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研究

學識都 人氣:3.12W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幼兒期正處於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本論文就是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進行研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研究

論文摘要:"發展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能力", 是學前教育機構在語言領域中使幼兒得到發展的總目標。從八十年代初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培養幼兒口頭語言表達的能力"到九十年代初提出的"發展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能力"反映出語言教育觀的轉變。即從原來語言教育的文學化、成人化、裝飾化轉變爲工具化、實用化。因爲語言不管有多少種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際的工具。人的語言之所以會產生,兒童的語言之所以會獲得、會發展,都離不開交際需要這一原動力。

 論文關鍵詞:語言交際、語言能力、發生發展、本質

人的語言之所以會產生,兒童的語言之所以會獲得、會發展,都離不開交際需要這一原動力。《幼兒園工作規程》從宏觀上爲我們的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改革指出了方向,但要在具體的實踐中操作,需要我們對幼兒運用語言交往涉及到的語言環境,語言類型以及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能力進行思考分析,使之具體化,否則改革的實踐就很難進行。

一、關於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提及語言教育,一般人會認爲在幼兒階段也就是講講故事,說說詩歌,每當與家長談及這類話題,家長總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來教。

經過長期的實踐,我認爲要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發展,應做到家園共育,共同培養。家園以及全社會共同爲幼兒創設一個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良好環境對幼兒一生的語言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幼兒期正處於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爲手段,以一日生活爲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爲了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展,我認爲應從爲幼兒創設寬鬆和諧的語言環境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着手。

㈠ 應爲幼兒創設寬鬆和諧的語言環境,因爲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

交往是一種社會活動,語言的交際是一種語言的社會活動。語言的社會活動就需要用社會的交際的觀點來看待分析語言。

用社會的交際的觀點來看待語言,首先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是交際離不開一定的語言環境,任何的語言交際活動都是在一定的交往環境中展開的,離開了語言環境孤立地發展幼兒的語言,就不可能是交際的語言。因此在發展幼兒語言的過程中是否考慮到了語言環境的因素,是發展幼兒運用語言交往能力的首要前提。

由於人們認識到語言受環境的制約,因此社會語言學家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語言環境作了儘可能詳盡的描述,並且解釋和使用也相當靈活隨意。有的專指上下文;有的則是指交際時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交際場合及交際雙方的有關因素;還有的把交際表達時的眼神、表情、手勢、姿態也列入語言環境的範圍。[1]如此詳盡的描述,給我們瞭解語言環境的種類進而去把握受環境制約的語言類型提供了可能,但也給操作帶來了困難。因爲多角度的環境種類必然會產生多角度的語言類型,而多角度的語言類型在教育實踐中是很難操作的。那麼在諸多的語言環境種類中,有沒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語言環境呢?

我們認爲占主導地位的交往環境是有的,它就是"交際場合"。因爲在交際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交際場合、交際雙方的有關因素中,交際場合最具概括力,不論是交際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還是交際雙方的有關因素,它們都可以統一在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的交際場合中。"場合"是指一定的時間、地點、情況。

在交際場合中,社會時間、地點形成了社會環境因素,自然時間與自然地點形成了自然環境因素,交際雙方的有關因素(目的、身份等)形成了交際時的情況,抓住了交際場合,也就帶起了其它三者,因此"交際場合"在語言諸環境中佔有主導地位。

現在我們還需要具體分析幼兒的語言交往環境,以進一步瞭解其語言交往類型。幼兒由於受到身心發展的限制,與成人或同伴的交往基本上是處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中,因此幼兒與人的交往主要爲面對面的交際場合,但由於交際雙方的身份、目的不同,這種面對面的交際場合實際上表現爲二類。一類是交際雙方以此時此地情景作爲交談內容的交往環境,表現爲幼兒在家、在園與家長、教師、同伴共同玩玩具,看圖片等此時此地有一具體內容爲雙方共同感知的交往環境上;另一類是交際雙方以彼時彼地的事件作爲交談內容的交往環境,表現爲幼兒在家、在園與成人或同伴談論星期天的遊玩、幼兒園的大型活動、鄰家的小夥伴的軼事等發生在彼時彼地的事件,無交際雙方共同感知內容的交往環境上。

不同的語言環境會給幼兒在語言的使用上帶來不同的影響,產生出不同的語言交往類型,將交往環境--交際場合進行了分析思考與區分,也就爲交往環境中的語言類型的分析思考與區分提供了前提。

㈡ 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興趣是兒童學習的起點,沒有興趣,閱讀就會成爲一件苦不堪言的事。

學齡前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關鍵階段。而相關的閱讀教育研究表明:兒童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績密切相關。孩子的閱讀經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於各方面的學習。而且閱讀越早越有利。因此,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依據相關研究指出:小學三年級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是未來成功與否的關鍵。

首先應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在早期閱讀活動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爲幼兒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並擺放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閱讀活動前,教師在活動區、圖書角擺放相應的新圖書、新圖片,並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和內容,以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除此以外,我們還根據幼兒聽讀識字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閱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語言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

其次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作爲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閱讀的互動關係,在幫助孩子閱讀的時候引導他們充分感受閱讀的快樂。開始時可以給孩子講些童話故事,讓他們聽懂;同孩子一起看書,並講解其中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給孩子買些符合其年齡的書籍,但並非一定要買許多的書。比較好的做法是利用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多帶孩子去商店轉轉,告訴他們書的種類很多,讀書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從而激發孩子求知的慾望,使其認識到看書與看電視不一樣。此外,還可以多讓孩子看些圖文並茂的書,以此來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其閱讀興趣 第三,好的語言教育活動也是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展的重要環節。虹口區實驗幼兒園的李建君老師從兒童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開展"廣而淺"的語言教育內容值得借鑑:  1、選擇幼兒自我認識及日常生活經驗爲幼兒語言教育內容。  這些來自於幼兒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內容是孩子相當熟悉的,通過老師的合理組織和引導,能讓幼兒在回憶相關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綜合處理有關信息,加以整理組織成較規範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同時又引導兒童對自身及日常司空見慣的現象加以關注、概括和交流。

二、語言是兒童學習的對象,要善於開發兒童的語言能力語言學習是學前兒童語言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它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虛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