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物流管理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學識都 人氣:1.78W

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能實現企業、學生、高職院校和社會的多贏,是新世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必然選擇。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職物流管理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摘要:技術和新思路的使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作爲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徹底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國家教育部、工信部、商務部等也都出臺了諸多的政策,鼓勵與電子商務行業相關的高等教育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爲我國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與之相關的電子商務、物流專業培養值得學界開展深入研究,本文正是基於此背景而展開,結合文獻分析方法和調查法,通過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中物流管理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和成熟理論,試圖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爲後續研究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職;物流管理課程;問題;策略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爲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具備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行業得到迅猛發展,對物流管理的水平要求逐漸提高。物流的快速、安全、誠信決定着物流行業的發展,同樣也決定着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水平。隨着時代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中物流管理課程的設置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與當前電子商務行業、物流管理行業實踐有着較大出入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文章中針對當前高等職業教育中物流管理課程的設置問題進行探討,結合當前實踐中的問題以及相關理論研究的成果,提出自己的見解,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課程設置提供理論依據,從而促進我國物流行業和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

一、高等職業院校物流管理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1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定位模糊,沒有準確定位

高等職業院校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根據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制定,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來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的培養目標,從而對人才培養制定準確地定位。但是,當前我國許多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對於物流專業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並沒有清楚地把握[1]。多數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只是寬泛地規定了人才培養的目標,並沒有成立專業的教研團隊來探究物理管理專業需要教授的知識。學生往往在學校裏學習過的知識無法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進行應用。一些地區的高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但是專業課的內容卻大同小異,大多與當前的社會物流產生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教學計劃落後,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高職院校裏並沒有學習到有實際用途的專業知識。

1.2缺乏相應的專業教師團隊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直接執行者,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直接決定着教學效果,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高水平的學生需要專業的教師,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需要具備紮實的經濟、管理、營銷、信息、物流等各個專業的理論和基礎知識,同樣能夠把握前沿教學動態,瞭解當今社會中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師可以獲得較大的收益。但是,由於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設置教學目標不明確,培養方案不清晰,很多畢業生很少到高職院校教學。同時我國物流專業的研究生數量非常少,能夠到高職院校的人數是少之又少,大多數物流專業的教師是從其他專業轉移過來的教師,物流方面的專業知識水平較淺,無法帶領學生深入地學習物流管理的知識[2]。

1.3沒有好的實訓基地和實訓機會

許多高職院校並沒有認識到實訓基地的重要性,僅僅是在學校設置實驗基地,但是高職院校的教學資金本來就少,無法滿足高校更新設備的要求,學校實驗室的設備較爲落後,並沒有較大的使用價值。另外,一些高職院校爲學生提供了實訓的機會,採取校企聯合的方式讓學生在企業中進行實習。但是,這種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一些高校教師帶學生在實訓基地進行參觀,部分企業爲學生提供簡單的實習崗位。但是,這些崗位的`設置並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僅僅是一些較爲簡單的、入門的實習崗位[3]。這種實訓方式並沒有達到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目的。

1.4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閉門造車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培養具備基本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其中實踐能力是高職院校培養的主要目的。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可以掌握當前行業中需要的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前的行業發展狀況以及行業的發展前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狀況是物流專業從制定招生計劃、教師計劃以及教學實訓等計劃時,都是完全地按照教師的意願進行,脫離了實際情況,不符合信息型社會的需求。閉門造車的人才培養計劃使得我國的人才培養盲目性非常大,浪費了學生三年的學習時間,甚至影響了學生未來的前途。

二、高等職業院校物流管理課程問題解決辦法

2.1結合本地特色、經濟發展情況,開展相關課程

我國是一個教育大國,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同時我國各個地區的教育水平也有所差距。高校物流專業的設置應該根據我國目前物流行業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不同地區的物流發展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高職物流專業的設置應該根據高職所在的地區開展工作。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的工作需要將專業進行細分化,在教學內容上應該有所區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一大要求就是培養實踐性的人才,因此課程設置過程中應該縮小理論教學的部分,增加實踐課程,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各個院校在開設物流專業時需要注意,根據自己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特色開展自己的工作,結合自己人才培養的優勢,發揮自己的院校文化,充分地利用高校的資源和教師資源,從而提高高校的影響力。

2.2引入高水平的教師,多培訓

師資水平是一個學校實力的衡量標準之一,高水平的教師是一個學校培養人才以及發展的前提。因此,高校需要不斷地引進高水平的教師,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培訓,從而提高教師整體的水平和力量。發達國家的物流水平已經具有了上百年的發展歷程,他們高校的教學體系已經相對完善。引進海外優秀物流專業的人士,瞭解國外物流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瞭解國際環境的發展變化,有助於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物流專業的博士生、研究生已經經過了系統、完善的學習,對這一行業進行了深入的瞭解學習,同時這些高學歷的學生在本科學習過程中接觸了計算機、電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時更有利於拓展他們的專業知識面,從而能夠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爲學生普及相關的知識,爲學生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能夠促進今後高職物流專業的科研工作以及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物流專家是高校教師的優先選擇,他們在物流行業的實踐經驗是教學的寶貴財富[4]。教師可以結合工作中的案例來進行教學,在教學理論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當前行業的實際情況,也爲自己的工作進行充分地準備。同時這些經驗豐富的專家能夠爲高職院校帶來豐富的教學資源,將校內與校外的資源聯動起來,保證我國教學人才目標的實現。此外,教師也應該進行定期地培訓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和理論,有計劃地到物流行業進行鍛鍊和實踐,瞭解行業的實際情況,熟悉物流中運輸、中轉、儲存、銷售、售後等方面的情況。

2.3加大實踐力度,比如興建實踐基地,提供實習機會

高職院校應該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爲學生建立一個實踐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校內得到鍛鍊的機會,方便校內教學課程的開展,同時學校需要根據當前物流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教學理論的知識,豐富實驗室的環境,爲學生創立一個設備良好、符合物流行業實際狀況的實驗室。高職院校的教學資金有限,無法爲學生提供最先進的試驗設備,這是高校院校目前教學過程中的一大問題,也是教育行業的通病。爲了緩解這一問題,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與當地的企業合作,爲學生建立實訓基地。這樣,高職院校就不需要投入較大的教學資金來不斷地更新教學設備,同時實訓基地能夠爲物流行業提高人才,爲物流行業提供新鮮的動力,充分地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

2.4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提高教學人員的整體水平

高職院校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效果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學校的課程安排以及教師的整體水平,因此,教師應該走出校門,瞭解行業的發展狀況,物流企業的工作流程,其他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等,不斷地學習,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高校應該邀請物流方面的專業人士來爲教師進行知識普及,將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案與行業進行對接。另外,高校可以組織教師定期到先進的物流公司、連鎖企業進行參觀學習,開展調研活動,增加教師與行業人員的交流機會,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整體水平。

三、結語

隨着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地提高,物流行業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高職院校設立物流行業,能夠爲我國物流行業提供實踐性較強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教學方案落後,教師水平不夠,教學設備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等等問題都妨礙了我國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的開展。各個高職院校不斷地改善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當前物流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更新學校的教學設備,不斷地引進高素質的教學人才,努力提高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水平,促進我國高職院校物流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曉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問題的探討[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15(S1):65-69.

[2]石丹萍.論高職高專港口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以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爲例[J].山西青年,2016(9):43.

[3]鄧小明.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物流科技,2009(3):91-93.

[4]夏彩雲,胡寧霞.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6):17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