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旗人舍地現象研究

學識都 人氣:2.64W

清代北京旗人舍地現象研究

         ——根據碑刻進行的考察

 

劉小萌

 清朝定都北京,以內城安置“從龍入關”的旗人,民人全部移居外城,形成旗民分治的格局。數10万旗人居住內城,除當兵做官外無所事事,加之經濟收入比較穩定,到寺觀趕會進香,施銀舍物,很快成爲1種時尚。更有善男信女,將土地慷慨施捨。舍地的既有旗人也有民人,而以旗人尤爲踊躍。揭示旗人舍地現象,對了解旗人宗教信仰、與寺觀關係以及土地等方面問題均有意義。筆者試以碑刻拓片爲基本資料,從旗人舍地的來源、旗人施主的身份、旗人舍地的對象、旗人舍地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初步考察。 1、   舍地的來源 清代北京城內外的寺廟宮觀,星羅棋佈。寺觀維持正常運轉,主要通過兩個途徑:自身經營和施主(又稱功德主、檀信、檀越)施捨,自身經營必須有寺觀經濟作爲基礎,不是許多寺觀所能具備的,接受施捨就具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施捨包括:不動產(房、地)、銀錢(用於擴大基址、修葺殿宇、僧道日用、祭祀香火、傳戒費用)、實物法器。其中,不動產可以提供長期穩定的經濟收入(收取租銀),尤爲寺觀所重。 對於施主善舉,寺觀通常刻立石碑。這種作法,首先是基於對施主的表彰,同時也寓有獎勸善信慷慨解囊的目的。另外,舍地碑無異於永久性契書,對於證明土地來源合法性、防止施主子孫或親屬的無理糾纏乃至土地日久迷失,也具有重要作用。 舍地碑行文格式不盡相同,有的稱頌施主善舉,有的照錄舍契原文,但不管怎麼說,通常包含以下要素:施主姓名、舍地來源、額數、坐落4至、立碑時間,有的`還要說明施主籍貫(是旗籍還是民籍)、施捨目的、所舍土地價格與質地,舍契交付,寫字人、說合人、中保人(中見人)姓名,以及“永爲寺業,各無爭競”,“永不反悔”之類的擔保。      舍地碑對土地來源的說明通常比較簡略,如說“有地”、“有開荒民地”、“自置地”、“自典地”、“祖業地”。說明土地來源,主要是爲了確保產權讓渡的合法性,使用“有地”1類的措辭卻未免過於簡單。其中,明確說明自置地的有康熙4109年(1710)岫雲寺《5103舍地碑》,這也是目前所見旗人舍地碑中爲時最早的1通: 大清康熙4109年歲次庚寅閏7月 信士5103同男蘇興捐金買稻田1段計囗頃,永遠供奉岫雲常住,以爲香火。茲於康熙4106年7月吉日買稻田1段410畝,囗至本寺地,南至本寺地,西至磚瓦窯,北至官道。又4109年5月吉日買稻田1段610畝,東至本寺地,南至鵪鶉戶地,西至官道,北至本寺地。 施主市銀5百兩買稻田2段共1頃。其地囗囗囗址俱開分明。 欽命潭柘山岫雲寺囗持道林囗 [1] 岫雲寺位於京西門頭溝寶珠峯下,始建於西晉,初名嘉福寺。清代,因康熙帝題有“敕建岫雲禪寺”,改名岫雲寺。又因寺後山上有青龍潭,寺前山坡上遍植柘樹,習稱“潭柘寺”。 