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情感教育地理教學論文

學識都 人氣:9.62K

一、環境情感教育的過程

環境情感教育地理教學論文

基礎環境教育的過程:

1、首先是瞭解環境教育,具體包括深化對個人和社會總體環境問題的關心,並對其具有一定的感受。

2、掌握一定的環境知識。

3、明確個人對社會的價值,具有保護和改變環境的堅強意志。

4、能爲解決社會環境問題而採取適當行動,以此增強對環境問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環境情感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優勢

地理學科是開展環境教育的主陣地。首先,地理學科與環境學科有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學中強調人的關係與環境教育中強調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地理課程有着豐富的環境教育素材。其次,環境教育是中學地理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是研究人地關係及地域系統的科學,是解釋地區特徵、人與環境在地球上出現、變化和分佈規律以及協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係的科學,所以環境教育在地理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地理教學是環境教育的主陣地。

三、中學地理教學滲透環境情感教育的途徑

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培養學生自覺參與環保活動的意識與能力,不能只靠一兩次宣傳教育、單純的說教、提一些保護環境的要求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通過多種教育途徑和方法以及反覆參與實踐活動等才能內化爲自身的環保意識,外化爲環保行動。學生環保意識和良好的環保道德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進行教育,正反推進,螺旋上升。課堂教學是環境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環保教育題材,有意識地對學生實施環保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徑,能起到深化環保教育的作用。在此方面,我們在認真抓教學的基礎上,認真學習環境教育的有關精神,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環境教育因素,凡是能涉及環境教育的滲透點都要挖掘出來,將環保教育滲透其中,並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找準切入點,力求滲得透、滲得巧,有目的、有計劃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深化、擴充,做到有機結合適時適度,使環境教育成爲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增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具體的途徑有:

1.理論聯繫實際,融入環境情感教育

地理科學與環境科學有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學內容多涉及地理環境的內容,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可理論聯繫實際,自然融入環境教育。例如“中國的水資源”教學,可滲透環境教育思想,培養惜水、節水美德,增強保護水資源的責任感、緊迫感;在“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理論聯繫實際,使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和人類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等。地理課堂滲透環境教育的優勢之一:便於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相應的環境知識、技能和情感,無需專門的環境教育師資和教學時間。

2.開展豐富的活動,滲透環境情感教育

2.1環保知識講座

《中國21世紀議程》中強調教育必須重新定向:應該把增強公衆的環保意識和支持環境發展的態度、價值觀,樹立受教育者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作爲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目的。然而,這一目的實現需要我們把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與主體自覺參與環保活動的能力作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爲此,我們充分利用地球日、植樹節、愛鳥周、環境日開展專題講座,專題教育活動。結合3.12植樹節、3.22世界水日、4.22地球日、6.5環境日等環保日和資源日,我們開展了《土地沙漠化與氣候環境》《水土流失與植樹造林》《環境與健康》《環保從我們身邊做起》《爲了美好的明天》等環保講座,將環保知識和相關理念滲透給學生,並要求學生寫出體會。

2.2班團隊活動

班級爲單位,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利用班會,教育學生環保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要求學生把自己近期查閱的環保案例通過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視頻展現出來,從而使學生自發提出倡議:“反對任何形式的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要自覺與破壞生態環境的思想和行爲做鬥爭。”通過活動,要求自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爲環境保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組織成立班級環保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利用節假日時間參加社區環保志願服務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