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鄉婚俗館”看中國傳統婚禮傢俱

學識都 人氣:2.6W
從“越鄉婚俗館”看中國傳統婚禮傢俱

  內容摘要:“越鄉婚俗館”將那漸已遠逝的民間風情再次展現於我們面前。在民俗中傢俱被賦予感情、民族習慣等民俗的內涵。婚禮傢俱則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等心路歷程。
  關鍵詞:傢俱 婚禮
  
  “越鄉婚俗館”坐落於古越文化之鄉—紹興市稽山園"迎嵐閣"內,是一個私人收藏館。此館有三層展廳,一樓主要展出的是帶有明顯越地婚俗文化特色的雕樑花轎、精雕喜牀、朱漆扛箱、被轎等一整套精雕細刻的硃紅漆木器珍品 ;二樓陳列的是說媒、訂親、上轎、拜堂、洞房等一系列結婚所需的工藝雜件 ;三樓主要是一些結婚用的精美刺繡、日用首飾,如一些難得一見的定情信物等。
  走進婚俗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清代道光年間的"供桌",爲拜堂或祭祀所用,這是中國傳統傢俱中極具典型性的一種。整張桌子呈元寶形,工藝上採用浮雕手法,分三層進行裝飾。最上層刻有象徵四季的“梅、蘭、竹、菊”四君子;第二層有三個畫面,中間是"福、祿、壽"三星圖,左邊是壽星聚會,右邊則是八仙圖。所刻人物神情姿態栩栩如生,邊框上以竹子裝飾象徵"步步高昇"。桌腳上刻着獅子頭、老虎爪和牡丹花,這些“獸中之王”和“花中之後”裝飾,無聲地向人們講述着主人的種種理想與願望,也體現着主人對拜堂或祭祀等活動的虔誠與嚴肅。 "拜堂"時,供桌上罩以錦繡鸞鳳和鳴的大紅緞子桌圍,上置天地諸神之位(俗謂"百份")及香爐、蠟臺、供品等,堂前上掛和合軸子,兩邊是喜聯喜對。一對紙馬,別在和合軸子下端,代表天地。供桌前設八仙桌(天地桌),桌子前紅氈鋪地,新郎新娘在八仙桌前拜天地、拜公婆(亦謂之"拜堂")。
  花轎是最傳統的迎娶新娘的喜轎,花轎作爲結婚的一件重要傢俱,不論家境如何男方迎娶必用花轎去擡,這既是明媒正娶,又是雙方的場面與身份的代表,所以花轎十分講究。越鄉婚俗館裏收藏的一頂花轎看似小巧玲瓏,這是因爲當時的女子要纏足,纏足會影響身體正常增長,再則當時出嫁的年齡大都十三四歲,這樣的花轎大小正好。花轎旁是一件朱漆扛箱,是放嫁妝用的。這件扛箱的雕刻也耐人尋味,中間飾有象徵平安富貴的牡丹插瓶,左右各雕刻有成雙成對的鳳凰。越鄉嫁妝有“十籠十箱”、“十里紅妝”的說法,就是說這樣的箱子要擡十箱。
  在女子即將出嫁前(多爲送嫁妝的頭一天),親朋好友要前來喝喜酒,主家以大型酒宴招待,來賓則需"上禮"(又稱"行人情")。上禮形式除贈送一定錢款外,還可送布料、衣物等。喜宴結束後,女家便是"送嫁妝"了,嫁妝送到男家先鋪房、掛帳幔、佈置房奩器具,這種形式叫"鋪房"。嫁妝品種多少視家境好壞而有很大差別,有所謂八隻八口、六隻六口、四隻四口、二隻二口、一隻一口、一頂一箱等說法。八隻八口即有八大箱、八中箱、八小箱、八櫃、八桌、八椅、八凳、八牀榻等,餘皆依此類推。至於一頂一箱者,就一箱一櫃,其它物品也多如此。二隻二口以上的一般都有牀榻,二隻二口以下則沒有。那些家境貧窮的人家,陪嫁物品往往僅有一兩件衣服和一牀被褥而已。而一般家庭則以四隻四口、二隻二口最常見,可見越鄉所陪送的傢俱也相當可觀。
