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義烏古民居牆面裝飾的研究

學識都 人氣:2.87W

第1章緒論

關於義烏古民居牆面裝飾的研究

1.1研究背景

義烏古民居歷經千年的發展,擁有着極爲豐富的裝飾語言和藝術特點。而隨着城鎮的發展和當地旅遊的開發,傳統的民居建築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造、重建,這是古鎮發展和更新的必然過程。但我們必須看到,在人們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的同時,也會對當地的傳統建築文化造成一定的破壞。歷史悠久的民居建築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將這些古民居進行合理的保護與改造,不僅可以重塑舊街老巷安靜、祥和的氛圍,還給當地居民一個摒棄浮華、靜溢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能讓更多的外來遊客深刻的感受到古鎮獨特的詩文之風、書畫之魅。

建築作爲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對古鎮風貌的控制有着極爲重要的影響,高低不一、錯落有致的山牆,更是賦予了古鎮簡潔、淡雅的獨特神韻。牆面上各種造型的構件以及豐富多彩的裝飾材料不僅美化了建築外立面、形成了濃厚的地域氛圍,還體現出當地工匠們高超的營造技藝和對傳統文化的良好繼承。

江南一帶的建築從風格上來看都有着類似的地方,同樣的白牆、黛瓦、馬頭牆,很多人都習慣性地把這些建築都歸類於徽派建築。從外表上看義烏的古建築和徽派建築的確非常相似,但在研究的深入過程中發現,義烏古民居在建築造型上有着自己的特色,並沒有完全依照徽派建築的營造做法。由於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兩者在牆面裝飾的特點及技藝上還是有着很大的差異,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1.2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研究目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惡化,新的科技手段與舊的藝術形式的衝突,使得傳統裝飾藝術保守、迷信的一面進一步凸現出來,這種與當下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不協調,導致了傳統牆面裝飾文化的急劇消亡。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碰撞中,從積極的一面看,有利於充實藝術設計內容,引入新的設計理念與方法,對建築裝飾設計起到了促進和推動的作用。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在現代建築與室內的設計中,如果設計師本身缺乏對當地傳統文化的思考與探索,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揚歷史文脈價值,那麼在強勢的現代文化衝擊下,必然會顯得無所適從。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針對義烏古民居的修與改造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樹立正確的觀點和方向,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古建築傳統的風格、脈絡來塑造外立面,與古鎮原有風貌更好的融合,原汁原味地體現出古鎮的特色。增強設計過程中對義烏古民居傳統裝飾研究的理性成分。

1.2.2研究意義

在古民居的改造過程中,如果只是對建築表皮進行修舊如舊的更新,把元素進行堆疊,而缺乏對當地傳統文化的瞭解,僅僅披上一件仿古建築的外衣,那麼對於在義烏世代生活的人看來,難免會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觀感。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對義烏古民居牆面裝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意義主要概括爲以下幾點:

1)理論意義,關於浙江古建築裝飾的研究,很多專家、學者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本文通過在義烏當地的調研,對古民居牆面裝飾的特點以及施工技藝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整理,瞭解當地的牆面裝飾藝術的發展現狀以及在建築立面中起到的作用,並希望藉此可以豐富浙江古民居的建築裝飾理論。

2)現實意義,在追溯過去的同時,面向未來,在義烏地區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的商業背景下,挖掘當地獨特建築特色背後的人文價值,爲古民居改造設計提供理論依據,避免出現建築裝飾符號亂用、錯用,以及缺乏當地特色等問題。同時,還可以對義烏傳統裝飾文化的傳承和教育等方面起到一個引導作用。

第2章義烏古民居概述

2.1自然條件與人文環境

2.1.1自然環境

義烏市地處浙江中部地區(圖2-1),處於金衢盆地的東部,周邊與東陽市、永康市、武義縣、蘭溪市、浦江縣、諸暨市相鄰,總面積1105平方公里。東、南、北三面環山,多低山、丘陵、平原,植物種類多樣、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義烏江自東向西從境內穿過,地理條件十分優越。氣候的基本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熱條件良好且雨熱同步,十分適宜居住,另外,夏季受到梅雨季節影響,空氣溼度較大,容易受潮。所以在當地建築的建造過程中,把防漏、防潮、通風作爲重點去解決。

義烏地區山水相依的自然條件對當地多樣的民居形式生了很大的影響。雖然由於地形條件和經濟條件的差異,水鄉建築與山地建築在形式和規模上有所區別,但其所蘊含的山水文化精神是相一致的。這種依託山水文化的營造方式賦予了義烏古民居獨特的風格和特點。

2.2建築形態與裝飾特點

2.2.1佈局形態

義烏古民居受地形的影響,在建築的選址和佈局上充分考慮了當地多低山丘陵的特點以及自給自足的古代農業生產方式,多依山傍水而建(圖2-5)。早期,人們對自然的改造能力有限,只能最大程度的順應自然,因此聚居點一般坐落在鄰近小河、小溪的臺地上。後來隨着水利技術的發展,人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強,民居的分佈逐漸的開始往江河湖泊沿岸以及濱海灘塗等地發展(圖2-6)。到了明代,義烏地區古民居的佈局形態基本定型。

院落的佈局一般坐北朝南,大門位置朝南並以略偏東或偏西爲宜,以符合風水理念以及社會等級。義烏民間的平面佈局大多以三合式或四合式爲主,較爲規則,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也有三合式、四合式和多進式等不同類型靈活組合,形成獨棟、並列或多個三合式與四合式相嵌的建築組團模式,使建築的整體佈局更好的滿足使用需求。其中三合式通常爲九間或十三間,四合式大多爲十八間,而多進式往往由十三間的三合式與十八間的四合式組成。義烏傳統民居平面一般呈中軸對稱,以三進或四進院落爲軸線,正中爲廳堂,兩側設置廊道以及給各房晚輩居住的廂房,以圍合院落空間。義烏民居的天井相比於徽派建築顯得恢弘大氣,許多大型院落通常還有跨院,有自己的獨立的內庭院。四合院的佈局通常爲前廳後堂,一排爲三幵間,外加兩側各六間廂房,院落空間四面圍合而成。多進式通常爲二十四間或三十六間,建築的開間數量受到封建等級制度的嚴格限制,必須符合主任的社會地位。

在一些名門望族的宅第中,開闊大氣的中央庭院可以給家族成員提供公共活動的場所,而精緻小巧的獨立小院落則可以滿足各房子孫的日常生活。同時,連接這些小院落的通廊又給整個宅第帶來了生動的變化,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空間美感。

第3章牆體類型與工藝特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