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經典語錄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學識都 人氣:1.35W

餘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於浙江省餘姚縣,現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接下來是由本站小編整理的經典語錄,供大家參考。

餘秋雨經典語錄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1)最美麗的月色,總是出自荒蕪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總是出自無字的曠野。最可笑的假話,總是振振有詞。最可恥的誣陷,總是彬彬有禮。最不潔的目光,總在監察道德。最不通的文人,總在咬文嚼字。最勇猛的將士,總是柔聲細語。最無聊的書籍,總是艱澀難讀。最興奮的相晤,總是昔日敵手。最憤恨的切割,總是早年好友。最動聽的講述,總是出自小人之口。最純粹的.孤獨,總是屬於大師之門。最低俗的交情被日夜的酒水浸泡着,越泡越大。最典雅的友誼被矜持的水筆描畫着,越描越淡。

(2)渾身瘢疤的人,老是企圖脫下別人的衣衫。已經枯萎的樹,立即就能成爲打人的棍棒。沒有筋骨的藤,最想遮沒自己依賴的高牆。突然暴發的水,最想背叛自己憑藉的河牀。何懼交手,唯懼對恃之人突然倒地。不怕圍獵,只怕舉弓之手竟是狼爪。何懼天坍,唯懼最後一刻還在尋恨。不怕地裂,只怕臨終呼喊仍是謠言。太多的荒誕終於使天地失語。無數的不測早已讓山河冷顏。失語的天地尚須留一字曰善。冷顏的山河仍藏得一符曰愛。地球有難餘家後人不知大災何時降臨。浮生已過余姓老夫未悟大道是否存在。萬般皆空無喜無悲唯餘秋山雨霧依稀。千載如梭無生無滅只剩月夜。

 拓展閱讀: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不用史詩的樣子寫出的真正的史詩。最平靜的敘述中蘊涵着最悲壯的集體掙扎,直到今天。今天,風光無限,又風雪瀰漫。

要領悟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死亡美學,請讀這本書。

不玩耍象徵的象徵,是最大的象徵,這是從海明威開始的現代作家的至高目標。《我等不到了》是一部具有象徵意義的大作品。一個文明古國的近代坎坷,一種文化人格的寂寞悲劇,很難寫得比它更好了。

推薦年輕的讀者都能讀讀這本書。它會告訴你們,在你們出生之前,父輩們有過什麼樣的精神歷程,這種精神歷程又如何滲透到今天,成了你們的生存背景。這是一部深入靈魂的“中國讀本”。

這本書的後半部分,寫到了當今很多人都知道、都看到的一些事情。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把這些事情的邏輯關係一清理,竟然是那麼震撼人心。

這是繼創作《借我一生》7年後,餘秋雨的又一部力作。

書中,餘秋雨以平靜的語調敘述了家族的歷史,從曾祖父、曾外祖父由浙江慈溪出發,闖蕩上海灘寫起,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親、母親、姨媽、叔叔、“我”以及妻子馬蘭,衆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個世紀曆史光影中沉浮。這是一部具有象徵意義的作品,一部深入靈魂的“中國讀本”。

餘秋雨在開篇說明創作初衷:“七年前,我寫了記憶文學《借我一生》,沒想到,這本書出版後在很多長輩、親友、同事、鄰居間引發了一場回憶熱潮。他們不斷向我指出需要補充和更正的地方。連一些以前並不認識的讀者,也拐彎抹角地爲我提供各種參考資料。一位教授對《借我一生》提出了嚴厲批評。他說:‘什麼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經歷最爲驚心動魄,但你顯然顧慮太多,寫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評很對,中國文學不應該回避當下的切身磨難,因爲這不僅僅是自己的遭遇。”對前景,餘秋雨表示:“很多與我有關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與他們說話,不管他們能不能聽到。於是就有了眼前這本書。有了它,《借我一生》可以不再印刷,儘管新作在篇幅上還不到那本書的一半。”

餘秋雨稱《我等不到了》是“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是他用筆一字一句寫出來的,“寫作速度有點慢,因爲右手壞了”。說起“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這個繞口的原創概念,餘秋雨感性地說:“也許這個奇怪的名稱能夠引發讀者的一種想象: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握筆支頤,想想,寫寫,塗塗,改改,抄抄,再把一頁頁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紙貼上……這種非常原始的“純手工寫作”,與“記憶”兩字連在一起,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餘秋雨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

作者簡介

餘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大陸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曾任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院長、榮譽院長,國際知名的學者和作家。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編輯部等機構評爲“中國十大藝術精英”、“中國文化傳播座標人物”、“2007十大學術精英”之首,又被世界華人經濟測評體系授予“影響世界100年100位傑出華人獎”。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最暢銷書籍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臺灣、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響。現任《書城》雜誌榮譽主編。[1]