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學識都 人氣:9.21K
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一個重點,難點,目前不少教師都感到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較差,出現錯誤多,而低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閱讀能力弱,理解能力差,思維不夠靈活,因此解題時常拘泥於具體形象中,以主觀想象代替對題目數量關係的分析,有許多學生在開始學習應用題的時候,從來不認真讀題,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還剩就用減法,所以必須重視對低年級學生解答應用題能力的培養,那麼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呢?根據我十幾年的數學教學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理清題目結構,提高解題能力
        每一道應用題都是由條件和問題兩部分組成的,指導學生理清題目的結構,所給的條件是什麼,要求的問題又是什麼,從而培養學生仔細審題的習慣,根據條件和問題間的數量關係來選擇解題的方法和習慣,克服以題目的表面因素來確定算法的弊病,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根據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在初學應用題時,可以利用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還可以由教師讀題,講題逐步過渡到學生讀題或複述題意等等。 
        二、通過對比,突出重點,提高解題能力
        低年級的雖然是簡單應用題,但各類型題目之間的關係還是相當複雜的,有的文字敘述相類似而演算方法不同,有的是類型不同而演算方法卻相同,所以需要把學過的.各類題目進行比較,使他們掌握此類題目有別於他類題目的解題特點。如引導學生對“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與“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題”進行區分,就可以使學生對原來易於混淆的題目有了準確的分化。
        三、加強自編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學生能夠順利地編出合乎要求的題目,是他們透徹理解該類題目的特徵的重要標誌,也是學生能夠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反映。通過學生自編應用題練習,能使學生對各類題目的結構和特徵掌握得更深刻牢固,思維更加明確,靈活;同時也能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應用題的積極性。自編應用題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接受理解能力,由易到難地,進行自編。例如,看圖編題,照算式編題或補充條件,補充問題等等多種形式進行。
        結語:提商學生解題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應該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不管從哪一個方面着手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必須長期重視。只在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應用題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