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福姓

學識都 人氣:3.2W

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百家姓之福姓,歡迎閱讀!

百家姓之福姓

一、分佈地區

百濟郡:百濟,古人稱之爲東夷,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其時轄地在今朝鮮半島。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淩河以東一帶地區;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爲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爲今遼寧省大部地區;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平陵郡:即今山西呂梁地區文水縣。

二、歷史來源

福(fú)姓源出

1.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福子丹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2.源於朝鮮族,出自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百濟國福富順氏、福當氏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3.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4.源於改姓,出自明朝大臣張福時,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爲氏。

5.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6.源於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7.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三、得姓始祖

福子丹。福姓源流有多種說法,一說爲出自春秋時福子丹之後,根據《姓氏考略》上的記載,認爲福姓的始祖是春秋時期齊大夫福子丹。另一說是他姓改成的。其中《唐書·突厥傳》一書認爲,福氏是唐代百濟八姓之一。後來百濟國遭滅國後,子孫疏散各地後,其中有一支姓福富順氏的,跑到了中原地區落戶,依照漢人的`習慣,把自己的姓氏簡化爲福氏,從而成爲我國福氏的一支組成分子。而福氏的另一支來自明代的張福時。嘉靖年間,世宗皇曾御口親贊他“清不過福時,勇不過馬芳”。所以張福時就改以福爲姓,以顯皇恩榮譽。福姓又添加了新的血液。福氏後人多奉福子丹爲福姓的得姓始祖。

四、遷徙分佈

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九百六十四位,望出百濟郡。福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姓氏考略》載,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有個貴族叫福子丹,他的後代形成了福姓的一支。到了唐唐代,又有一支福姓形成。據《唐書·突厥傳》載,那是唐代時朝鮮半島上有一個百濟國,他們與新羅國有糾紛,新羅國就請唐朝幫忙,把百濟國並了。而百濟國的王族後代有一支來到中原定居,並起了個適應中原文化的福姓。又到了明朝時,福姓出現了第三支。明朝有個大臣叫張福時,文武雙全,朝廷委託他運糧,他絲毫不貪腐,皇帝誇獎他:“清不過福時。”因爲皇帝親切地叫他福時,他的子孫引以爲榮就改姓了福。福姓望居百濟郡(管轄地區相當於今天的朝鮮半島)。

五、堂號

百濟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武興堂、文水堂。

六、家族名人

福裕:元初嵩山少林寺高僧,是元代中興少林寺最有名的方丈。福裕圓寂後,元朝皇帝追封其爲“晉國公”。

福時:明順天府東安人,本姓張,名福時。善騎射,諳韜略。嘉靖中歷官漕運參將,晉掛印總兵,總漕務。世宗以"清不過福時、勇不過馬芳"稱之。後被言官論去。因世宗賜之手敕,皆名而不氏,故改姓福氏,其後代相傳姓福。

福壽:元朝人,官至江南臺御史大夫,對朝廷非常忠誠。他文武雙全,打仗時奮勇當先,死後皇帝也很悲哀,追加他封號爲"忠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