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姓的來源簡介

學識都 人氣:2.87W

薛姓是怎麼來的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一篇“薛姓的來源簡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薛姓的來源簡介

薛姓起源主要有八:

1、源於黃帝的任姓:奚仲之後裔。相傳黃帝共有25個兒子,分別得12個姓。其中有一子叫禺陽的,因被封在任(今山東省濟寧市),得任姓,傳至12世孫奚仲在夏禹時任車正(官名),傳爲車的創造者,居於薛,稱薛候。春秋時,奚仲後人薛公子登在楚國作官,薛人遷往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楚懷王賜以沛地爲食邑,其後以原國名"薛"爲姓氏,稱薛氏。

2、源於虞舜的嬀姓:爲孟嘗君(即田文)之後裔。舜的後人有姓嬀的.,其後嬀完出奔齊國,稱陳氏,傳至5世孫陳桓子,因食于田,稱田和,其子孫便改姓田。其後裔田文被封於薛(今山東滕縣),稱薛公,號孟嘗君。秦滅六國後,其後人於漢初徙竹邑,亦以薛地爲氏,稱薛氏。

3、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部族,又稱胡。戰國時匈奴開始與中原各政權接觸,其後長期影響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後期,匈奴之名逐漸消失。通過戰爭、和親和關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由於長期與漢族人雜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漸放棄原來的遊牧生活轉而農耕定居,出現漢化趨勢,至魏晉時,甚至紛紛改用漢姓,匈奴民族薛氏也形成於這一時期,後逐漸漢化。

4、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幹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叱幹氏源於鮮卑拓拔部叱幹氏族,亦稱薛幹氏。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部族之一。曹魏後期,拓跋鮮卑興起於西部,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族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爲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持,增進胡漢融合,北魏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並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複姓改爲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爲元姓,獨孤氏改爲劉姓,“其餘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幹部遂改爲薛,成爲薛氏成員之一。

5、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薛延陀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薛延陀國,是隋、唐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鐵勒部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聯合組成。據傳,薛部先祖本是漢族人,後來流落到漠北一帶並在此蕃息發展不斷壯大起來,成爲當地的一個遊牧部落。爲了表示不忘先祖,他們便以“薛”爲部落名稱。以後薛部在與鄰近的延陀部戰爭中獲勝並其部而有其衆,兩部遂合二爲一,稱薛延陀。薛延陀國滅亡後,部衆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並於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爲氏”,而改姓了漢族的薛氏。

6、源於冒姓:出自唐朝武則天時期馮氏後裔馮小寶,屬於帝王賜改姓爲氏。唐朝時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自稱周文王後世子孫,鄠人(今陝西戶縣),闖蕩江湖,在同官縣(今陝西銅川)販賣藥材,練就了健壯的身體,粗獷中不失數分英俊。馮小寶發跡後,其兄弟子侄乃至姻親裔孫紛紛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後沿襲不改。

7、由他姓或他族改姓爲薛:①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複姓叱幹氏改爲單姓薛氏;②出自周文王的姬姓馮氏之後裔,唐時有薛懷義,本姓馮,後改姓爲薛;③遼西也有薛氏。滿族與朝鮮族中也有薛氏。

8、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今朝鮮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TAGS: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