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生課外語文閱讀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學識都 人氣:1.98W
畢業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和分析,並提出1些解決方案,即充分認識課外閱讀的作用;加大考試評估制度改革的國度;切實加強課外閱讀的組織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切實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課外閱讀;調查;分析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增加知識,提高修養,陶冶情操,學會處世,培養良好的心態,形成獨特的風格。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外閱讀更是提高學生素質的1個重要途徑。通過課外閱讀,能夠鞏固和發展課堂教學的成果,更快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更好地達到語文教育目標。課外閱讀如此重要,那學生們是否在進行課外閱讀?特別是在辦學條件相對比較薄弱的農村初中,學生在讀些什麼書?他們是怎樣讀書的?他們讀書的過程中有哪些潛在問題?而我們應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1、調查過程
  
  我們設計了兩份調查問卷,瞭解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情況。調查結果表明:
  1、大部分初中生經常看課外書,43%的同學平均每2周去1次書店,29%的同學每週去1次。只有6%的同學很少去書店,在被調查人中,佔了小部分。說明在當今社會裏,知識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許多學生都積極地從課外書中汲取新知識。但是,有些學生不經常看課外書,認爲忙於學業、遊戲,沒有時間。
  2、現在初中生的課外閱讀面很廣。體裁上,有相當1部分學生喜歡小說,因爲小說貼近生活,但對詩歌、散文等也有1定的閱讀量;內容上,文學、歷史、地理、軍事,包羅萬象。另外,外國名著對農村初中生吸引力較小。對中國名著、名家精品的閱讀還不夠1定的數量。學生接觸名著的機會比較多的是在暑假中的電視劇場,閱讀整部名著的人較少。
  3、大部分學生是自己挑選課外書。可見,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課外讀書比較理解、支持,也不會干涉孩子選書的自由。但有1部分學生的書是由家長、老師挑選,排除師長“參考”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這些學生對讀書缺乏主動性。學生挑選的課外書主要集中在輔導書上,否則得不到家長的支持。
  
  2、總結原因
  
  首先,大語文教育觀尚未確立。大語文教育觀要求改革單1的語文教學模式,建立1個課堂內外相互結合的新的語文課程體系,實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把“小課堂”與“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多渠道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會學習。但有相當1部分學校和教師未能真正確立這1點,對課外閱讀的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重課內灌輸,輕課外閱讀。
  其次,有些學生家長往往認爲課外書是“閒書”,讀“閒書”是不務正業,會影響考試分數,因而對學生看“閒書”也大多持否定態度(當然,這也有唯恐學生缺乏分辨能力而誤入歧途的考慮),也給課外閱讀設置了障礙。即使“通情達理”的家長,這也往往侷限於讓學生讀“作文選”之類,豈不知這不僅無益於學生的能力培養,反而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意識。
  除此之外,1些學校忽視語文環境建設,沒有1定的圖書配備,加之社會上公共圖書館的開放率低以及影視作品的衝擊等,也1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外閱讀的開展。那麼,怎樣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切實開展好課外閱讀呢?
  
