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家姓中夔姓的歷史起源

學識都 人氣:2.19W

遠古時候,堯帝和舜帝的樂官,名叫夔。而古時候就有傳說,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叫夔一足。《呂氏春秋》這本古書中說,魯國國君向孔子求教,夔一足的事是否真實呢?下面由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中國百家姓中夔姓的歷史起源,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百家姓中夔姓的歷史起源

一、姓氏源流

夔(Kuí)姓源出有二:

1、以人名命姓。相傳堯帝和舜帝時,有個叫夔的樂正。《呂氏春秋》上有“夔一足”的記載。魯國國君向孔子請教,問“夔一足”怎樣理解?孔子回答說,古時舜帝爲用音樂作輔助,使天下安定,於是讓夔當樂官,讓他主持這方面的工作。夔充分發揮了積極性、創造性,制定了樂律,成績非常突出,舜帝很高興地說,有夔這樣的能人,一個也就足以辦成事了。後來人們誤傳這位樂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條腿。夔的後代子孫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稱夔姓。夔,原指龍形動物,可能是黃帝族龍圖騰的分支。

2、出自羋姓,是春秋時期楚國公族的.後代,以國名爲氏。春秋時,楚國國君熊繹的六世孫叫熊摯,他的後代受封於夔城(今湖北省秭歸),建立夔國(秭歸東有夔子城,地名夔沱,便是古夔國的故址),後又爲楚國所滅,其後代子孫就以原國名夔爲氏,稱夔姓。

得姓始祖:熊摯。夔,原是周朝的一個小國,夔姓是以國爲姓的姓氏。根據《通志·氏族略》上的記載,是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摯的後代,歸州東二里故夔子城就是夔姓的發祥地。僖公二十六年,楚國滅夔,後代子孫就以故國號爲氏。另外,《百家注》上記載,夔姓始於上古時期,傳說是帝堯時的樂正夔的後代。周時楚國的後裔封於夔,即在今湖北秭歸一帶。望族出於京兆郡,就是現在的陝西省長安東。夔氏後人奉熊摯爲夔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夔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遠古時候,堯帝和舜帝的樂官,名叫夔。而古時候就有傳說,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叫夔一足。《呂氏春秋》這本古書中說,魯國國君向孔子求教,夔一足的事是否真實。孔子說,古時舜帝爲了用音樂作爲輔助,使天下平安,於是讓夔當官,主持這方面事,而夔就制定了樂律,做得非常出色,於是舜帝說,有夔這樣的能人,一個也就足以辦成事了。後來人就誤傳成這位樂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條腿。夔姓的起源,就在堯舜帝時代。夔原指龍形動物,推測是黃帝族龍圖騰的分支。春秋時,楚國還有以夔命名的城池,叫夔城,推測因爲夔象徵強盛,所以作爲地名。楚國君主的一位後代受封爲夔城首領,他的後代也形成夔姓。

三、歷史名人

夔 安:漢代著名的丞相。聰敏而才能卓越,十分賢明。

夔 信:明代有學者。官雩都令,考覈政績時,被列爲第一。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京兆郡:即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

2、堂號

相漢堂:漢代時的夔安,才能出衆,敏捷幹達,十分賢明,爲丞相。

【夔姓宗祠通用對聯】

〖夔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雩都賢令;

漢室高才。

——佚名撰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人夔信,官雩都令,考覈政績時,被列爲第一。下聯典指漢代人夔安,聰敏而才能卓越,爲一時賢相。此聯另有一版本僅易一字(見下)。

雩都賢令;

漢室相才。

——佚名撰夔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