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教育實施策略探究

學識都 人氣:7.06K

不顧學生身心發展需要,一味地將社會固定的道德規範、道德價值通過外部強制的手段對學生進行道德知識的灌輸,使得道德教育越來越遠離了作爲意義和價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以下是本站小編爲您蒐集整理的生活德育教育實施策略探究論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生活德育教育實施策略探究

 摘要: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德育與大學生生活實踐相脫離。基於高校德育的現狀,主要應從德育“內容實起來”、德育“形式新起來”、德育“過程活起來”、德育“手段多起來”和德育“周邊環境淨化起來”等方面構建高校新型德育觀,使德育迴歸生活。

 關鍵詞:高校;生活德育;實施策略

長期以來,高校德育無法擺脫低效的困境。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德育與大學生生活實踐的脫離。基於對傳統德育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實效性差、針對性不強的反思與批判,基於人們對高校德育的自覺追求,德育要“迴歸生活”的教育理念便成爲德育理論界的共識和實踐的指導思想,是新世紀德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一、傳統德育的弊端

“生活德育”的提出意味着原有的道德教育偏離了生活的方向。傳統的德育觀錯誤地把學校德育理解爲一種靜態的知識性的存在。在這種錯誤德育觀的指導下必然導致教師重視道德目標和道德規範的理論灌輸,學生重視牢記德育知識的框框條條,德育評價也往往通過貌似客觀的簡單的量化形式考覈,強行給學生的德行排定座次。這種不顧學生身心發展需要,一味地將社會固定的道德規範、道德價值通過外部強制的手段對學生進行道德知識的灌輸,使得道德教育越來越遠離了作爲意義和價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這就造成了不良的後果。一方面學生的主體性被泯滅了,導致大學生道德行爲的養成和道德情感的培養失去憑依。另一方面脫離了積極的文化內容,使道德教育變爲純粹的形式,這使得教育的實效性不高。再者,由於長期受政治、意識形態的強烈影響,道德教育完全從屬於政治的需要,道德教育的側重點主要是政治理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質的養成,道德教育的內容高、大、空,無視國民基本文明、生活習慣的養成和道德情操的培養。

二、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礎和目的

1.道德教育源於社會生活的需要

德育是爲了培養社會生活所需要的有道德的人。“道德產生於並內在於社會生活,道德與社會不是‘兩張皮’”[1]。道德起源於人類最基本的社會生產勞動。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結成各種各樣的關係,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爲解決這些矛盾,道德隨之產生。道德產生於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道德教育和規範約束,使個人注重自己的品行,不斷調節社會和個人的關係,使人們的行爲逐步從“實然”向“應然”轉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需要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精神支撐。我們所學習的道德規範、規則和社會知識等都是從生活之中來的,思想道德教育應該以生活爲本。

2.生活之中蘊藏着豐富的育人價值和教育意義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對生活的感觸與體驗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根基。生活是可感知的、實實在在存在的,生活世界中包含有積極的、豐富的文化內容,正確的輿論導向,真善美的典型事例,給人以感染和啓迪。人們在現實生活之中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所思、所感,日漸形成道德判斷能力。只有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道德教育,才能幫助學生真正領悟道德的內涵和生活的本質,確立對生活的理想信念,領悟真善美,培養健全的人格。“德育的本質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的質量的教育”[2],脫離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條文和抽象的原則,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無法得到學生的認同,德育就達不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3.德育的最終目的是爲了使人們生活得更幸福

一切道德規範都植根於人性的需要。德育是大學生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內在需要,而不僅僅是社會的道德要求。費爾巴哈指出:“生活和幸福原來就是一個東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於幸福的追求。”[3]德育就是要引導人們追求幸福,享受幸福,過一種真正有道德的、有意義的幸福生活。人的品德的養成與體現,發生在生活的情境之中,行爲的改善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會有效地發生。這決定了德育的效果最終必然見之於生活實踐。通過生活的學習引導和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形成一種對真善美的追求,道德情感、信念以及相應行爲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主要是基於生活經驗和閱歷,都來源於真實生活的體驗,並通過生活不斷地檢驗、發展與提升,使個人與他人、與社會關係日趨完善和諧,在和諧的人際互動中培養高尚格調,培育豐富真摯的生活情感,形成美好的社會體驗。這是人的幸福之源,也是德育的最終目的。

總之,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德育要在生活之中進行,並最終要回到生活之中去。

三、高校生活德育的實施策略

生活德育理念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最終目的是爲了使學校德育的多方面措施最終與學生的生活掛鉤,服務於生活實踐。這就必然要構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努力增加學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學校德育的生活針對性和實效性。基於高校德育的現狀,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構建新型德育觀。

1.德育“內容實起來”

德育內容材料是溝通學生與生活、引導學生生活的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身的中介物。而以往的德育內容受理性主義與工具主義的影響,與學生實際生活及身心發展相脫離,強調道德認知,內容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爲基礎,重視理想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品德的養成和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對德育活動的反感,導致學生不願內化材料的內容,更談不上踐行了。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校在德育內容材料的選擇上,要發掘生活中鮮活真實的素材,以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基本問題爲依據,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面向學生的未來生活與終身發展的需要,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國家與社會等關係,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與國情教育等內容,使其具有時代特徵與生活氣息。目的在於通過增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繫,創造條件開發大學生的創造力、意志力、價值判斷力、親和力和獨立人格,加大品德培養的力度。只有取材於學生豐富的生活實踐,以可感知、可模仿的素材培育學生,纔可能讓學生有所觸動,有所共鳴與震撼,最終有所裨益。

2.德育“形式新起來”

德育迴歸生活,通過親切可感的形式可以實現個體德性的超越,並引導着個體追求理想的生活。而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基礎之上的,忽略了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以“傳授—接受”性學習爲主要特徵,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積極性的發揮。生活德育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特別是自主、探索、體驗與合作實踐的學習形式,把大學生當做德育的主體而不是灌輸的客體,德育活動由教師單向度的“教”轉變成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共同探討的雙向的“教師引導+學生學”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