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探討論文

學識都 人氣:9.15K

一、對於有效性教學的界定

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探討論文

這個概念一般被界定爲,老師付出較少的精力和花費較少的時間來獲取比原來更好的教學效果,並順利完成本學科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當然,這種教學效果的取得要在不違反相關的教學原則及規律的條件下。縱觀現在的高中數學教育,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吸引了國內的相關學者對其研究分析。其研究、分析結果可歸結爲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方面存在問題;二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問題;三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問題。這些方面的問題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老師教的很累,學生也學的很累,老師沒能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學生也迷失了自我發展的方向。要想改變現狀,作爲數學老師,要堅持以人爲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他們自主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將課堂變成一個師生互動的新型課堂。

二、提高高中數學的有效性的應對策略

(一)設置發散思維型題型

我們應該明確,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發散思維能力。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可以舉一反三或是一題多解型的題目來對學生的這種思維能力進行訓練。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教師要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自主學習和相關的探究思考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應改變以往的題海戰術思維,多設置一些發散思維性的新題型,來使學生具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能力,加強學生對題目的獨立探究和思考,提升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舉例來說,這兒有個簡單的數學題目:求過一個點(2,3),同時在兩座標軸上的截距保持相等的直線方程。學生們解決這個問題,通常會將截距是0這種情況忽視掉。我們知道,這道題應該有兩個符合條件的答案,即x+y=5或3x一2y=0兩個直線方程。如果高中數學老師經常性的設置這樣一些具有發散性和靈活度的題目給學生思考的話,那麼學生的思維能力無疑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注重情與境相結合

這裏的情境結合是指教師應將所要教授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設置有利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情境,從而達到好的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老師和學生都過於強調題海戰術,結果使得他們都身心俱疲卻未能獲得理想的結果。要進一步實行新課程標準,必須要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進。教師應自覺放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採用情景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對所接受的知識能夠活學活用,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三)靈活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

將現代化多媒體技術靈活運用到數學教學的課堂中,無疑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帶來很多好處:它能使抽象單調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形象、生動與靈活,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可以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得到滿足,便於學生多渠道接受信息,擴大了學生的信息接受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圖像的立體展示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當然,多媒體技術也不能過多使用,否則則會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以至得不償失。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在幾何相關章節。當老師在教授點、線、面的相關知識時,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呈現相關圖形,使學生得以直接觀察多媒體上所呈示的幾何元素的位置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與相互關係,提出當幾何元素的各自位置改變時,想象其投影如何變化的問題,讓同學們先自己進行空間想象,再用多媒體呈示答案,這樣做,一方面鍛鍊的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另一方面,由於所呈示的答案具有立體性、直觀性等特點,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點、線、面的特點及相關規律。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當老師在教授三垂線定理時,他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製作一些立方體幻燈片,然後將其轉動,讓學生從不同的方位觀察它,並畫出所看到的垂線。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獲得對抽象圖形或定理的感性認識,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結語

一言以蔽之,如果高中數學老師能夠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得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還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