滿人命名常取數字,是1種古老傳統,如某人出生時,其祖父710歲,就給他取名叫“那丹珠”,即滿語710之意,但滿語名字畢竟難懂,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徑用漢語,這是漢族所沒有的習慣,說明信士5103爲滿人無疑。5103同子蘇興於康熙4106年7月、4109年5月前後兩次置買稻田2段共1頃,用銀5百兩,舍給岫雲寺作爲香火地。 自置地也就是置買得來的土地,因現地主擁有充分的土地所有權和處置權,施捨手續比較簡便。相比之下,施捨自典地因涉及原主權益,產權關係比較複雜,轉讓地權的難度也比較大。乾隆109年(1754)《福增格施地供衆碑記》: 功德主、散秩大臣、副都統兼管右翼步軍總尉事、佐領、和碩額駙福增格撰並書。 西峪雲居寺,京西之鉅製也。自滇師開山以來,不事莊嚴,清修苦行,因距先祖文端公先塋甚邇,是以餘家3世護持焚修,將及610年矣。今有增格典到正白旗漢軍石勇佐領下伊凌阿地210頃0510畝、瓦房105間、土房2105間、場院、園子、井、樹,坐落新城縣慄各莊,用價銀5千兩,契寫310年後銀到取贖。後因知僧格願舍與龍天常住供衆,石姓原典主亦樂勸善舉,親寫“永不取贖”契約。是以餘情願盡寫舍契施與常住,永爲寺業,各無爭競,久遠存驗。 乾隆109年閏4月105日 [2] 雲居寺又稱西峪寺,位於今北京西南郊的房山區,隋唐時代由幽州智泉寺靜琬法師創建,歷代屢有修葺,成爲規模宏偉、僧侶衆多的巨剎,以藏有萬千珍貴的石刻佛經板而聞名遐邇。 上引碑文無異於舍地契的翻版,由施主親自撰寫並書。立舍契人福增格,又譯福增額,大學士伊桑阿之孫,尚郡主,詔封和碩額駙 [3]。伊桑阿系康熙朝名臣,死諡文端,入祀賢良祠,《清史列傳》卷9有傳。其家祖墳位於雲居寺東南,今北京房山區嶽各莊鎮皇后臺村 [4]。福增格祖孫3代、610餘年間對雲居寺始終護持焚修,他將典到漢軍旗人伊凌阿地210頃0510畝、瓦房105間、土房2105間及相關附產舍予該寺,正是這種關係的進1步發展。當初典買這些土地,福增額共用5千兩銀子。如此鉅額的施捨,至少在筆者所見旗人舍地碑中,是爲數最多的1例。 福增格所施土地爲自典地。與自置地相比,施捨典地難度較大。原因在於:典地是1種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不充分的買賣形式,在土地出典期間,現典主擁有使用權、處分權或轉典他人權,原業主則保留出典限滿後的回贖權(如上引碑文中所云:“約定310年後銀到取贖”)。在此種場合,現典主無法實現真正法律意義的產權轉移,只有原業主聲明放棄回贖權,才另當別論。在這起施捨中,看到的正是這種情景:福增格在徵得石姓原業主同意,並由後者親筆書寫“永不取贖”契約後,終於將土地施捨與雲居寺。 問題是:如果原業主不願放棄回贖權,是否還有權宜辦法呢?不妨參考民間流行的做法。《諸公施捨永爲藥王廟碑記》:村民張自貴施捨典契地5畝,典價1百510吊,日後價歸香火。[5] “價歸香火”的意思,就是1旦原業主按典契規定期限回贖土地,所付價銀歸寺廟收取。另外,還有明確規定將價銀依舊置地的,《李永福捐助燒煤地畝記》寫明:施主李永福將自典地兩段,1段3畝典價510吊,1段3畝典價109兩,舍於寺,倘原業主贖回,價照舊置地。又載:海玉堂交寺銀210兩,當年置典契地5畝,如原業回贖,仍然置地。