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學識都 人氣:6.34K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一、 注意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青年學生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教師要善於抓住青少年這一心理特徵,在地理學習的開始就使他們產生興趣。如在教學第一章節時,學生對於宇宙的奧祕,自然奇觀,如極晝、極夜、晝夜交替、四季交替等問題,似乎知道點,但又說不清楚,教師只要用形象、直觀的三球運行儀、幻燈、模型、圖片及手勢等多種方法進行演示、講解,從理論上加以說明,再適當補充一些數據、資料,把這些看得見、又看不見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具體化,學生很感興趣。教學中,要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採用形象、生動的比喻,也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把勢均力敵的兩種氣團相遇形成的準靜止鋒比喻成兩個手勁差不多的同學掰腕子,手勢將保持不變,以此說明鋒面較長時間停留在某地區,從而影響該地區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
  二、 結合身邊的科學現象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地理學是在前人不斷探險、考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科學。既然是科學,就不是光背背礦產、山河等。對學生來說,掌握複雜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徵,弄清其發展演變規律是比較困難的,也容易由此產生不願學的想法。教學中,應儘量結合實際,使學生感到身邊有很多地理現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講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提出學生們熟悉的,但又解釋不清的現象進行分析,如:晴朗時天空呈藍色,陰天爲什麼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時又爲什麼呈紅色?指出這是由於大氣對波長不同的太陽七色光散射,吸收狀況不同而造成的。波長較長的紅、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夠傳播較遠的距離。這也正是紅、橙色光作爲停車信號的道理,它使人們在較遠處就可看見,以減少交通事故。在講氣旋、氣團和鋒面活動時,在講清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在民間廣爲流傳的觀雲看天的諺語和天氣預報及當地的天氣變化,叫學生觀察、分析,用所學知識解釋,得出結論。這些身邊的地理現象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的必要,同時結合實際,學起來會覺得並不難學,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學好地理的信心。
  三、 引用資料,適當補充,在興趣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是以領會知識和掌握技能爲基礎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識掌握越好,興趣也就越濃。在課堂上如果適當引用一些平時蒐集的資料,就會促進知識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如,講地球大小及在宇宙中的位置時,引用以下一些數據:若把銀河系縮小一萬億倍,那時太陽半徑僅0.7毫米,地球半徑則爲0.0064毫米,日地距離僅15釐米,整個太陽系直徑也只有12米,但銀河系的直徑仍有100千米之大;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天體系統,僅觀測到的就在十億個以上。地球在銀河系,以至在整個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就可想而知了。但地球對我們人類來說,又是極其重要的星球。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球也並非唯一人類居住的星球。在講生態平衡時,引用一系列的事實資料,如:要講建立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時,引用澳大利亞引進專食牛糞的屎克螂,把壓在草原上的牛糞推進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進了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建立了新的生態平衡。
  四、 課內外結合,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
  配合課堂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觀察、分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要因勢利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實習,這對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有很大作用。如在講大氣時,可組織學生參觀氣象臺站,讓學生注意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