關的日常生活常識,一舉兩得。

三、結語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掌握信息的能力是對人才選拔的標準之一,小學生作爲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應該對當前廣泛應用的技術進行深入學習,充分掌握信息技術。同時,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教學也必須要遵循新課改的目標,充分利用生活化設計,使信息技術教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信息技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