[6] 在這種場合,碑文無1例外,都要註明典地價,以便日後辦理回贖並用所付價銀重新置地。諸如此類的做法,應該也適用於旗人。 2、   施主的身份 在清代社會裏,旗人有別於民人而自成1社會羣體。在其內部,上起皇族貴胄,閥閱世家,下至普通旗人,以至奴僕家丁,又存在不同的階層。貴族顯宦,廣佔莊田,家資富贍,施捨土地,尤爲慷慨。前舉福增格1次施地210頃餘,是1個很典型的例子。在他們的大力表率下,民間滿漢旗民向各寺觀捐獻田產、錢財也很踊躍。雲居寺所存乾隆210年《吳王氏施地碑》、2108年《功德碑記》、《劉王氏舍地碑》、4105年《施財置地齋僧功德碑》、嘉慶7年《施寶幡碑》、同治3年《施捨功德碑記》、光緒2年《施財功德碑》等,都是這種活動的實證。 岫雲寺內觀音殿、文殊殿、祖堂、龍王殿、大悲殿、孔雀殿、地藏殿等許多建築,都是陸續由旗民人等出資捐造的。在捐造殿宇的同時,還有人施捨土地,上引《5103舍地碑》,就是旗人將自置地施捨該寺的1個例子。據《潭柘山岫雲寺志》:捐造大悲殿者爲“信官5103”,[7] 與上面提到的施主可能是同1人。如果此推斷不錯的話,5103身爲8旗官員,既獨力捐造大悲殿,又購田施地,足以想見他信仰的虔誠和家資的富贍了。乾隆6年,怡親王府總管李天福、王配爲資助岫雲寺舉辦龍華法會,各捐俸2百兩,加上其他善信所捐2百510兩,合置昌平州稻地3頃10畝。[8] 李、王2總管是王府中地位最高的包衣旗人。當時,進香岫雲寺者“自王公貴人下逮傭囗氓隸”,慷慨捐施的實繁有徒。 戒臺寺是與岫雲寺、雲居寺齊名的巨剎,位於今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馬鞍山麓。戒臺寺在唐代額曰“慧聚”,明正統年間賜名“萬壽”。寺內有規模居全國之首的戒臺,素有“天下第1壇”之稱,因常在此臺開壇傳戒,俗稱戒壇寺或戒臺寺。乾隆510年(1785)《旗人常福保等舍地碑》,集中記載了旗人向戒臺寺施捨土地的1些情況: 立舍地人廂白旗宗室永錫佐領下宗室常福保,有地3段910[畝],坐落通州南囗囗莊。莊南1段廿畝,莊西1段510畝,莊西南[1段] 囗囗畝,同莊頭周永佩、吳興、倪秉仁舍與戒臺寺,永作佛前香火,永不返回,刻碑流芳。 乾隆4102年正月立舍地人宗室常福保 立舍地人廂白旗宗室永錫佐領下宗室榮喜,有開荒民地101段1頃6105畝,坐落通州南共吉店村南,同莊頭周永佩、管家囗昌、中見人吳興、倪秉仁舍給戒臺寺,永作佛前香火,永不返悔,刻碑流芳。 乾隆4102年102月107日立舍地人宗室榮喜 立舍地人廂白旗永錫佐領下宗室寧泰,有地1頃02畝,坐落[通]州南共吉店西;又蘇家莊,房地相連,4頃有餘1段,同莊頭楊蓉與本莊大和尚,舍給戒臺寺,永作佛前香火,永不返悔,刻碑流芳。 乾隆4104年8月廿8日立舍地人宗室寧泰 固安縣西蠻子營村關帝廟是戒臺寺下院,立舍地人正黃旗漢軍邵源浩佐領下吏部小京官楊,有地3段410畝,坐落蠻子營村西2段,1段8畝,又1段5畝,村南1段廿7畝,同管家周德福、中人樑謨舍給戒臺寺,永作佛前香火。 乾隆4104年10月廿6日立舍地人楊晙 立舍地人廂藍旗包衣富森牛錄馬甲伊立布,有自置地1頃廿畝,坐落固安西蘇家橋村北,南北地2段,每段610畝,同嬸母廖門李氏舍給戒臺寺,永作佛前香火,刻碑流芳。