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欣賞教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學識都 人氣:1.81W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的需要。音樂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音樂欣賞又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素質,已成爲當前音樂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音樂欣賞教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起到以下五個方面的作用:

淺談音樂欣賞教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一、聆聽音樂作品能提高審美能力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作品之所以具有感染力,是因爲它有着生動豐富的音樂形象,滲透着作者強烈的情感,熔鑄着審美意蘊的形象,是作者表達審美情感的一種方式,能激起聽衆的審美感情,對學生進行音樂形象的情感想象。理解音樂是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聆聽作品是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較好的方式,無論是欣賞雄壯激昂的進行曲,還是婉轉悠揚的抒情曲,學生都能從音樂的旋律、節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樂要素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薰陶。如欣賞賀綠汀的《桑吉德瑪》,第一段緩慢和安靜的旋律,描繪出遼闊草原和無邊沙漠的大自然景色,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第二段的主題仍然採用第一段主題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配器上也作了變化,使原來的那段緩慢而幽靜的音樂頃刻間轉變爲歡快、熱烈的載歌載舞的音樂,寫出了蒙族人民歡慶解放的喜悅心情。通過聆聽和比較,使學生理解了速度在作品中的作用,感受到民族音樂旋律的美,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記憶音樂主題能提高音樂感受能力

主題音樂是樂曲的核心,是樂思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要求,內涵十分豐富,對主題音樂沒有深切的審美體驗和感受力就難以準確理解和認識作品。通過賞析音樂主題,使學生在聽賞中領悟作品的情感,可談一談主題情緒、唱一唱主題旋律,體會它們的旋律美,當主題形象確定後再認真聽,讓學生腦海中樹立起清晰的、深刻的、完美的藝術形象。如在欣賞民族管絃樂曲《春江花月夜》時,學生首先唱一唱主題音樂,感受優美、抒情、委婉如歌的主題音樂所描繪的意境——夕陽西下、泛舟江上、策鼓齊鳴的動人景象,再聽全曲,體會主題的六次變奏,通過變奏手法描繪“傍晚”、“小舟”、“策鼓”等江上秀麗的晚景,讓學生從音樂中領略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魅力不僅在於音樂本身韻律的和諧完美,同時還在於它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沒有想象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而沒有想象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學生時代正是想象的年齡段,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這對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捷徑。

三、欣賞教育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

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當前各科的共同任務,音樂教育又是培養學生想象力、自我表現力以及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欣賞是思維的載體,可通過欣賞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造能力。衆所周知,音樂有着特殊的表情達意的方式,由旋律、節奏、速度、力度、調式、曲式、配器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無論是反映那類題材的音樂,都是通過以上的語言來創造音樂形象,它有着獨特的藝術特徵,它的表現性、模糊性和世界性決定了它與人的想象力發展有着必然的聯繫,欣賞音樂就是一個進行聯想與想象的心理過程。例如:讓學生欣賞聖桑的《動物狂歡節》中的《天鵝》,當學生聽到鋼琴平靜、流動琶音襯托下大提琴奏出如訴、恬靜、優美、舒展的旋律時,有的學生說這是天鵝在明澈的.湖面上悠然自得、昂首浮游的景象,還有的學生說這是天鵝在水中游泳。在肯定了他們豐富的聯想後,再巧妙地告訴學生這是聖桑《動物狂歡節》裏的《天鵝》,這樣,不僅學生對欣賞的曲目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也發展了他們的創造思維。表現是現實性很輕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基礎性的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音樂欣賞能培養高尚品德

古今中外許多偉人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樂教”的德育功能。荀況說:“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受人深,其移風易俗,幫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實踐表明,欣賞好的作品有助於學生的理想與信念的形成,並對其行爲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欣賞課中,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讚美美麗富饒的家鄉、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歌唱改革開放等作品,都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高尚品德,如欣賞《東海漁歌》、《春節序曲》、《春天來了》等都能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

五、分析音樂作品能豐富音樂文化修養、擴大文化視野

音樂是一門抽象藝術,想讓學生聽懂這看不見摸不着的音樂,欣賞中適當加入簡介作曲家的生平、作品時代背景、內容、形式等特點,可以豐富學生的音樂文化修養,擴大學生的文化視野。如在欣賞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時,介紹貝多芬處於歐洲封建王朝復辟的統治時期,他一生信仰共和,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他在周圍環境惡劣、個人生活不幸的情況下,用六年時間寫下了這部世界聞名的作品,爲共和理想奮臂吶喊。通過作品分析,不僅讓學生領會了作品內涵,瞭解了歐洲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社會狀況,同時豐富了他們音樂文化修養。

正像亞里士多德所說:“音樂對德行有所裨益,依據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們的心靈,並使我們習慣於真正的愉快。”確實,音樂能夠以美的音色、美的節奏、美的和聲、美的旋律塑造美的形象,振奮人們的精神,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陶冶人們的性情。實踐證明,經常欣賞美的音樂,會使人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能擴大人們的文化視野,逐步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