  除此之外,洞房裏的牀是裝飾、佈置的重點。婚禮儀式中,有鋪牀、暖牀、撒牀、坐牀、鮮花布牀等。通常新牀的四周繫着刺繡的牀圍子,上面掛着紅色繡帳,繡帳及牀圍子上面繡着"麒麟送子"、"和合二仙"、“百子圖”等吉祥圖案。新牀上還掛有“發祿帶”、“瓜瓞綿綿”、“必定如意”、“吉慶有餘”等掛件。牀中央放紅紙包的甘蔗、秤桿、如意,取節節高升和稱心如意的意思。越鄉婚俗館裏收藏的這張"八腳大牀",是由兩張明式牀拼接而成,這也是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中描寫的"寧式牀"。這張牀雕刻裝飾相當精美,採用了浮雕和鏤雕兩種手法,活靈活現地刻有《西廂記》裏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 ;牀沿的五隻蝙蝠寓意"五福齊臨" ;兩邊刻着藤狀的連理枝,與牀上方的"梅、荷"二仙都象徵着愛情的美滿和永恆。牀的旁邊放着"躺箱",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爲它是直接放在地上,下面座臺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的箱架用以防潮。還有用來掛衣物的'龍頭衣架和圓角櫃,它既可當衣櫃還可放書,是兩用櫃。供新婚夫婦梳洗用的銅盆、鳳頭盆巾架、化妝臺及放雜物的丁香櫃,也是必不可少的。牀前的子孫桶是姑娘出嫁時必備的嫁妝之一,桶裏面要放很多東西:紅包、紅雞蛋、紅腰帶寓意傳宗接代,紅棗、花生、桂圓、蓮子象徵早生貴子。
  舊時結婚大多在冬天,館中陳列的踏爐、袖爐、手爐是供新娘取暖用的,以及用竹絲精細編織的糕點籃和鞋子籃,當時姑娘出嫁,女方的家人要給男方的家人準備鞋子,另外還有竹絲背箱,是用來裝衣服的,大戶人家的小姐出嫁,家裏要給她準備很多衣服陪嫁。
  喜轎到後要"拜堂"。喜堂上張燈結綵,紅綢裹柱,掛上堂幔。可見喜慶的氛圍不單來自傢俱,更多是由這些臨時性的裝飾色彩來烘托。供桌在前,上放龍鳳錫釺,喜燭高插,桌上放供果。館中陳列的四隻果盒都是供果盒,其中八角雕花果盒共分九格,"九"數字最大,只有做官的人家才能使用,它的製作工藝也非常特別,其上花紋是用漆一層層漆出來的,盒中糕點用於行禮時款待賓客。
  拜堂之後,新郎用紅綢將新娘引入"洞房"。洞房又謂之"喜房",是新婚夫婦"坐帳"、“合巹”(喝交杯酒)、吃"長壽麪"的地方。待新郎新娘入洞房後,先由大賓引導二人並牀而坐,而後由迎親太太以金銀盤盛紅棗、栗子、糖果、彩錢等"撒帳",並祝吉語。從新婚儀式的一系列活動中,從新牀的佈置和裝飾中,都不難看出預祝新人早生貴子的主題。
  民俗是一個地方的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所形成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這種體現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歷經多年漸漸形成,民俗對傢俱造型、裝飾、功能、使用的影響,以及傢俱之於民俗都是一時一世文化的表現。傢俱是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載體,"此時傢俱已超越了其自身的使用功能和價值",從文化的視角被賦予了民族感情、民族習慣的內涵,婚禮傢俱足以體現一個民族在一定階段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觀念,和一個民族的心路歷程。
  
  參考文獻:
  ①胡文彥、於淑巖:《中國傢俱文化》,河北出版社,石家莊,2002。/②裘士雄等:《魯迅筆下的紹興風情》,浙江出版社,杭州,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