中見人姚廷必、官保。 乾隆4104年101月卅日舍 立舍地人徐廷佑,本身開荒民地101段共1頃410畝,坐落通州南宮(中缺數字),同中人情願[舍給]戒臺寺,永作佛前香火,刻碑流芳。自舍之後,如有親族爭競囗有囗囗,中保人1面承管。 乾隆4107年4月初3日立舍地人徐廷佑 (以下尚有乾隆4108年102月、510年10月旗、民人等將“本身地”舍給戒臺寺的契書,渙漫不清)[9]    上引碑由戒臺寺刻立,載有乾隆4102、4104、4107、4108等年旗民人等舍地情況,似乎是照錄舍地契原文,可惜部分文字已泐,難以辨識。 舍地旗人中有廂白旗宗室常福保、榮喜、寧泰,正黃旗漢軍吏部小京官楊某,廂藍旗包衣牛錄下馬甲伊立布,他們的社會身份不盡相同,既有滿洲也有漢軍,既有皇室貴族(宗室),也有包衣牛錄下人。只有徐廷佑的身份可能是民人。 6位施主共舍地10頃5107畝,其中5頃餘的1位,1頃餘的3位,910畝和410畝的各1位。說明旗人舍地多在頃畝以上。 碑文還反映了舍地必須履行的程序,由施主寫立舍地契,並與莊頭、管家、中見人等共同擔保。碑文中提到的“莊頭”,均隸屬宗室,即宗室常福保的莊頭周永佩、吳興、倪秉仁,宗室榮喜的莊頭周永佩,宗室寧泰的莊頭楊蓉。清初圈佔畿輔大片土地,將其中1部分分給皇帝和王公貴族,建立官莊和王莊。莊頭是管理農莊的頭目,有條件設莊的宗室貴族,都佔有大地產。以後,1些貴族又通過兼併擴大對土地的佔有。宗室榮喜所施土地爲“開荒民地”,應是得自民間的土地。 清初圈佔畿輔大片土地,除將其中1部分分給皇帝和王公貴族設莊,大部分分給8旗官兵作爲份地。因爲份地是按“計丁授田”原則分配的,每丁5垧(1垧5畝),故佔有大量奴僕壯丁的貴族、官員獲益最多,“富厚有力之家,得田每至數百垧”[10]。從而擁有設立管家管理生產的條件。印證上引碑文,旗人舍地1般都在頃畝以上,慷慨的施捨,說明他們的社會身份雖不盡相同,均屬旗人中的富裕階層。 旗人舍地,主要以家庭成員爲單位。多數爲男性家長(例甚多,從略),另外還有:父與子(《5103舍地碑》),兄弟(《起剛等施捨房產碑記》),母與子(《聖文寺香火地碑記》),孀婦(《吳王氏施地碑》、《重修關帝廟題名碑》),侄子同嬸母(《旗人常福保等舍地碑》),都是些與所施土地有產權關係的當事人。 另外,旗人舍地,有時還以香會名義。在這種場合,施捨的是會衆集體的財產而非1家1戶的私產。 香會,是民間祭神修善的自發性組織,在旗人與民人中非常流行 [11]。成立於雍正103年(1735)的岫雲寺楞嚴勝會,例年會費除佛供僧齋外,103年間節餘5百610兩銀,置地2頃,歲入租銀2百010兩,獻給岫雲寺永作香火之需。[12] 乾隆106年(1751)《廣善米會置香火地碑》稱:“京都西直門廣善米會衆發誠心願買水園地供奉常住,以作永遠功德。”該會用銀1百510兩,置地3段4104畝,每年取租銀106兩。永作戒臺寺香火費。乾隆5108年(1793)《廣善米會捐資題名碑》記載:該會由德勝門外索家墳藥王廟1帶旗民百餘人組成,每年例往戒臺萬壽寺獻供齋僧敬禮施食。會衆捐資錢1百7102吊,置地310畝,“得租永作佛前香供”。[13] 這兩個廣善米會,會址不同,1個在西直門,1個在德勝門,可能並非同1香會。