  3、解決方案
  
  首先,要充分認識課外閱讀的作用。
  1、與課堂教學的互補作用
  1方面,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自己的閱讀天地,可以自由思考,自由發表見解,使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內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從而既拓展學習的空間,積累寫作的素材;同時又可以自覺不自覺地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與方法加以實踐應用--印證、對照、比較、揣摩,促進知識和能力的遷移,有助於自學能力的形成,達到“不待老師教”的目的。另1方面,通過課外閱讀又可以促進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學習1些閱讀的方法、技能等,尋求1把開啓閱讀天地的金鑰匙,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強化課堂教學,做到課內帶動課外,課外促進課內,2者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2、有助於落實語文教學的素質教育要求
  語文課外閱讀以其實踐性、自主性的特點,可以彌補課堂教學專業化、標準化、規範化帶來的不足,同時又有其相對獨立的價值,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健全的人格,從而使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的目標共同指向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提高,有助於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3、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閱讀是智力和思維發展的源泉,因此,應多讀課外書籍,以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他說:“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的負擔,那麼就應當讓他所閱讀的東西比要記住的多數倍……如果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讀,那麼他就連教科書都讀不好。如果學生其他書讀得較多,那麼他不僅能學好正課,而且會剩下時間去滿足其他方面的興趣。”而博覽羣書也正是1個人汲取文化知識,豐富人生經驗的手段。課外讀物本身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熔鑄了作者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探求。學生在閱讀中不僅可以獲得廣闊的生活空間和生活閱歷,還可以被引導着回到生活中去觀察、體會和求證,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和當前的生活息息相關,有助於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的源泉。
  其次,要加大考試評估制度改革的力度。
  考試內容、命題方法對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制約和導向作用。要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必須改革考試方法和教學評估工作。這首先應從拓寬考試內容上突破,要對聽說讀寫進行全面考覈,將課程標準推薦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經典篇目納入考評內容,以利於課外閱讀的'引導;同時要從改革評估手段上深化,用知識、能力的綜合考評結果取代唯學科分數的結論,可着重考查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爲課外閱讀的開展提供正確的導向,從而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
  最後,要切實加強課外閱讀的組織與指導。
  課外閱讀與語文教學既具有內在聯繫又各自獨立。因此,必須把課外閱讀作爲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內容,進行認真的組織與科學的指導,從而實現課外閱讀在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最優化,促進語文教育教學效率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1、制定計劃,統籌安排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必須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課堂教學,與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緊密配合,統籌安排,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包括課外閱讀的目的、要求、步驟、方式、書目等,以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這是開展好課外閱讀的前提。
  2、加強引導,激發興趣
  初中生興趣廣泛,感情充沛,但自制力不強,分辨能力較差,課外閱讀上易受情感的支配,往往沉湎於武俠、言情小說,或迷戀於情節離奇的卡通讀物,也有1些學生由於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缺乏讀書的興趣。因此,1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閱讀心理,引導學生多選擇1些健康有益、切近學生生活的讀物來讀,當然,教師也應通過課堂教學或舉辦講座、專題介紹等形式,對有關的文章、作品等進行精當的點評,留下1些思考的問題,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通過閱讀課外書籍以尋求答案的興趣。同時,對讀過這些作品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促使其他同學產生嚮往之心,從而營造1種良好的閱讀氛圍。
  3、配合教材,推薦書目
  葉聖陶先生認爲:“課外閱讀的鼓勵和指導必須配合着教材隨時進行。”因此,爲了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應根據課堂教學的進度,適時向學生推薦有關的書目,以解決“讀什麼”的問題。學習節選的課文可推薦全文讓學生去閱讀,通過閱讀全文,能加深理解課文,如果是小說,則更能夠完整、深刻地認識人物形象,如學了《分馬》可讀讀《暴風驟雨》,學了《楊修之死》可讀讀《3國演義》等等。這樣配合教材,與課本內容對接,從而帶動學生廣泛閱讀,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更能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
  學期或年度書目的推薦,1定要根據課外閱讀計劃,配合教材的學習,認真審慎地選取高品位、高質量的讀物,開列1個比較適量系統的清單,不能僅侷限於與課文關係密切的內容,僅侷限於書籍、報刊,應注意“雜1點”,廣播、影視作品等不妨也列入1些,以利於學生全面提高,尤其應引導和鼓勵學生多閱讀1些科普讀物。 4、指導方法,培養習慣
  培根說過,有的書淺嘗即可,有的書可以狼吞虎嚥,少數書則須咀嚼消化。呂叔湘先生也說過:“課外閱讀的指導很重要。”爲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效果,瀏覽、精讀、略讀、讀書筆記,必須從實際出發,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切實解決“怎麼讀”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而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方法的指導既可結合課堂教學進行,也可開設專題閱讀方法指導課。
  5、組織交流,檢查督促
  在課外閱讀中組織好學生之間的交流至關重要,學生間的相互影響產生的作用有時比教師的指導更大。交流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新書推薦、書評、朗誦會、討論會、專題牆報以及小型徵文比賽等等,可結合有關的語文活動來進行。通過此類交流,學生閱讀的興趣往往大增,對於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大有裨益。
  同時,對於課外閱讀也要及時進行檢查督促。檢查的方式也應靈活多樣,如召開課外閱讀調查會、檢查讀書筆記或書面總結閱讀情況等等,並及時公佈結果,總結經驗,予以表揚,找出不足,加以改進,以促進課外閱讀的進1步開展。
  總之,當前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爲了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切實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必須大力加強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組織與指導並實現最優化,而絕不可忽視和放任自流。
論文 畢業論文網

農村初中生課外語文閱讀狀況的調查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