還有由宣武門內西單牌樓旗民組織的如意會,每年4月間往戒臺寺“禮佛獻供齋僧施食濟孤”。在會首蔣廷臣、亢希表率下共施銀3百兩置地2頃,每年得租錢1百千,“永作佛前香火”。[14] 這些香會施捨的雖是地租,其實也是施地,因土地所有權已歸屬寺廟,並立有碑石作爲憑證。 3、   舍地的對象 旗人舍地,以京郊名剎爲主要對象(說見前文),也包括居處附近的中小寺觀。雍正102年(1734)4月《重修關帝廟題名碑》記載北京西北郊大榆河等村旗民向當地關帝廟施捨土地的事實: 大榆河關帝廟施捨並自置香火地畝4至清開於左:山主1等阿達哈哈番舒數舍地1段4畝,坐落廟南,東至旗地,西至莊窠,南至香火,北至旗地;又地1段410畝,坐落村北,東至旗地,西至道,南至香火,北至旗地。內閣學士和素施廟身地1段。牛錄章京兼員外郎事石頭施廟身地1段。牛錄章京囗囗科泰施地108畝,坐落村東,東至旗地,西至民地,南至旗地,北至沙垌。寧秀佈施地6畝,杜文路施地3畝,孔印凴施地3畝,共合102畝,東至道西,西至旗地,南至香火,北至莊窠。安尚仁施地3106畝,坐落關家墳西,東至墳,西至溝,南至道,北至旗地;又施地1段104畝,東至道,西至龍母宮香火,南至溝,北至道。姚門常氏施地8畝,莊門沈氏施地8畝,共合106畝,坐落村南,東至溝,西至道,南至墳,北至墳。自置香火地2104畝,坐落村東南,東西至旗地,南至墳,北至道。又置地4105畝,坐落村東,東西至旗地,南至墳,北至墳。又置地510畝,坐落村東,東西至旗地,南北至道。又置地104畝,坐落村東,東西至旗地,南至道,北至旗地。又置地3106畝,坐落村東,4至俱在旗地。又置地105畝,坐落村東,東西至旗地,南至道,北至旗地。又置地4105畝,坐落村東,東至溝,西至道,南至旗地,北至道。 廂黃旗包衣下那6哥、全德、全福、全安、全寧施香火地1段410畝,坐落玉河村東窪,東至民地,南至旗地,西至其[旗]地,北至其[旗]地。又置買地1段10畝,坐落村東翟家墳前,東至旗地,南至道,西至旗地,北至道(按此兩段地畝系補刻)。 10方檀信芳名開列於後: 大榆河合村衆善人等,皁甲屯合村衆善人等,新莊合村衆善人等(以下8104人名從略)。[15] 榆河,又稱玉河(今南沙河),在皁甲屯東南方流過。榆河(玉河)村、皁甲屯(皂莢屯)、新莊1帶,清屬昌平州(今屬海淀區上莊鄉),是康熙朝權臣、大學士明珠家族的賜莊、宅院和祖塋所在地。康熙4107年(1708),明珠故後,明府總管安尚仁將當地東嶽廟(在皂莢屯東)、真武廟(即關帝廟,又稱高廟,在皂莢屯村南3裏)、龍母宮(全稱“龍王聖母廟”,在皂莢屯東北)重修,各延高僧住持在內,朝夕焚修,供祀明珠牌位。新莊,原名新立莊,在皂莢屯西南,據說是由明珠家墳丁和其他人戶遷入而形成(即今之上莊村)。[16] 據碑陽《重修關帝廟碑記》,關帝廟始建於康熙4104年(1705),至雍正8年(1730),前後兩次增修,廟觀輝煌,巍然渙然。不想方過1年,突發地震,使210年之經營毀於1旦。僧人通理痛心之餘,乃“蓄地畝之力,集檀信之資”,再次重修,雍正102年竣工,通理因撰此碑,將寺觀興築始

清代北京旗人舍地現象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